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方面,许多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又为高职人才的缺乏而犯愁。我国高职技术人才到底是多还是少?在目前举行的江苏省职业院校2003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大多笑逐颜开。因为,他们的毕业去向基本都有了着落。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办专业从市场中想起,办好专业从市场中学起,拆了围墙办学校,融入商海育商人"的实践,率先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2006,(5):23-24
近年来,宁波通过实施"一号工程",依托"浙洽会"、"高洽会"、科研工作站、毕业生就业等引才载体,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素质紧缺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2005年,全市共引进紧缺人才1万人左右。就绝对数量来说,宁波紧缺人才引进不少。但是从相对数量看,引进规模仍然有限。5年引进的紧缺人才仅占现有的紧缺人才总数的16.7%。而深圳仅2001年就从全国重点大学引进紧缺专业毕业生2万多名,超过宁波5年引进紧缺人才的1倍以上。从需求来看,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在未来5年内,宁波必将呈现经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理论,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以经济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为例,在众多影响经管专业技术人才质量因素分析中,重点研究了目前影响其就业环节质量的因素,并建立了管理质量体系,目的是对将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成功输送到工作岗位的管理过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张强 《广西经济》2012,(3):44-45
《柳州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人才工作的"6+8"建设开发模式,未来五年,柳州市将重点建设"党政队伍、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共六支人才队伍,重视八类人才资源的开发,努力形成人才队伍和人才资源共同推进的新格局。柳州市人才工作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努力开拓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实现柳州市人才工作的跨越式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动态     
北京拟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民合作社任职北京市将出台办法鼓励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高素质人才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北京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很多合作社都面临着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难题。按照今年3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办法》,  相似文献   

6.
为国家培养卓越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当今高等院校的一个重大任务。结合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方向的培养目标,针对焊接工程训练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探讨并提出焊接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
各会员企业及有关单位: 国家“653工程”是人事部根据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九章关于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中第一节关于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而制定的一项具体的人才培训工程,即计划从2005年到2010年用6年时间,在现代管理、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等5个专业领域,培训30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按照“653工程”实施方案(国人发(2005)73号)组织实施意见,现代管理领域的“653工程”由中国企业联合会负责组织实施,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具体负责“653工程”在本行业的组织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高校营销人才就业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胜 《改革与战略》2010,26(4):159-162
近年来,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一直是就业最热门专业之一。但就业质量仍不尽如人意,“二次就业”和“两年现象”比较突出,给企业和学校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惑;更有不少高校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仍旧采用传统的毕业推荐形式或依赖一次“双选会”来获取就业率,没有真正解决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市场供需矛盾。一方面是高校大量营销专业毕业生不断推向社会,另一方面是企业苦于招不到合适的营销人才,招人、用人成本昂贵。因此,文章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入手,探索新的形势下高校营销人才就业模式,并创造性提出了可操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区域人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人才建设的对策措施:建立人才资源库,盘活人才存量;以"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和"四区一城一基地"建设为主线,调整人才结构;以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重点;以创新机制为手段,开辟人才工作新局面;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工程,促进人才充分就业;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人才向经济建设一线转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培养建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几点建议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推进我国专业技术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大多集中在国家举办的各类教育、卫生、科研事业单位中,其中,事业单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和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阵地,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点领域。因此,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我国社会事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 建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是城市建设管理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水平和档次。本文通过对慈溪市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特别是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并以此推进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因材施教加强实践培养动物科学专业实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娟  汪水平 《新西部(上)》2009,(12):259-259,249
畜牧业的行业特点要求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是技术、管理与经营三者兼善的实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在动物科学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重视专业思想教育、组建高质量的学生群体、加强科研实训项目的建设、鼓励学生专业层面上的自主创业及走向企业等方面,论述了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及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中组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到20万高校毕业生列村任职,十七隔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仟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表明大学生“村官”工程已被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高度予以考虑.欲使这项工程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管理“村官”中应积极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务院在1993年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加快各类科研机构调整和人才分流步伐,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开发型和技术服务型的科研院所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东北之窗》2013,(17):32
日前,大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批领军人才选拔工作的通知》,决定于今年9月启动大连市第二批领军人才选拔工作,选拔名额为100名领军人才、200名领军后备人才,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符合规定条件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均可参评。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是大连市于2011年推出的一项重大人才培养工程,每两  相似文献   

17.
加紧培养大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加快建设效益和谐新阿拉善盟的必然选择。要尽快建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卓有成效地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领导机制,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建立培训机制,促进专技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服务机制,为专技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打造专技人才"洼地"。  相似文献   

18.
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中等职业教育要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上有所作为,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个性特长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原则,深化课程改革,开发校本(企本)教材,加强职业指导,推进校企合作,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群建设,注重学生生产实践,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对此实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是维系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基层事业单位来说,要想充分地发挥出专业技术人才的根本力量,必然要做好人才激励与管理工作。当前,越来越多的基层事业单位为了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和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价值,以人才激励机制来发挥人才的真正价值。但在实质上,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人才激励机制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组织文化建设水平整体不高等。对此,论文认为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可从三点做起:一是改进薪酬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二是更新管理理念,完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三是重视员工需求,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现状出发,以南宁市为例,研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管理对策建议,从而充分调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在积极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