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 从现在至1997年,香港正处于后过渡时期。在这段时期内,香港经济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997年香港能否顺利回归中国等问题,不仅是中英双方、香港本土各界人士,而且亦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今年2月至5月,我们应香港基金会之邀就双方的合作课题:“1997年前后的香港经济”赴港进行调查研究。在此期间,访问和接触了内地、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等方面的学术、  相似文献   

2.
谁能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与上海呈瑜亮情结。谁成了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对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香港的优势香港回归中国前,已是亚太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香港仅存不多的竞争优势。据伦敦团体2007年3月公布的有关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评价报告,香港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伦敦及纽约。1997年香港回归后,大量内地企业到港上市。1997年年中,  相似文献   

3.
周平山(英文名:Antonio Chow),香港出生香港长大,高中毕业后去美国加州及新泽西州读大学,靠自己赚钱念完了大学。1976年,在新泽西和佛罗里达两个州拿到了药师执业许可证,1977年在香港拿到药师执业资格证书。1990年-1993年,出任葛兰素台湾公司总经理;1993-1996年,出任葛兰素中国及香港公司总经理;1997年,出任罗氏台湾公司总经理,在任6年;2003年1月1日,出任罗氏上海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4.
有关1997年后港元地位去向如何,大家都非常关心,货币专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又各持正反意见,下面我们作一介绍。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美国经济学家佛利民预测,香港回归中国后,港元将难以继续存在。他说:香港是“世界上市场经济最自由”的地方,还说“中国收回香港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6,(32):13-14
【美国《新闻周刊》7月28日】香港曾不止一次被预言会走向衰败,尤其是自1997年回归中国后,很多人预言它将失去自己的特色,会在与上海等后起中国大城市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6.
区域矛盾对美国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该问题在美国国会表现得最为明显。以中美关系为例,作者分析了区域矛盾在国会形成的原因和机制,认为选民利益决定了美国各区域在中美关系上的结盟或对立。分析结果表明:在延长最惠国待遇和中国"入世"这两个问题上,美国国内的区域矛盾基本上以密西西比河为分界线,形成东西对抗的局面。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尤其是在1997年和2000年的两个有关中国台湾的法案上,美国国内的区域矛盾不再是东西部对立,而是共和党占主导的地区与民主党占主导的地区相互对立。作者最后讨论了分析结果对中国外交决策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学生在PIPA测试中,三个单项和总分都取得第一名,遥遥领先位于第26位的美国,在美国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美国国会近期举行关于中国创新政策和成果的评估听证会,主要评估中国成为"创新型社会"所做的努力。美国是在科技创新和研发上领先世界的大国,美国国会对中国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表明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得到重视并取得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当前中美贸易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美国国会内的一些人多次以中国操纵货币、中国汇率制度违反1974年美国贸易法301条款为由,向美国贸易代表提出调查申请,遭到拒绝,后又在国会内一次次提出有关货币的立法提案,在2007年就出现了多个较为正式的提案。本文以WTO规则和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为依据,分析美国国会有关货币的立法提案的背景、性质、地位和作用,结合中美贸易的实践,特别是近几年来有关人民币汇率争端,指出美国国会有关货币的立法提案的实质,提出相应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经贸部发言人在最近的一次会上就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等问题,回答了有关记者的提问。 问:1997年后,香港参与国际多边和双边经贸活动将坚持什么原则? 答: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规定,在不损害国家主权和不违背基本法的前提下,要充分保证香港参与国际多边和双边经贸活动的自由权。 作为单独关税地区,香港特别行政  相似文献   

10.
区域矛盾对美国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该问题在美国国会表现得最为明显。以中美关系为例,作者分析了区域矛盾在国会形成的原因和机制,认为选民利益决定了美国各区域在中美关系上的结盟或对立。分析结果表明:在延长最惠国待遇和中国"入世"这两个问题上,美国国内的区域矛盾基本上以密西西比河为分界线,形成东西对抗的局面。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尤其是在1997年和2000年的两个有关中国台湾的法案上,美国国内的区域矛盾不再是东西部对立,而是共和党占主导的地区与民主党占主导的地区相互对立。作者最后讨论了分析结果对中国外交决策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帆 《浙江经济》1997,(7):50-51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据美国统计,在1996年达到360亿美元,1997年可望达到400亿美元,中国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对美贸易第一顺差大国,美国报纸极力渲染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公平”。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真的“不公平”吗?否。首先,美国的数字统计,夸大了争国对美贸易顺差。在统计技术方面的分歧,双方正在共同核定,相信与一个客观的结果。第二,中国对美顺差的猛增,主要不是总量的增加,而是内部结构的变化。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所谓“大中华经济圈”的三个部分,对美国贸易顺差在对美贸易总额中的比例,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据美国统计,1987年,三地对美国贸易顺差共计27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28亿美元,台湾176亿美元,香港65  相似文献   

12.
1997年爆发自东南亚,随后覆盖整个东亚地区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就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区,着重是香港、台湾和祖国大陆两岸三地经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及前景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冲击1.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最为严重,出现了自1961年以来首次经济收缩。从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香港联系汇率制已先后4次遭受国际游资的攻击。为稳定汇市,特区政府曾两次调高港元银行优惠利…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港回归中国对国内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从中国大陆和香港经济的关系、回归后中国对香港实行的政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香港回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祖国大陆与香港的经济关系近几十年香港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993年人均 GDP(区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8000美元,跨入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行列.现在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中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香港与祖国大陆,尤其是与广东省,有着历史、地理、民族血缘方面的密切关系.在香港600万居民中,90%以上是中国人,其中主要是广州、东莞、潮汕、台山等地的广东人.香港的发展离不开与大陆的经济关系,而大陆尤其是广东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香港的各项引进.进入70年代后,香港制造业赖以高速增长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保持和加强后过渡期和1997年以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随着1997年的来临,已成为香港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预委会主办了“迈向97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研讨会。周南在开幕辞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16年的历程,也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形成和发展壮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美经济关系,加强对美国国会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美国工商界对华投资和双边贸易,提高了中美两国市场的相互依存度。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不仅给美国工商界带来了利益和机遇,而且对形成双方的共同利益具有决定意义,进而成为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美国工商界对美国国会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宏观协调,利用中国市场发展的潜力,发展中美经济关系,通过美国工商界进一步做好美国国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战后数十年间,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竞争力不断提高。根据IMD1997年世界竞争力年鉴,香港自1993年至1997年,综合国际竞争力分别占第4、4、3、3、3位,处于上升趋势,香港以往成绩的取得,不仅与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有关,中国因素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九七”后,香港要继续保持和提升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自然仍然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仅从内地经济对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及相应对策,并从宏观上进行概括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信息广场     
香港: 预测1997年往香港游客达1200万人 香港旅游业议会外游委员会主席黄士心指出,香港结束由英国政府管治,回归中国后的面貌,将会是世界各地人民的一个热门谈论话题,而这方面亦会成为数以百万计以上人士前往“东方之珠”浏览一番的重要因素。他预计到1997及1998年期间,往香港旅游的人数将会达到1200万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18.
回顾1996:极其关键的一年 香港人翘首以待的1997年来到了。中国人朝夕盼望的1997年来到了。在这一年的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的怀抱,中国人一个半世纪以来的耻辱终于得到洗雪,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香港将开启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香港回归后的港币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港币的命运如何?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中英联合声明》规定,1997年7月1日后的50年内,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原有的货币金融制度,保持制定货币金融政策的权利,继续支配和管理外汇基金以维持汇率稳定,可授权银行发行港币等等。这实际上已经就港币的地位作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近代史上殖民主义者强行割据中国领土而形成的香港问题,在中英联合声明签字以后,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使香港将能够在“一国两制”之下,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这不仅为1997年7月1日之前的过渡期内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可靠保证,而且也为1997年7月1日以后以至下一个世纪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