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就业问题是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准确测定河南省金融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是评估河南省金融发展就业效应的基础,更是进一步研究制约因素和作用路径的前提。而投入产出分析法就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外劳务输出:河南发展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的发展战略时期,河南应将劳务输出尤其是国际劳务输出作为河南发展的战略重点,这是解决河南“三农”问题的必需,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的必需,也是改变河南战略态势的必需。为此,应大力开展三类有职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加强政府对劳务输出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经济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增长,同时就业增长又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利用河南省1983—2007年间GDP和三产业就业资料,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河南经济增长与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市场化劳动就业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者报酬提高一般能够增加劳动力供给,即劳动者报酬具有明显的就业促进效应。对于转型期的河南,由于物价变动和政策性因素的作用导致了两者的变动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劳动者报酬的就业增长效应强度不大。实证研究表明,转型期河南劳动者报酬的变动幅度远大于就业增长的变动幅度,劳动者报酬的就业促进效应比较弱,劳动者报酬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还不够稳定均衡,河南省在收入分配的结构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金融危机后农民工返乡就业政策成效较为显著的河南信阳市为例,结合笔者在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四川等省的实地调研,归纳了返乡农民工的普遍问题及其原因,总结了信阳市当前主要的相关政策,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就业政策尚存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民营经济在促进河南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国际金融危机后,河南民营经济在资金、人力、技术、原材料、市场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困境。河南民营企业应该抓住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机会,重塑企业的商业模式,加大企业的开放度,实现产业变革和升级,使河南民营经济得...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对高职教育还存在认识误区,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机制僵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缺乏特色,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偏低,这些问题制约着河南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必须破除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突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整体素质;建立产学研训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农村人口大省,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河南正面临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调研显示,农村人口的社会融合受到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多方面的阻碍。因此,只有让农村人口拥有与流入地户籍人口平等的就业权、居住权以及平等的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通过文化的融入实现身份认同,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村人口到城镇居民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学校始建于1963年,隶属于河南省财政厅,业务上由省教育厅领导,是河南省建校较早的一所财经类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提高育人质量放在第一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大批毕业生已成为财税、金融系统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被社会各界赞誉为河南财税系统的"黄埔军校"。学校招生就业形势好,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0.
河南人口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全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河南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寻求适合河南发展之路,对河南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产业出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是河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产业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以就业保障新型城镇化真正实现,是"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目前河南省的产业基础不能真正满足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结合中央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三化"协调发展原理和中原经济区特点,分析支撑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产业应满足五个方面的基本条件;然后,分析指出纺织、化工等传统工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制造业都不能为河南"三化"协调提供足够的产业支撑,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产业机遇可能是农业的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新年之后,各地“用工荒”再度如期而至,东西部用工拉锯战再启。一方面是东部、南部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人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是中部、西部企业用工需求扩大,农民工开始“回流”。河南、重庆等传统劳动转移大省,不仅省内转移超过省外,而且转移就业差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究其原因,经济结构失衡是河南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本文对河南经济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河南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主要成因,最终提出了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新年之后,各地"用工荒"再度如期而至,东西部用工拉锯战再启。一方面是东部、南部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人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是中部、西部企业用工需求扩大,农民工开始"回流"。河南、重庆等传统劳动转移大省,不仅省内转移超过省外,而且转移就业差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河南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食品工业是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通过收集统计数据,运用区位商对河南食品工业产业集群进行集群度分析,结果显示,河南食品制造产业的集群特征比较显著,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和产品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五彩人生路     
听说许昌市有一个下岗女工吕灵英开办了“颖冠服装裁剪学校”,成功地帮助了300余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河南省长李克强决意去看一看。省长的到来,学校一下子沸腾了!李省长详细询问了下岗职工的学习和就业情况,并鼓励吕灵英说:“你  相似文献   

17.
山东凤祥集团实行肉鸡贸工农一体化经营,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利税4800万元,出口创汇2026万美元。集团对农户提供“五统一”服务,已带动山东、河南16县市13000个农户发展养鸡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人到公司就业,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78人实现再就业,累计增加社会效益6.8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农民工工资水平及就业等情况变化,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于2007年2~3月份开展了第二次农民工劳动力价格水平监测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涉及安徽、山东、江西、四川、河南、贵州六省的农民工家庭2654户。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兼职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潮流下,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员工实际能力,导致大学生兼职市场的蓬勃发展。但同时这个市场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大学生兼职市场的发展。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现状,我们对河南部分高校大学生做了实证调查,结合对学校、中介、企业的深入研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促进大学生兼职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靓 《金融博览》2007,(4):20-21
当前正是大学生就业的高峰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招聘会场场火爆.2006年11月在河南郑州的一场招聘会,会场的电梯居然被汹涌的人潮挤变形.在现场招聘会人头攒动的同时,万元求职装、面试培训班等求职现象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