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6,(10)
山西省晋中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将晋中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于推动晋中经济向健康高层次迈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晋中文化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晋中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文化产业品牌以及深挖民俗资源推动晋中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徐福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开拓者,徐福文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纽带和精神家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徐福文化作为创意源泉、作为文化元素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把非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转化为非遗文化资本,是我们在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地区文化产业开发中必须抓住的重要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多彩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自然风貌。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来,丝绸之路凭借其优势走上了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之路。基于文化旅游的视角,论述了丝绸之路发展文化旅游的必要性;在分析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体系,以期有助于实现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漫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始形成不同地区各具优势的产业格局,这一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对应,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对于西北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动漫产业对文化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为西北地区发展动漫产业提供了前提条件;文章以历史悠久、内涵丰厚且独具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为例,探讨了文化资源在极为注重原创性和文化创意的动漫产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对西北动漫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作为陆地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受人瞩目,近些年人们对该地区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得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异常突出,生态形势严峻.本篇论文从加速生态建设角度出发,分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周钰栋 《经济师》2014,(2):147-150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在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传承文明、促进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地位。陕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宝藏丰富,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无与伦比的产业发展基础。建立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扩充现代文化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在西部大开发中崛起的陕西来讲,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把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产业优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强省步伐及全面实现西部文化强省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与深远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是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以文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新型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渴求,使文化产业有了很好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分析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探索、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郑仕华 《生产力研究》2012,(4):194-195,217
基于2007年的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的资料数据,文章分析研究了浙江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经济联系及关联效应、波及效应。结果表明:(1)浙江省文化产业产业具有很好的关联和波及效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化制造业过度的依赖,产品附加值不高,调整结构由文化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变尤为重要;(3)浙江省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远大于国民经济发展对其拉动作用,文化产业应采取主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内涵和产业化生产的双重属性,并因此形成了不同于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文章在对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市场机制主导、政府强力推动、产业兼并重组、官产学结合、特色资源带动等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进一步指出,区域间固有的差异性造就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特定区域文化产业的繁荣往往是在某种模式主导下几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王志禄 《时代经贸》2011,(22):64-64,6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要求,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强市的必然要求,更是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需要积极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因为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文化产业以其极强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日渐成为增强城市软实力的主要支撑性产业。近年来,国家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今年举办上海世博会,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在特殊时期的比较优势,将文化产业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对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加快建设文化大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人才聚集度高,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时代发展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高度统一。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朝阳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陕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后发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产业发展基础无与伦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陕西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必然过程,是推动文化强省工程建设的重要杠杆和战略举措。因此,确定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分析陕西文化产业的成长特点,构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区位优势及其区域开发战略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继宏 《经济地理》1994,14(4):35-38
河西走廊亦称甘肃走廊,自古就是连接西域与内地的咽喉要道。走廊内资源丰富,绿洲广布,是甘肃省的重要粮仓和我国的原材料基地。特别是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全面启动与我国全方位开放政策的实施,其区位优势日趋明显。加快河西走廊开发,优化走廊经济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照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日照市应该加快文化资源开发,把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主题文化品牌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文化产业创新,推动规模化经营,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努力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外国风电制造业的现状和对我国的启示;分析了以酒泉为重点的河西走廊地区风电产业的现状;阐述了河西走廊地区风电产业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提出了以酒泉为重点的河西走廊地区风电产业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及其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动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产业集群成长演化视角探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选取典型地区新能源产业集群进行集聚度分析,探索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规律,分析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演化。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产业于2004年进入集群成长自放大阶段,2013年前集聚水平稳定上升,现阶段产业发展面临升级与衰退两种极端;结合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基于自组织理论,可将我国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在政府外生力量的推动下,已完成资源要素自增强阶段,形成了空间集聚,目前处于企业集聚能力自放大向集群系统自调整的过渡阶段。最后,提出了加快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旭涛 《生产力研究》2008,(17):114-116
民俗作为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旅游开发是民俗资源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山西为个案,总结和评估了山西省民俗资源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从民俗资源特点及民俗旅游特点出发,对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突出针对性建议,试图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快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涵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影视音像、娱乐演出和版权业。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也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湖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风光瑰丽,民俗文化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名人辈出,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章从湖南文化产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找到合适其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黄荔梅 《发展研究》2011,(10):116-118
文化产业具有优化功能、融合功能和创新功能,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认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文化企业做强做大,积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新的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