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一项理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从制度层面对会计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着重从我国的制度背景分析了我国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强化的原因,西方国家会计稳健性提高的主要因素很难为其提供解释。以盈余为基础的监管和评价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强化的外在制度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稳健性原则的运用作为一种财务报告机制可以改善公司的盈余质量,并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1994-2007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盈余稳健性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研究得出,扣除操控性应计利润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同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程度仍紧密相关。并且,强化稳健性原则和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公司高估盈余的水平,而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则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总体而言,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  相似文献   

3.
会计稳健性:财务报告质量保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文丽 《会计师》2010,(3):31-32
<正>一、问题的提出2006年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全面趋同。新会计准则采纳了资产负债观的理念,改变了主要以强化稳健性原则运用的思路,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仍然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贯彻稳健性(审慎性)原则。稳健性原则作为特殊的一项,从讨论伊  相似文献   

4.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是陈报会计信息时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取舍条件,国内外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999年颁布的《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中,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范围有所加大,本仅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与会计核算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体现,全面贯彻实施稳健性原则是近年来颁布实施的一系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在进行借款旨骼核算中与原会计制度相比较,在贯彻稳健性原则方面作了重大变革,也在一定程序上增加了借款费有会计核算的难度。企业借款费用主要包括流动资金借款旨骼和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对于流动资金借款费用,无论新准则还是原会计制度,一律5都作为损益处理,在此不再赘述。本只论及在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核算上,新准则与原会计制度为贯彻稳健性原则所表现出的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会计制度质量的高低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财务报告的稳健型主要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但有时会忽视了文化及准则差异.本文基于制度建设视角,对会计制度变迁与稳健性进行深入剖析,着重分析我国需要强化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原因.强化会计稳健性的外在原因包括监管盈余和评价制度,但究其根本,则是将稳健性作为改善企业盈余质量的机制以加强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7.
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正确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本文先探讨了稳健性原则的基本概念,接着探讨了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运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会计审计制度改革的进程中,世界各国会计准则仍然普遍要求贯彻会计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中强化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条件下,对审计稳健性进行专门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审计稳健性和会计稳健性共同确保和改善财务报告质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思考,从一个全新视角分析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者保护。首先,将现有审计师稳健性、审计报告稳健性的概念统一为审计稳健性,提出了审计稳健性这一新概念的目标、功能与计量方法,在分析其与审计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从而对现有的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设计中存在单式凭证制度缺陷突出、账务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要求脱节、稳健性原则未能完全体现、会计报表附注披露滞后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会计稳健性(accounting conservatism)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稳健原则的贯彻实施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国际接轨的突出特征。为分析中国的会计稳健性在实证上的特征,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1993~2003年的数据,运用basu(1997)模型,计算了上市公司分年度的会计稳健性以及行业特征。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会计制度的改革,证券市场监管和处罚力度的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脱钩改制,会计稳健性在1998年后逐渐增强,2001年以后上市公司的会计具有稳健性,会计稳健性具有行业特征,在制造业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已成为会计盈余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本文运用basu(1997)模型,将会计稳健性定义为会计报告对坏消息的确认比好消息更及时,探讨了有关公司治理的几个重要因素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影响会计稳健性的治理因素中,银行借款比例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国家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在国家股比例低的分组,会计稳健性较高。发行有B股的企业,会计稳健性与只有A股的企业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报告质量的一种量度,随着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国际接轨与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加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能保证会计报告的质量,尚需改革国内相关的制度背景,如公司治理、法律实施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稳健性会计原则,是当代西方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一项原则。在财务会计领域最典型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加速折旧、计提坏账准备、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法以及汇兑损益的及时处理等会计处理方法表现小来,它是对其他一些基本会计原则在适用性方面的一种修正。对资产的估价和对收益的确认.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介绍了稳健性会计原则的概念以及我国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以及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稳健性原则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跌价(减值)准备”计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坤 《上海会计》2000,(3):34-35
1998年颁布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在原有坏帐准备计提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三项准备金的提取 ,即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并规定在“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中采用” ,“其他上市公司也可按相应规定计提”。本文拟结合上市公司跌价(减值)准备的计提现状谈点看法。一、“跌价(减值)准备”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稳健性原则作为国际会计惯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 ,目前已被各国广泛接受和运用。“跌价(减值)准备”正是基于稳健性原则计提的。以期准确反映这些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14.
试论股份制会计中的稳健性原则飞乐公司王雨蓉稳健性原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重要会计原则之一。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会计体系的逐步改革,这一会计原则也已被贯彻于实践之中。财政部颁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执行新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会计核...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13,(23)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在受托责任观下,稳健性原则也是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所要求的。当今社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的经济业务事项不断涌现,为了规避潜在的经营风险,企业需要遵循稳健性原则进行核算,为此,本文就稳健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的具体运用及局限性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蒲萍  肖永莉 《会计师》2013,(12):8-9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在受托责任观下,稳健性原则也是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所要求的。当今社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的经济业务事项不断涌现,为了规避潜在的经营风险,企业需要遵循稳健性原则进行核算,为此,本文就稳健性原则在资产核算中的具体运用及局限性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稳健性原则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金融会计》2004,(2):21-23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它是西方古老的信条之一。它最初产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十九世纪,当时由于会计人员存在着强烈的灾难意识,所以在涉及不确定事项的估计时,往往存在着低估资产和收益并高估费用(损失)和负债的倾向。这一倾向逐渐形成一种惯例,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西方国家流行的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我国在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中,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在(《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将稳健性原则规定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的背景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较为全面的分析,而且处于客观经济环境下不确定性会经常出现,对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实务工作来讲,应该全面分析当前各个环节工作情况,强化对稳健性原则的重视,制定针对性工作方案,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债权人利益受影响的情况。再加上这种原则的运用,有着避免主观随意的事项,最大化发挥稳健性原则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会计实务工作中稳健性原则运用的要点,笔者根据自身经验阐述了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   总被引:70,自引:9,他引:70  
在西方 ,稳健原则长期以来就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我国 ,1992年的会计准则首次提出了稳健性的要求 (或称谨慎原则 ) ,以后的会计制度 (准则 )越来越强调稳健原则。但我国证券市场上频频发生的会计造假行为似乎表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普遍缺乏稳健性。针对这种矛盾 ,本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我们的分析表明 ,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程度比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大 ,这种不对称性表明会计盈余在总体上是稳健的 ,同时 ,会计盈余变化也呈现不对称性 ,即负的会计盈余变化比正的会计盈余变化具有更大的反转率。我们认为 ,以上结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财务分析和盈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段逆 《会计师》2012,(15):14-15
<正>一、公允价值引入政府会计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会计都是奉行稳健性原则,对资产和负债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都有规定:"各项财产物质应当按照取得或构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自行调整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