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邓娇 《经济研究导刊》2014,(15):104-106,121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探究广州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以1978—2011年广州市的相关数据为例,应用VAR模型分析影响广州市财政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水平对财政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且这种均衡协同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各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GDP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的规模;财政收入的规模、结构和增长速度也影响经济的发展。在当前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怎样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章选取安徽省近几年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用计量和实证方法对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针对安徽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高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经验表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越高。近年来河北省人均GDP虽然有很快的增长,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水平极不对称。2002年河北省人均GDP在全国排第11位,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4.94%(财政收入有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两个口径,全部财政收入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上划中央的收入,本文所指财政收入均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全国排第28位,比全国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雅 《经济论坛》2007,(10):29-31
问题的提出 财政是从国民经济增长中取得收入,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生产总值就越多,财政收入总额也越多.而财政收入对于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支撑政府职能的实现,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1994年分税体制建立后,一个符合市场机制基本要求的现代财政税收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和税收征管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导致我国财政收入水平的增长不能与GDP增长保持某种稳定协调关系.近几年来,江苏经济快速增长,全省的财政收入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攀升,财政收入增长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般地说,经济增长水平越高,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财政部门可支配的资源也越多,从而扩大了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收入规模也相应增加。基于这一原理,根据青海省1987-2006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青海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者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并建立了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长期作用大于短期作用;青海省财政与经济存在不协调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财政收入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来源于经济,财政收入结构是经济结构的综合反映。本课题通过分析内蒙古财政收入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关系、财政收入各要素与各经济产业、各种所有制、各层级、各地区间的关系,得出了自治区经济基本上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轨道、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基本形成、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发展趋势、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结论。但是也发现了诸如自治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高、财政收入与经济有待于进一步协调、税收收入来源仍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地方税收收入增速缓慢且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能力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的存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内蒙古的要求,笔者强调应深化对"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的理解,并通过理性看待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和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政策手段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相似文献   

7.
一、城市化与财政的关系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科技越进步,社会越文明,人民生活越富裕。相反,城市化水平低,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落后,财源减少。因此,城市化与财政收入的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昭  葛辰 《经济研究导刊》2011,(23):121-122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增长。相比建国初期,虽然人均国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远不及财政收入的增幅。这从某重程度上说明人民群众并没有很好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而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财政收入并没有充分得到合理的利用。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对国家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引出财政收入在组成结构和使用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省际间财政差异趋势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980-2005年间的样本数据,揭示1980年以来我国省际间财政差异的变化趋势,以及这种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在财政收入方面,受地区经济差异加大的影响,1994年以后财政收入差异有扩大态势,而分税制改革有助于缩小省际间财政收入差异.在财政支出方面,1995年以后财政支出差异呈上升趋势,这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分税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前者的作用远远大于后者.因此,缩小省际间财政差异的途径除转移支付外,还应当主要致力于缩小省际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财政收入也一直高速增长,并且出现了连续多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我们也同时应该警惕由此产生的国民和企业负担增加、社会不公平等矛盾和弊端。本文从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分析财政收入超经济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6年天津市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是:天津市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天津市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具体解释协整关系背后的内在原因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阶段,在中央与地方财力重置的条件下,通过对吉林省财政收入来源的结构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吉林省财源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进而从财源结构优化的角度探讨吉林省地方支柱财源建设问题,有利于吉林省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从源头和结构上建立财政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研究市政债券发债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GDP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市政债券的马太效应。首先,运用KMV模型建立市政债券发债规模与财政收入的定量关系;其次,运用中国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进行单整检验和回归分析;最后,运用乘数理论确定市政债券与GDP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市政债券发债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GDP三者之间存在的循环促进效应是造成市政债券马太效应的根本原因,并通过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确定了马太效应放大因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莫旗经济发展迅速,但GDP的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反差。主要分析:GDP和财政的关系。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及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莫旗经济发展迅速,但GDP的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反差.主要分析:GDP和财政的关系,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及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宁夏财政支出多年来保持了均衡的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效能。受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宁夏财政支出存在一些突出性的矛盾,如财政收入规模小、总量低,对宁夏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支持有限;财政支出的非理性部分偏高;财政收入与支出严重失衡;财政供养系数较高等是制约宁夏财政资金效能的主要原因。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职能,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技术革新,有助于财政收入与治理能力的双重提升,对增强地方财政韧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地方财政韧性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检验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提升地方财政韧性,且在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递增效应,且由于地区间缺乏统筹协调,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地区财政韧性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需要多措并举发展数字经济,增强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处理好数字经济发展与协调的关系,助力地区间财政韧性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的较快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背离现象,支柱产业结构单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缺乏良性互动是重要原因。因此,正确地认识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准确地实行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措施,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 的困境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 人均GDP还是人均财政收入与全国东部发达县 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2002年全国2100多个县 (市)GDP平均规模28.2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 入1亿元,人均GDP为5900元;而甘肃全省县 均地方财政收入0.87亿元,人均GDP为4500 元。与全国相比,地方财政收入、人均GDP、人均 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百强县相 比差距更大。全省县域经济在全国位次仍然偏 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总量小,竞争力弱的 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国际金融中心及其相应国家的大量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方法对国际金融中心演进水平与东道国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业的发展会对东道固的居民收入水平、消赍水平和国家财政收入水平有显著为正的效应,而证券业的发展对东道固福利水平的效应不明显,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对降低东道国失业率也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