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河北财政收入"蛋糕"基本状况一般而言,财政"蛋糕"的大小主要指财政收入规模,可通过财政收入绝对量和相对量指标来反映,绝对量指标看全部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情况,相对量指标看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收入情况;财政"蛋糕"的强弱主要指财政收入质量,即财政收入中可由地方自主支配的财力情况,可通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等指标反映。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确立了中央与地  相似文献   

2.
一、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现状分析(一)从纵向上看,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又下降的态势。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4·21%上升到2001年的5·09%,后又开始下降,下降到2004年的4·65%。其原因主要是2002年实行的所得税分享改革引起的。(二)从横向上看,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1·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全国的位次。2004年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4·65%,在全国排第31位,比全国平均水平(7·16%)低2·51个百分点。2·河北省与人均GDP相当的省份比较。河北省与人均GDP相当的省份…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 的困境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 人均GDP还是人均财政收入与全国东部发达县 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2002年全国2100多个县 (市)GDP平均规模28.2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 入1亿元,人均GDP为5900元;而甘肃全省县 均地方财政收入0.87亿元,人均GDP为4500 元。与全国相比,地方财政收入、人均GDP、人均 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百强县相 比差距更大。全省县域经济在全国位次仍然偏 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总量小,竞争力弱的 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相似文献   

4.
1·力争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为奋力崛起提供财力支撑。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是支持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实现财政奋力崛起的主要标志之一。安徽财政奋力崛起的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或超过1300亿元,5年实现翻一番。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近期目标是:到2007年,力争全省财政总收入超过800亿元,人均财政收支水平有较大提高。(1)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新机制。增强地方政府对财税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能力,完善地方税收征管机制,稳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  相似文献   

5.
地方财政风险何以积重难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从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将逐步提高,达到一定比例则趋于稳定。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都已达到了30%~40%,发展中国家也基本在25%以上。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应提高到28%-30%为宜,但中国目前达到这一比重的地区寥寥无几。可见中国存在地方财政  相似文献   

6.
对财政收入运行的绩效分析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财政收入的"量",即收入规模,包括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绝对量指标包括全部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情况,相对量指标包括人均财政收入情况。二是财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1994—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因素与公司内因素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研究发现,人均居民消费水平越高,企业长期债务融资比例越低;人均GDP较高的地区,人均居民消费水平对企业长期债务融资影响较小;企业规模越大,人均GDP对其长期债务融资比例影响越小;有形资产比重较高的企业,人均GDP对其长期债务融资比例影响较小;资本形成总额越高的地区,企业长期债务融资比例越低;城乡储蓄年度余额越高的地区,企业长期债务融资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8.
2004年广东GDP总量为16039.46亿元,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4343.1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6.87亿元。充分表现出了广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形象。但广东县域经济却发展落后,县人均财政收入156元,比全国县人均219元低29%,还有66.2%的县(市)的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于广东总体经济实力而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县级财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齐守印 《经济论坛》2006,(20):13-14
2003年以来,河北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2005年GDP突破1万亿大关。与此同时,经济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8.90%上升到2005年的10.23%,3年间提升了1.33个百分点。但是,河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指标在全国位次居后的局面却没有明显改变,2005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居第29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制约着我省财政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人民公共福利的能力。假如我省这个比重达到全国地方平均水平(14.4%),2005年我省财政总收入将增加425亿元,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将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人口收缩背景下缩小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实现二者协调持续发展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测度分析了2010—2020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以上市域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并对不同人口收缩类型市域进行差异性分析,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市域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度呈上升态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协调度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协调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呈现“人口增长型>轻度收缩型>中度收缩型>重度收缩型>严重收缩型”的发展演化特征。(2)协调度空间分异总体呈下降态势,人口增长型与严重收缩型、重度收缩型的组间差距较大,不同人口收缩类型市域组间差异是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要成因。(3)协调度的空间分异是由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拉动、社会促进、科技支持等多元驱动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主导因子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占GDP比重。  相似文献   

11.
一、“十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回顾总结(一)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1·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由16655亿元增加到33390亿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9%),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7·1%下降到17%;地方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246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国为18·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7·6%下降到16·6%;人均GDP从4639元提高到9309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2%)。由此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分税制改革的目标界定为稳定的中央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量比重、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经济、促进区域财力均等化、国家财政职能的转变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六个方面,认为目前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基本理顺,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量比重不断上升,全国统一市场经济基本建立,区域财力均等化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得到了基本保证,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功能还未能建立,并应当成为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1994~2004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因素与公司内因素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企业资本结构。本文发现,人均居民消费水平越高,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人均GDP较高的地区,人均居民消费水平对资产负债率影响较小,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企业非债务税盾越大,人均GDP对其资产负债率影响越小;城乡储蓄年度余额越高的地区,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随着地区人均GDP的提高,城乡储蓄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减小;资本形成总额越高、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两个角度构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影响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撤县设区”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外生冲击,使用PSM-多时点DID和夏普利值分解法验证了两个效应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定量分解,明晰了财政收入影响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作用机制,扩展了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研究视角。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减少时,收入的变动将直接导致财政科技支出预算金额下降(收入效应),且经济建设支出和基本民生支出会对财政科技支出预算产生替代,造成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下降(替代效应);进一步地,替代效应在研究期间内随时间下降,且在经济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发挥主导作用,收入效应与之相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将稳增长和保民生作为财政科技支出预算的落脚点是保障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央在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到2000年要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中共河北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九五”期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8%提高到10%以上。按照这个目标衡量,地方税收水平和税源状况与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还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首先用碳排放量分解模型计算出我国年度CO2的排放量,然后计算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CO2Tapio脱钩弹性,最后利用GMDH数据组合处理方法定量分析影响CO2Tapio脱钩弹性的主要指标。实证表明: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和水电、核电、风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7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1,(3):4-5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约4万亿元,到2010年超过8万亿元,达到83080亿元.对此,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强调,在看到国家财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对我国现行财政资源转移配置制度的分析(一)制度基础。政府间转移配置的制度基础是财政配置体制。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则以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为制度基础。财政体制是在事权划分基础上对各级政府的财政财力范围进行划分与界定的体制安排,主要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这个指标来衡量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情况。同时,这个指标也以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参照系。这两个指标的具体含义是:(1)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是中央调控能力的标志,经验数值一般在60%左右为宜。如果这个数值过低,表明中央对地方缺乏调…  相似文献   

19.
陈光普 《经济师》2013,(3):36-38
文章运用动态计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经济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长期中,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影响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且为正向影响;在短期内,人均GDP和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比率的影响为反向的,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会越来越趋近于零;在城乡收入差距的未来预期波动中,影响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其次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且其影响越来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的影响最小。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GDP、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相似文献   

20.
王殿茹 《经济论坛》2000,(14):25-26
一、石家庄基本市情分析   通过选取与石家庄市具有可比性的 11个城市,即石家庄、唐山、沈阳、长春、苏州、福州、济南、长沙、成都、昆明、武汉,进行经济社会的比较分析,得出石家庄在比较的 11个城市中, GDP总量排在第 6位,人均 GDP排第 8位;经济效益排第 8位;生活质量排第 5位;市场潜力排第 9位;可持续发展排第 7位;开放程度排第 7位;城市化水平排第 11位。现选重点进行分析:   1经济实力。 1998年,石庄市在比较的 11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第 7位;从构成经济实力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 GDP看,国内生产总值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