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遵行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伊楠 《冶金财会》2004,(10):44-45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本文浅思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和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体现,以及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情况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原则中的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在我国加入WTO的今天,运用谨慎性原则能使企业有效地监控风险、防范风险,可以让企业更谨慎地反映资产和收益情况,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本着重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方面阐述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会计核算和实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本项原则,本文从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制度和准则在适用此项原则时的基本要求和实际运用该原则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正>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企业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实施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实际发生之前防范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应按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5.
谨慎性原则是公认会计原则之一,该原则的运用,对企业合理佥地规避经营风险,做出正确决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制度规定出发,论述了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及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乔广 《冶金财会》2014,(7):32-34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面临的决策风险也越来越大,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提示。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本文详细论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和特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无形资产、借款费用、债务重组、租赁业务等的具体应用,以及在具体业务应用中得到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滥用谨慎性原则成因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媛 《冶金财会》2007,(11):15-16
<正>谨慎性原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该原则赋予了处理经济事项不确定性的专业选择权。既是当存在不确定的因素时,会计应采取谨慎态度进  相似文献   

8.
孙力梅 《冶金财会》2004,(2):7-8,29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决策正确与否。2001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在减值准备、或有事项、债务重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摊销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结合会计实务对这一原则的运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简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以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这种谨慎性原则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要求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金额,要求会计报告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应报告有关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本文拟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  相似文献   

10.
<正>谨慎性原则是一种会计态度,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从业人员在会计核算中保持的一种谨慎态度,目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应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将损失最小化。稳健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原则。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避免资产的虚增和利润的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