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声音     
《财政监督》2007,(10):68-68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充分认识金融工作重要性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要充分认识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金融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切实保障金融安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石。金融业既是经济运行的命脉,又是高风险行业,如果出现大的问题,就会直接危及经济全局和社会稳定。做好金融工作,确保金融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金融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只有做好金融系统金融安全工作,才能保障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海金融》2007,(9):1-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8月28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金融工作的重要性、金融改革、金融服务、金融监管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金融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切实保障金融安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金融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金融领域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金融风险在不断加大,成为经济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金融报道工作尤其重要。一方面,金融报道为广大读所关注,另一方面,金融报道极其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如何做好金融报道工作呢?笔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西南金融》2007,(2):1-1
党中央、国务院从1997年以来,在我们金融业处于重要转折时期,召开了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于1997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会议是在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作出开放金融服务业承诺后不久,于2002年2月召开的;今年1月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指出,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金融业处于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把金融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将面临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局面。如何在此背景下做好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如何全面提升我国的金融监管能力,从而对金融业进行有效的监管,提高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抵御外来冲击,维护我国的金融秩序并捍卫金融安全是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大问题。本就我国当前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力求对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马经 《南方金融》2007,(10):5-9
党的十六大以来,华南地区金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金融业开始转入科学发展轨道,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五年来的成就和经验充分证明,实现华南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全局,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行了新部署,对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学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开创华南三省区金融发展新局面,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区域金融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开展金融工作的过程之中,推动金融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金融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金融产业的科技力量,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有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金融监管、金融服务、金融创新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专业技术人员已成为金融业做好金融监管,改善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秩序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自20世纪初开始的全球企业并购高潮,全球金融业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并购,到目前已经整整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透过全球金融业百年并购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金融业并购行为演进过程与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经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经济金融化是全球金融业的前提和内在动力;金融全球化是全球金融业并购的外在压力和外部动力;金融自由化为全示金融业巨型并购清除了障碍,而全球金融业购则是金融自由化进程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金融统计不仅是一个国家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政府做好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各种新型金融组织大量涌现,社会融资规模等新的重要金融统计指标纳入统计范围,金融统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现行金融统计制度已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应尽快出台《金融统计条例》,以改善金融统计工作的内外部环境,促进金融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刊评论员 《新疆金融》2007,(12):I0001-I0001
党的十七大对金融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推动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学习十七大精神,我区金融工作者务必要充分认识做好自治区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金融科技风险及监管困境,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经验,阐述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在监管原则、监管时机选择、运作机制、中央与地方双层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建设、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六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借鉴美国金融科技监管穿透式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搞好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是发展金融业务,开拓金融市场,提高金融业综合竞争力的基础,这在金融业已形成广泛的共识。在年初召开的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同志就把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作为金融工作五大任务之一,足见服务在金融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行业习性上讲,金融服务是个司空见惯的陈旧话题,但要真正做好绝非易事,不会象说起来那么轻松。随着金融业务的创新和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服务的内容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我们的金融服务必须跟上时代和行业的发展步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切实做好金融服…  相似文献   

15.
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行业会计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金融业的每一笔经营业务的核算、操作,都需要通过金融会计来实现,因此,金融业产生的金融风险,往往与金融会计密切相关,金融会计是金融活动的信息源和数据库,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和完整,直接关系到金融决策的正确性和时效性,关系到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因此,从金融风险与金融会计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研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实现金融业稳健经营的一条有效方法。研究和探讨审慎性会计原则在金融会计中的应用,有着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金融消费的形式逐渐从单一的银行存取款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一体化交易延伸,各种金融理财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联系日趋紧密,因此,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的开展过程也是促进金融业不断完善的过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2006,(18):47-47
《中国金融》杂志从创刊之初就肩负起传达贯彻党的经济金融工作方针政策、宣传报道金融动态和基本知识、交流金融工作经验等为金融业发展服务的使命。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在对中国金融业的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忠实报道中,做了许多工作.今天的《中国金融》杂志已经在国内经济金融界具有很大影响,在金融行业拥有广大读者,是宣传党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主渠道刊物和全国性的金融政策指导类刊物。  相似文献   

18.
金融统计是国家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银行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对于做好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金融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统计的工作环境、统计对象和统计需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金融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对现行央行金融统计制度状况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与市场》2007,(2):3-6
一、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总行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要深刻认识当前的金融形势。2002年以来金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壮大,金融改革迈出重大步伐,金融各项功能进一步发挥,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稳步扩大,金融监管和法制建设明显加强,整个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同时,当前金融领域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不完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金融风险隐患还不少。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激烈竞争。JP摩根、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GE金融等世界顶级金融企业都在大力推崇管理培训生制度,靠此培养高级资深职业经理人,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如此风靡的管理培训生制度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时代,如何借鉴管理培训生制度,培养、储备我国金融业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