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小浪底移民项目是单独立项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建设的项目,也是世界银行对移民首次和唯一提供贷款的项目。作者介绍了小浪底移民项目信贷提款的做法,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总结了工作中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小浪底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有近20万人移民,是国内目前唯一独立使用世界银行软贷的移民项目。根据国家的移民政策,按照世界银行的要求,并结合项目的实际进行实施,小浪底移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赵文芳 《水利经济》2002,20(3):78-80
为了妥善安置解决移民问题,国家安排了86.75亿的总体投资用于搬迁安置库区移民及建设相应的配套工程项目。如何作好小浪底移民的财务管理工作,将这笔资金管好用好,确保移民资金安全可靠,保证移民任务的顺利完成,并提高其使用效益,不仅对小浪底移民项目至关重要,而且对我国在建项目的水库移民财务管理工作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巴秋莲  林晖 《水利经济》2002,20(3):30-33
通过对小浪底移民培训的内容、方法的讨论以及对小浪底施工区移民搬迁后经济收入水平变化的案例分析,说明培训在移民经济收入水平恢复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效果后评价内容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周娴 《水利经济》2004,22(2):51-53
针对项目后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移民安置效果后评价的内容和指标,提出移民安置效果后评价应采用调查搜集资料和综合评价的方法及6个步骤,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上的一个控制性枢纽工程,水库淹没影响涉及河南、山西两省共18万人,库区和施工区移民共计5万多人。文章对小浪底水库移民搬迁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小浪底移民的管理工作及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水库移民规划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铭 《水利经济》2002,20(3):61-65
水库移民规划既关系水利工程建设本身,更关系当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因此在移民项目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评价的基础上,既要谋求项目的整体优化,而不苛求一项或几项指标的最优,又要将不同观察角度,不同价值观所得的结论进行综合,为此,必须对水库移民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作者在介绍水库移民规划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两个水库移民规划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初探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研究目的:进行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内涵剖析,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进行分析.(2)案例分析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议从建立土地整理成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指标控制等方面人手,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逻辑框架法的基本原理,以长江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涪陵区移民安置为例,采用此方法进行移民安置效果评价。通过对涪陵区移民安置规划目标、项目目的、项目产出、项目投入及项目可持续性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为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较搬迁前有所提高,移民区社会总体稳定,移民工程促进了涪陵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程的建设未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评价结论为涪陵区移民安置目标实现,效果良好,项目成功,具有较好的可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振刚 《水利经济》1998,16(5):28-30
水库移民是一项社会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必然对移民工作产生影响。文章结合小浪底移民工作的实践,从市场经济对实物指标、补偿标准、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入手,分析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把移民工作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1.
移民作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在从原所在村落迁入新址和被征地后生计恢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社会不适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Y工程二标段H市为例,基于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相关资料,分析Y工程移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社会适应困境。研究表明,移民社会适应不良会导致经济水平下降、社会网络破坏、工程推进困难和地方治理无效等社会经济系统风险。基于此,提出帮助移民转变思想观念、重建社会网络、完善监督制度、建立互助机制等风险减缓措施,以促进移民、业主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发展,解决移民社会不适问题,促进调水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Hitherto there has been a tendency for project appraisal to be regarded as the last stage in project work: but to be effectiv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ppraisal, e.g. discounting, shadow pricing, evaluation of secondary benefits, etc., must be applied at all stages and especially in the initial selection of projects and suitable technologies. Recognition of this has led donors to adopt the sector approach in which projects “grow out of”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examining national and sector programmes.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donors must be to encourage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use the right appraisal procedures in making their own investment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3.
介绍小浪底工程使用国外贷款概况,论述利用国外贷款的成效及经验:利用国外贷款有效地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了工程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了小浪底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与国际全面接轨;探索小浪底特色国际工程管理模式,丰富了FIDIC合同的内涵;促进了移民安置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出:存在的问题是出现了巨额索赔。因此,我国相关的经济、法律、体制等配套政策要同国际惯例进一步接轨;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正确认识索赔;业主、设计、监理、承包商等各方要互相协作;选好合格的承包商;签订全面、细致、准确的合同;有关设计要与国际接轨;充分发挥国内外咨询专家的参谋作用;加强与国外贷款机构如世界银行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4.
移民搬迁的迁入区条件有较大差异,致使移民户收入差距拉大。以宁夏为例,采用典型调查法选取"十二五"期间移民搬迁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移民安置点,设计出反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指标进行Q型聚类分析,将不同安置点划分为4类,比较各类特点以及农户生计特点;对分布在四类安置点的农户进行抽样调查,用描述统计方法比较家庭收入的均值和标准差,反映不同迁入区移民户收入来源及其差异,并对差异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移民农户收入与地域有直接关系,各类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以及政策扶持差异而导致移民收入有较大差距。移民区公共投入建设的力度、政府组织培训、劳务输出对移民收入及来源有很大影响;各地的经济基础也直接影响到移民的收入水平;移民户个人因素也不容忽视。(2)移民区后期建设应区别对待,因地制宜,改善条件,加大资源条件差的安置区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加强产业培育,引导致富;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农民培训;重视移民区社会管理,健全管理体系,建设和谐新村。  相似文献   

15.
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社会水需求不均衡最有效措施。根据跨流域引调水工程涉及不同流域、功能综合、结构复杂、相互交叉的特点,提出了对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的供水效益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根据供水结构,基于效益分摊的思想分别对生活供水效益、“三产”供水效益进行量化计算,其中第一产业水产养殖效益采用增加收益法计算。以浙东引水工程为例,具体分析计算了2017年浙东引水工程给工程沿线地区居民生活、“三产”等方面带来的经济效益。计算结果表明,该量化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实际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的供水效益计算,且结果较以往单一计算方法更为合理,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5—2014年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碳汇造林项目的项目地潮河林场、奋斗林场、二十八站林场和育英林场的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森林碳汇项目促进减贫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碳汇项目通过促进社会就业情况和经济情况有助于减缓贫困,并且社会就业情况在减贫影响上比经济状况贡献度高;而森林碳汇项目造林阶段的造林面积对减缓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关系。通过结果分析表明只有基于内生发展动力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森林碳汇项目开发设计,由"输血型"模式变为"造血型"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缓解贫困两个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加强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目的 :分析生态效益评价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重要意义和实现“三效”评价统一的可能性。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分析法。研究结果 :不同开发整理利用的土地 ,生态评价具体内容不同 ;将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分为两类 ;可以采用量化的方法实现“三效”评价的统一。研究结论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要加强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并且要采用量化的方法实现“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路径高质量选择和实施是走好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到2020年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顺利竣工、我国农村人口全面脱贫的关键因素,更是移民农户实现长效发展致富的充分保证。[方法]文章基于对陕南6个移民安置点的248户搬迁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仅处于中等水平。精准识贫机制压力因素、精准扶贫行为主体响应因素严重制约着移民贫困户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移民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直接决定着精准扶贫路径实施效果。[结论]应全面系统地从强化移民户自主脱贫意识、细化精准扶贫的幅度和层次、优化产业扶贫结构、提升精准扶贫要素耦合度等方面进行精准扶贫路径设计和选择,才能整合精准扶贫资源、提高精准扶贫绩效、提升陕南移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但各地级市差异明显,各类整治工程效益迥异。根据不同盟市发展与地区定位,从自治区层面综合分析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确定地区土地整治目标和重点,对部署土地整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使用灰色关联模型,选取经济、社会和生态3方面共10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12个盟市的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内蒙古整理工程综合效益最显著的地区位于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4盟市,复垦工程综合效益最显著的地区位于通辽市、兴安盟和西部的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等传统煤矿产区,开发工程以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通辽市综合效益最为显著。依照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综合效益位序排列,内蒙古12个盟市可划分为4类,其中第I类为均衡发展重点整治区域,第Ⅱ类为土地整理工程效益优先区域,第Ⅲ类为土地复垦工程效益优先区域,第Ⅳ类为复合类型整治区域。与第I类区域相比,后3类区域各类工程综合效益略低,但具有明显的优势类型。[结论]作为我国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内蒙古土地整治工作应考虑不同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适度整治。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在分析现有方法不足的基础上,采用突变理论对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方案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用定量化的方法为规划方案的择优提供科学依据,并以新疆建设兵团某典型团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