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春亮 《经济师》2007,(12):65-66
要从根本上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需要政府和金融系统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着力改变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以及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不利状况,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健全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大力发展相关要素市场,促进银行经营战略转型,调整业务结构和创新金融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合力破解我国的流动性困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我国专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银行流动性资产不能确保适当的数量,从而易于引起信用不稳定和收益恶化的风险。纵观80年代,汇率的不断扩大,流动性资产的匮乏。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的失衡,乃是这一时期流动性风险的实际表现。流动性风险不仅影响着微观金融实体的稳健经营,而且还影响着宏观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危害之大足以使一国金融制度崩溃。为此,应从强化专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制度创新、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强化系统调控机制诸方面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流动性考察: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流动性过剩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银行风险意识和管理的变迁影响了其流动性状况;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增加了各种风险的暴露程度,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商业银行可以金融创新为核心,通过资产负债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将解决流动性过剩与加强风险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解决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是互联网金融工作发展的重点,依据现阶段花联网金融工作实施情况,结合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特点,分析流动性风险构成的因素,提出优质的解决方案,以此确保互联网金融工作可以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演化发展,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为更好把握其中的规律,透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黑箱.文章将互联网金融与货币供需模型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选择2011-2018年中国75家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11-2013年,互联网金融促进了银行流动性创造,并有助于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不显著或作用有限;2013-2018年,互联网金融抑制了银行流动性创造,并制约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作用显著;异质性研究:受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经由非上市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优于上市银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演化发展,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为更好把握其中的规律,透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黑箱.文章将互联网金融与货币供需模型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选择2011-2018年中国75家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11-2013年,互联网金融促进了银行流动性创造,并有助于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不显著或作用有限;2013-2018年,互联网金融抑制了银行流动性创造,并制约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作用显著;异质性研究:受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经由非上市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优于上市银行.  相似文献   

7.
金融证券化趋势及我国金融证券化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逐步让位于“金融证券化”,这是因为证券化可以增加资产的流动性,达到更适应当今社会趋于增强金融流动性,降低金融风险性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当今世界其他国家金融证券化的活动表现,提出我国的金融证券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解决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改善金融生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刘震  张惠 《财经科学》2006,(7):7-12
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所谓的"流动性过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流动性资产的过剩,而是金融体系内生性矛盾的反映,是整个金融生态不完善的产物.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必然需要加强金融生态的建设.本文对"流动性过剩"现象的含义界定、具体表现、产生原因及其影响等问题作出了系统分析,从改善金融生态的视角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袁辉 《经济学家》2021,(12):52-61
后凯恩斯主义从反向因果关系和金融创新两个维度诠释了货币内生的机理和过程,但却由于把关注焦点集中于传统商业银行而受到Palley的批评,后者提出用内生金融概念取代内生货币以涵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创造.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的负债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然而其流动性终究是虚拟的,离不开商业银行"真正"流动性的参与和支持.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整个金融体系在带来远大于内生货币理论描述的金融弹性的同时,也导致更大的金融不稳定性.后凯恩斯主义从内生货币到内生金融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货币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建立在其能够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这一特有能力的基础之上。事实上,金融危机期间,各国央行一方面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而创造流动性以支持金融系统正常运转;一方面动用最后贷款人职能对个别机构进行救助。需要注意的是,大规模流动性供给和救助行为并非是"最优"的选择,其对经济金融失衡的影响、对公平效率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和政策外溢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为企业供应资金和为投资者供应金融品。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环境下,一国证券市场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市场流动性功能,如果不能维系健全良好的市场流动性,就会失去资源配置的功能,从而沦为附庸子市场,并且增加市场的系统风险。证券市场的出现和制度的变迁无不受到竞争压力的影响,因此维持以及提高市场流动性是设计一个国家证券市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国债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其金融功能已超越财政功能。我国国债市场由于流动性水平较低,难以执行宏观金融调控功能。为此,应当合理规划我国国债市场,并以提高其流动性水平为目标,拓展我国国债的金融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因此,从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及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汇率制度改革和加快金融创新的建议,以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G4(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经济体的货币供给(又称之为发达国家流动性)指标,运用FAVAR模型研究发达国家流动性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受到风险因素冲击时,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为了缓解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流动性,此举会对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短期收紧的利率和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发达国家流动性增加对我国金融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但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长期中,发达国家流动性的冲击几乎不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估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雯  张研  昃伟 《当代经济》2010,(17):110-112
无论是在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金融动荡时期,流动性问题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根据银监会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监管要求和相关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关于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方法,包括流动性指标法、现金流分析法和久期缺口分析法等,进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商业银行日常使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深化与资本市场压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深化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流动性保障,因而对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体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金融深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解除金融压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支持的背景下,村镇银行这一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迅速,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由于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小,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等原因,使得村镇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文章分析了村镇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特点,指出了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原因,提出了村镇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全球资本视角看,中国流动性过剩是全球国际资本流入和国内政策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是在全球资本流动过剩环境下,国内货币迷失和货币政策目标不明导致的资本流动性沉淀。为应对流动性过剩,我国要利用全球资本流动疏通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创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试论金融衍生工具在防范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红星 《经济师》2003,(2):13-14
开放式基金是全球投资基金的主流形式 ,但是作为证券市场的一个金融创新品种 ,开放式基金具有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是其他风险在基金管理公司整体经营方面的综合体现。文章认为基金管理公司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风险 ,是降低开放式基金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的变化特征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市场迅猛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不同层面的流动性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并且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经济。近年来,全球经济出现的流动性过剩局面、次贷危机中流动性突然逆转,导致流动性紧缩,这些经济形势的变化都与流动性的变化密切相关,加强对流动性的研究和管理也成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本文特别对流动性的变化特征,包括不同层面流动性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