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资源与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社会学视角下的观点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资源一直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因素。本文以“传统资源”为研究起点,刻画了企业行为的社会嵌入性特征,并通过引入“网络资源”这一概念揭示出一个更加全面、以企业网络及其关系资本为背景的资源分析框架,完善地拓展了传统的资源基础论观点。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资本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又反过来促进了关系网络的进一步拓展和强化.本文把产业集群视为一个基于分工的网络组织,分析了产业集群这一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的特点和作用及其作用途径.并借用资源基础论和能力理论的分析范式,认为社会资本有利于产业集群中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从而为有关产业集群中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首先,企业应当以现有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能力为基础,进行产品线的技术提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其次.企业应当整合现有的资源,改革现有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形成一支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科技队伍;再次。充分利用企业的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政府、人才优势、教育优势、文化优势、学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最后.坚持“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原创研发与模仿研究”、“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等手段并举的方针。  相似文献   

4.
因果模糊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果模糊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本文从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角度。通过阐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与因果模糊之间的关系,认为正是由于独特性资源、核心竞争力、默认知识、决策过程和企业社会资本所具有的因果模糊,使成功的企业难以被模仿。进而构筑了牢固的隔离机制,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5.
企业资源的战略因素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将以自己的产品、技术、资本和管理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战略就要研究人力资源及组织框架,业务流程,市场、客户及产品信息技术。而对企业资源条件的战略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对确定企业的战略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一、企业资源能力结构 企业资源能力是由企业生产要素决定的,包括以下内容: 1.实物资源。不仅包括机器的数目或生产能力,而且对这些资源的自然状况,如寿命、状态、能力和位置等进行了解。 2.人力资源。包括人员的数目,人员的类型,人类资源的适应性。人才是…  相似文献   

6.
我国许多地区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由于社会资本的缺乏导致科研和生产脱节、中小企业无能力开展技术创新、大学园区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带动作用。社会资本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只有不断丰富社会资本,完善信任机制和互惠规范、增强组织间与个人间的信任程度、发育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才能加快区域技术创新。因此,基于社会资本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制度和网络体系,形成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之间的互惠、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企业知识理论的观点认为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外部社会资本作为新创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在创业活动中的嵌入,是企业知识获取的重要手段。该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湖北省内11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及结构方程分析,研究表明,新创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对知识获取、新创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知识获取在新创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新创企业应加强外部社会资本构建和管理能力,促进知识获取,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构建了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认为企业外社会资本为企业获取异质性资源,而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提升了企业动态能力,两者共同形成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应该如何构建持续竞争优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指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目的是增殖,这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生产的目的除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就是要不断获得利润,而且正是在利润内在动力的刺激下企业才会发展壮大,企业的获利能力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同时社会也通过企业竞争达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调节生产资料在各个部分的分配。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购并作为企业资本增长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具有使企业资本快速增长、降低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优势。但是调查发现,企业购并成功率并不理想,“人”所产生的问题是造成整合失败的重要因素。下面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购并过程中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劳资关系嬗变:层级分化与协同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劳动过程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简单的分工协作,而采用跨组织边界的模块化作业方式,表现为由旗舰企业到外围供应商逐渐分化的复杂分工协作体系。该劳动体系使劳动力分化为核心劳动力和边缘劳动力两大群体,而劳动力的分化与资本权力的集中则使模块化生产网络形成"资强劳弱"的劳资关系格局。本文针对新劳资关系格局存在的各种弊病,指出未来劳资关系的治理必须摆脱经济人假设支配下的零和博弈逻辑,转而塑造合作共赢的新型劳资关系。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治理需要在技术、市场与社会价值观构成的开放环境中,由资方、劳方、政府和媒体共同在企业、产业、国家与社会四个层面围绕共享利益平台,建构均衡博弈、网络协同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信任扩展与家族企业创新发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关系主义、家族信任是华人家族企业的基本逻辑。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看 ,特殊主义的人际关系模式和家族主义价值观则是家族信任的基础。家族信任在中国民营企业创业发展的初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仅有家族信任是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家族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将家族信任扩展为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13.
企业价值网络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提出的企业价值网络概念是对各种新兴运作模式的提炼与深化。企业价值网络具备网络经济、规模经济、风险对抗、粘滞效应和速度效应五种基本竞争优势效应。企业构筑价值网络的主要职责是:明确网络的客户价值定位,制定网络战略;根据网络战略吸收网络成员,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模式和有效的协调机制;合理分配网络利益,增强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及时调整网络成员。  相似文献   

14.
The existing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value of social capital in a wide range of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however, it does not well address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creativity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project teams in a given context. Using a sample of 54 R&D project teams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of Taiwan, we examined the impacts of social capital on creativity of R&D project teams from an intra-team perspective. Results of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four factors extracted from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namely social interaction, network ties, mutual trust, and shared goals.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network ties had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mpacts on creativity of R&D project teams, but mutual trust and shared goals did not.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managing social capital in R&D project tea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家族社会资本对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族社会资本的多寡对传承过程的影响,二是传承前后家族社会资本的变化对传承结果(业绩)的影响.家族组织内社会资本越丰富,越有利于传承的平稳顺利进行;传承前后家族社会资本的变化越小,就越有利于传承后企业业绩的稳定.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信任、利他主义、权威等家族社会资本是下降的,而家族组织制度和家族文化方面的社会资本却有上升的可能.因此,为了保证传承的顺利和成功,要加强制度、文化性社会资本的建设和积累.  相似文献   

16.
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评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智力资本密集是软件产业的特点之一,在软件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智力资本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在界定有关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软件企业智力资本特点的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以我国15家上市软件生产企业年度报告为样本数据,对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潜力进行了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增强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能力和优势。企业竞争能力体现在资本、人才、管理、技术、产品、成本、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其中,管理优势是核心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企业的管理优势。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他各种优势得以发挥作用的联结点,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在于管理素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管理好关键员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持离不开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8.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s vital for implementing cluster policies as regional strategic networks and cluster initiativ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local socio-economic context and its social capital. Social capital can create value for companies by closure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 (bonding), which maintains internal mutual trust but bonding can also over-embed companies in their social context, whereas sparse networks that provide links to other parts of relevant business networks (bridging) often provide greater innovation benefits. We provid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f a Swedish regional strategic network, and examples mostly of positive effects of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bonding form are identified. This is interpret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gional dependence-oriented culture.  相似文献   

19.
企业生活在一个多维价值网络系统中,这一价值网络系统由企业外部的微观价值网络体系、产业价值网络体系和社会价值网络体系共同构成。多维价值网络体系促进了企业智力资本的积累与发展,导致企业无形价值边界逐步脱离有形价值边界,产生了企业的双重价值边界,提升了企业无形价值和整体价值。多维价值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价值计量包括有形价值计量和无形价值计量,有形价值计量以测量企业物质财富的经济价值为目的,通常采用财务计价或财务估价模式,无形价值计量以测量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潜力为目的,通常计量、财务计价、财务估价、非财务价值计量、非财务价值估计等多种模式综合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