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认为传统的"金融机构现"导致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严重缺失,应抛弃传统的"机构观",运用"功能观"来指导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微观上,要坚持以适合农村的金融需求为导向,对不同的金融需求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宏观上,要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相关公共政策.保证农村金融体系更有效率地发挥金融功能.  相似文献   

2.
构建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剖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基础上,对造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原因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认为长期指导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机构观”已经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不相符:中国农村金融领域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金融机制。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应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指导,注重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协调,着力推进农村资本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一直存在着效率困惑:在整体资金配置效率方面,表面上完整的金融供给与大量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并存;在金融机构经营效率方面,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下同时并存。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之谜,已经成为长期困扰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障碍。本文认为,“机构路径”的改革思路是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制度性原因,而农村金融生态欠优是农村金融效率困惑的根本制约。因此,突破农村金融效率困惑应在用金融功能观指导农村金融改革的同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支持"三农"绩效表现为绝对有效与相对无效并存、短期有效与长期无效并存。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推进过程中,应首先确立正规商业金融支农的主导作用,同时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特殊背景,以金融功能观为指导,从农村金融需求和功能实现角度出发,确定微观商业金融主体的支农边界。  相似文献   

5.
农业融资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演进是以金融"机构观"为理论基础的.农村融资制度的每一次变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金融机构的调整来展开.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融资问题非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且"金融浅化"趋势日趋明显.其根源是基于"机构观"所架构起来的现行农村金融制度有缺陷.要用金融"功能观"为指导重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以机构观为指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忽略了对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的关注,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单一化成为了农业产业链组织运作和发展升级的制约瓶颈。在现行金融环境的约束下,充分发挥金融功能,修补金融链条中的缺环,使金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实现金融链条与农业产业化链条有机结合,是解决当前农村金融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浅议农发行小额信贷扶贫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面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即将出现的“真空”局面,农业发展银行应当认真借鉴孟加拉小额信贷(GB)模式,通过主要面向妇女的小额信贷,扶植农户发展种养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加大扶贫功能。同时也要借鉴其它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地区的特殊需求,为农村扶贫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的金融抑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总结了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供给性抑制和需求性抑制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是:金融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涉农资金供给不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足、需求方多为小微主体、农户的有效担保品不足等.并结合互联网金融优势分析农村金融创新,提出在农村金融市场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构建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最后提出了加速传统农村金融的互联网化进程、推动新型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协同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功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按照金融功能观,资金配置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功能.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地发挥资金配置功能,是因为过去的农村金融改革主要遵循金融机构观.金融机构观使得农村金融体系不能适应外部环境,从而也就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长期以来,正规金融安排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农村现实的金融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而非正规金融安排提供的金融服务却很好地满足了农村现实金融需求,并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本文将从需求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来探析相应的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两者相互配合、融合与合作共赢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耦合机制,是国外农村金融体制的一个基本特点。本文从金融功能观视角,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农村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耦合机制问题,在对农村合作性金融基本功能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村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国际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并借鉴国外相关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现状及农村金融实际,提出了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政合合一"的组织体系,完善我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社会互助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体系资金配置:金融功能观视角下的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发挥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盖常金融功能的复归。背离金融功能观的农村金融改革,仅仅局限于既有金融结构内部的修补,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根据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出能够实现金融功能的规则、制度等具体的金融形态,并且进行金融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农村经济的现实出发,提出了我国农村的基本形态是以农户为基础的“小农村社制”,并在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直以来以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改革思路存在不足的结论。文章以HN省农户金融需求为例,进一步探索农村金融组织建设与改革方向,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是解决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根本之路,以及针对农村不同阶层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农村市场的资金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一直存在较大缺口,融资难已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以解决农村融资困境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了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村市场融资的原因,阐述了新型金融组织的特点、优势及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并从金融体系构建层面明确提出观点: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现实选择就是要大力发展新型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5.
金融多元化:农村金融改革绕不开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忠 《西安金融》2007,(1):12-17
从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到现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从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到这次以微观机制再造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要将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改造成既能满足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有拉赍金需要,又具有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而金融多元化是可持续发展和有拉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杨光 《青海金融》2006,(10):39-41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领域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两种:供给型抑制和需求型抑制。本文针对两种不同的金融抑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度的金融深化对策,以期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7.
农村民营金融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农业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目前构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几家机构都无法起到金融支农的作用,地下金融异常活跃。现实中占据农村资金借贷绝大部分的非正规金融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收编”目前仍处于地下状态的农村民营金融应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郑良芳 《财政研究资料》2007,(28):F0003-F0004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其《成思危论金融改革》新作的自序中指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模式应为:财政支持,市场运作;三足(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鼎立,各司其职”。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在讲到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时,提出了要“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这个极为重要的全新主张。  相似文献   

19.
消费金融对促进居民消费的意义重大,对消费金融的发展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家庭作为金融及金融中的参与主体,对他们在消费金融市场上的行为进行研究对发展我国的消费金融市场颇具意义。文章拟用金融中介功能观对家庭消费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解释,认为从中观层面来看,金融中介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家庭的消费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费金融市场发展乏力。  相似文献   

20.
消费金融对促进居民消费的意义重大,对消费金融的发展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家庭作为金融及金融中的参与主体,对他们在消费金融市场上的行为进行研究对发展我国的消费金融市场颇具意义.文章拟用金融中介功能观对家庭消费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解释,认为从中观层面来看,金融中介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家庭的消费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费金融市场发展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