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出口退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出口退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难点与问题 (一)出口退(免)税有关清算期的问题. 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管理办法规定,出口货物在清算期即当年6月30日以前未收齐退税单证或海关、外汇电子信息核对不上,以及未收到回函而出口企业在此期间又未提供举证材料的,退税机关一律不再办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  相似文献   

2.
一、退(免)税政策基本相同 我国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采取出口退税和免税相结合的政策。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销售环节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退税是指对货物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收负担(指前道环节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及收购货物负担的消费税)。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予以退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均分为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及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等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国家税务总局在2004年发文规定“出口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日内,向退税部门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不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和确有特殊原因经地市级以上税务机关批准者外,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这一旨在提高退税速度的改革本是让进口企业欢喜的好事,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却引发出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 免 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 一、出口企业向税务机关主管出口退税的部门(以下简称退税部门)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在提供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及相关资料时,应同时附送下列纸质凭证: (一)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生产企业提供出口货物的出口发票;外贸企业提供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 凡外贸企业购进的出口货物,外贸企业应在购进货物后按规定及时要求供货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其购进货物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退税部门应要求外贸企业…  相似文献   

5.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货物报关销售以后,税务部门将其国内所征的税收退还给货物出口企业或者给予免税的一种制度,出口货物准予退(免)税的税种包括已经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本文为节省篇幅,仅择较为典型的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出口贸易业务作简要分析,所涉税种也仅以增值税退税为例。  相似文献   

6.
《税收征纳》2007,(1):I0011
为规范出口企业出口货物远期收汇的退(免)税管理,经研究,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对出口企业出口货物远期收汇申报出口退(免)税实行备案证明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会财会》2004,(11):57-58
出口企业向税务机关主管出口退税的部门(以下简称退税部门)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在提供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及相关资料时,应同时附送下列纸质凭证:  相似文献   

8.
王庆娟 《会计师》2012,(10):79-80
第一章退(免)税备案 第一条出口企业适用启运港退(免)税政策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已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自营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二)海关实行B类及以上管理的出口企业(以海关提供的带“启运港标识”的出口货物报关单电子信息为准);  相似文献   

9.
在去年12月17日召开的2002年度全国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就当前税务机关如何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实行出口退税信息化管理等税收热点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访谈实录。  相似文献   

10.
一、修订《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为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管理,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税务总局2015年制发了《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号发布,以下简称《原办法》),根据出口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税收遵从等情况,将出口退(免)税企业分为四类,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化管理和服务措施。对纳税信用好、税收遵从度高的一类、二类企业,简化申报手续,缩短退税办理时限,提供退税绿色通道;对纳税信用差的四类企业,强化管理,从严审核,严防风险。  相似文献   

11.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2年度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宋长军 《税收征纳》2001,(10):11-11,16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从2000年9月起,出口企业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提供的出口货物专用税票或完税分割单必须与总局下发的专用税票电子信息核对无误后,方能办理退税。通过近一年的执行情况来看,专用税票电子信息核对率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管理办法不完善,政策宣传不到位,使用软件不统一,处罚手段不硬等原因,专用税票电子信息核对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企业的退税进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原则是实行零税率制度,即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彻底退税的原则。因此退税的依据来自于征税。这就给进出门税收管理人员提出了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做好征、退税的管理衔接工作。加强进出口税收管理。  相似文献   

14.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货物报关销售以后,税务部门将其国内所征的税收退还给货物出口企业或者给予免税的一种制度。出口货物准予退(免)税的税种包括已经征收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本文为节省篇幅,仅择较为典型的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出口贸易业务作简要分析,所涉税种也仅以增值税退税为例。……  相似文献   

15.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出口时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以下简称"原材料")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相似文献   

16.
窦伟 《中国税务》2014,(10):32-33
作为我国财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免)税制度一方面保障了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公平竞争,避免了货物在不同国家被重复征税;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调控、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口退(免)税政策历经多次调整,笔者以天津市1994~2013年出口退(免)税数据为基础,分析我国出口退(免)税现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财经     
《银行家》2005,(5)
出口商骗税将被惩处,停止其6个月退税权国家税务总局目前发布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税务总局有关人士表示,出台这一办法是对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认定、申报、受理、审核、审批、日常管理和违章处理等环节和内容进行的一次重新梳理和规范、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王键  武卫善 《中国税务》2012,(10):42-43
一、调整外贸企业一般贸易免遇税的适用范围一是明确外贸企业适用的出口免退税政策。新政规定,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实行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即免退税)。适用于增值税退(免)税的货物,免征消费税,如果属于购进出口的货物,退还前一环节对其已征的消费税。二是调整外贸企业免退税计税依据。新政规定,外贸企业一  相似文献   

19.
木子辑 《税收征纳》2006,(10):10-11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件,出口退(免)税政策有所变化.特别是明确了五类出口货物视同内销货物征税。从2006年7月1日起(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出口企业出口的下列货物.除另有规定外,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  相似文献   

20.
王德林 《财会学习》2010,(10):55-57
我国出口退(免)税制度对不同贸易方式下的出口货物采用不同的退(免)税政策,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税收成本,这就为企业通过选择贸易方式来合理筹划出口退(免)税提供了空间。不少企业由于对政策和程序不尽了解,甚至是误解,或者缺乏周密的筹划,宁愿放弃应有的利益。本文将从企业财务的角度着重探讨在现行出口退(免)税政策下,不同贸易方式作业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以期企业在投资决策和财务分析时,可以灵活运用选择贸易方式来合理筹划出口退(免)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