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德阳 《华商》2014,(22):26-27
出席万达商业年会的有近两万人,“万商会”名副其实。 也许当天会场上的人还不知道,第二天王健林将会在深圳出现,与腾讯控股的马化腾和酉度公司的李彦宏携手步入会场,宣布要在电商领域合伙开公司。  相似文献   

2.
《销售与管理》2007,(10):26-27
李彦宏是谁?不熟悉他的人通常会用两种方式快速获取答案:一是问问身边的人,二是上网用“百度”搜索一下。而事实上,李彦宏正是被我们经常使用的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的创建者。  相似文献   

3.
百度继Google之后创造了又一个上市神话,对于这一奇迹,业内的评价可谓百花齐放。博客网的方兴东是力挺百度“技术”指数的代表人物。方兴东认为,李彦宏是中国几大互跃网公司创始人中最“美国风格”的代表,远比张朝阳更美国,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典型的技术创业者特性,表现为技术导向、专注、专业,务实,保持基本的低调,市场策略明晰,手段果断。百度上市之后,其底蕴和李彦宏的潜力将会最大程度地释放,其上升程度将超出世人想像。  相似文献   

4.
孙冰 《中国品牌》2013,(10):66-67
从去年开始,无论是对手还是看客都对李彦宏充满好奇:Robin(李彦宏)到底在想什么?因为腾讯和阿里都在热火朝天地布局移动互联网,而李彦宏却显得太“淡定”了,他不太合群地谈论着云平台和深奥的Deep Learming(深度学习),这不禁让人为百度捏了一把汗。  相似文献   

5.
2006年年底,《商业周刊》杂志公布了2006年最佳和最差领导人,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入选了最佳领导人名单。李彦宏的入选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因为这一年百度仍是中国排名首位的搜索引擎,拥有62%的市场份额,是Google的两倍多,尽管Google努力加强中国业务,百度2006年还是扩大了领先优势。百度股价2006年已经上涨了80%以上,辉煌的业绩也让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李彦宏再度进入公众的视界。在IT界,被誉为“英俊少帅”的李彦宏可谓久经考验,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之一;2002年荣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3年再次荣获“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4年1月15日,当选第二届“京城十三新锐”。而今,已近不惑之年的李彦宏能面对上千人的演说毫不怯场,但对他外貌英俊的夸奖却让他腼腆。  相似文献   

6.
曾有人笑言,马云和李彦宏同样是商界成功人士,但是,崇拜并欲复制马云经历的人绝对比妄想成为另一个李彦宏的要多,因为马云学历普通,李彦宏则不仅帅气,还有北大背景、赴美留学经历,试想,有几人能有李彦宏那样的先天优势?一个平民化,另一个则有“贵族血统”,这就是根本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百度是一家网站的名字,但是现在又变成了一个动词。“有问题百度一下”,三年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头脑的一个设想现在已经变为网民的口头禅。 关于李彦宏的众多报道中,都会提到两点:其一,李彦宏相貌英俊;其二,李彦宏创造了奇迹。今年8月百度成功登陆纳斯迭克,发行价27美元,开盘68美元,3小时内突破100美元,最高冲刺151美元,首日股价飙升353.85%,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上市当天收益最多的10只股票之一。这位在北大本科学信息管理、留学美国时读计算机专业的好学生,靠着自己的专业成就了大事业,父母们如果需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好好考大学,李彦宏算是最好的例子,但他为创业而放弃博士学位的事情,可以先不要讲给小孩子听。  相似文献   

8.
“不能走国际化道路的企业,本土作战也会失败。”在李彦宏看来,国际化是检验百度基本能力最好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9.
杨柳 《商界名家》2005,(10):62-64
搞家族企业研究的总喜欢讲“两顶棒球帽”的故事。一家百货公司的老板煽动他的儿子乔治来公司工作,试试商海的深浅,乔治“呛水”了,他没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于是,父亲戴上一顶写着“老板”两个字的帽子,解雇了乔治,跟着,他又戴上一顶写着“爸爸”两个字的帽子,说,“乔治,我知道你刚刚被开除了,别担心,我跟妈妈会竭尽全力帮助你的。”  相似文献   

10.
百度公司今年7月搬入了位于“中国硅谷”——中关村的新办公大楼。9月,百度新近任命的首席财务官(CFO),和首席运营官(COO)高调亮相。10月,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亲自出马,为百度销售进行全国路演。实际上,百度的红火和热闹局面正好与搜索引擎行业的热度成正比。种种迹象表明,2004年底百度上市已经进入倒计时,而上市的地点则很可能在纳斯达克。从市场层面而言,百度上市传言几乎有3年之久。之前李彦宏的种种努力,很多都是为上市做准备。但显然,上市并不是百度最终目标。在李彦宏的心目中,搜索本身的发展更为重要。从百度公司新址望出去就能看到李彦宏的母校——北京大学。他已经应邀回到母校进行过多次演讲,围绕的题目都是搜索引擎的发展。无论在市场抑或是学校,他似乎总能点燃人们对搜索这一新技术的探索和期盼。“搜索是我的爱好,而不仅仅是工作。”这位相貌英俊的36岁年轻人说。  相似文献   

11.
恰好就读信息管理系,恰好遇到富有远见的导师,恰好到一家高成长公司“实战”,恰好在互联网热最后一拨拿到风险投资,恰好国内搜索领域竞争小。除了幸运,一帆风顺的李彦宏真正的法宝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隐秘乔布斯     
这是一部假冒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而写的日记。作者用风趣幽默的文笔深刻剖析了这位在马云、李彦宏等很多中国企家眼中的“神”,还原出他作为人的内心隐秘世界。  相似文献   

13.
气度     
一个三十多岁的留美博士前来应征一家公司重要岗位,董事长却通知他凌晨五点去公司考试。这位青年于是凌晨五点就去按公司的门铃,却未见人来应答,一直到八点钟,董事长才让他进门。考的题目是由董事长口述,董事长问他:“你会写字吗?”年轻人说:“写得不太好。”董事长拿出一张白纸说:“请你写一个白痴的白字。”他有些疑惑但还是爽快地按照指示写完了,却等不到下一题。  相似文献   

14.
很少有人能够像李彦宏那样同时做好两件事情:英俊的外表下还有思考的头脑,操盘着一家目前纳斯达克市值最高的中国网络公司。百度,取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意的一家公司,已经让李彦宏这位北京大学图书情报管理系的毕业生找到了自己方向。现在,李彦宏需要找到新的方向——它的竞争对手Google在中国开始大张旗鼓地发展。如何面对这家连微软都焦头烂额的对手?Google在中国不仅请来了李开复,而且大张旗鼓地招聘英才,也搬来了号称无比舒适的休息间和厨房。除了Google进攻性的扩张,在国内,李彦宏还需要应付推出搜狗的搜狐等技术和资金投入都同样巨大的后发竞争者。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06,(1):100-103
因百度上市而成为2005年中国最受瞩目财富新贵的李彦宏,永远有一种危机感;“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大家之所以看好搜索市场,就是因为它的成长速度非常高。成长也是变化的一种,如果不能及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就会被淘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很多首席执行官都拥有崇拜者。中国的搜索引擎百度公司(Baidu)的首席执行官、41岁的李彦宏曾在美国受过教育,他也拥有自己的粉丝俱乐部。每年在北京召开的百度世界年会(BaiduWorldconference)上,李彦宏粉丝俱乐部的成员会闻风而来与他们崇拜的偶像近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7.
陈艾 《商界》2009,(3):67-70
一个蒸蒸日上的公司会令他无精打采,而一家步履维艰的公司则让他怦然心动。他被称作“走在曲线前面的人”,不断在没落的产业中掀起狂澜,总计操作过2000亿美元的资产重组。  相似文献   

18.
雷晓宇  毕胜 《创业家》2011,(5):105-109,7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像毕胜这样的故事会越来越多:当一个男人三十出头就彻底财务自由,他要做些什么才不至于虚度余生?我们聊了两个小时,其间,毕胜提到李彦宏387次,提到王朔236次。  相似文献   

19.
《商界》2011,(12):30-31
@薛蛮子:创业首先是兴趣,因为创业是极为折腾的事情。99%的公司有成就后和刚开始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关键是初始企业要对这个行业有热爱。当年UT斯达康只有50多人,我们完全是充满热情的。如果不要李彦宏做搜索,他第二天就得跳楼;如果不让马云做电子商务,根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一个蒸蒸日上的公司会令他无精打采,而一家步履维艰的公司则让他怦然心动。他被称作“走在曲线前面的人”,不断在没落的产业中掀起狂澜,总计操作过2000亿美元的资产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