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以儒化民,故农书、经书发达;商为末艺,商人卑微,故商人读物(或称商业读物、商业用书)少见,商人著书更如凤毛麟角。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商人读物却无插足之地;白圭、范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以儒化民,故农书、经书发达;商为末艺,商人卑微,故商人读物(或称商业读物、商业用书)少见,商人著书更如凤毛麟角。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商人读物却无插足之地;白圭、范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以儒化民,故农书、经书发达;商为末艺,商人卑微,故商人读物(或称商业读物、商业用书)少见,商人著书更如凤毛麟角。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商人读物却无插足之地;白圭、范  相似文献   

4.
商人的商性     
把人性注入商业,是美国著名财经刊物《福布斯》的创刊理念,在关注商业,关注财富,关注商人的同时,将目光投向深刻的人性,不断开掘商业和商人背后闪光的人性。  相似文献   

5.
明清江西商人与晋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无江西人不成市场;也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以上两句话,都是进一步了解在中国明清商业史上举足轻重的江西商人与晋商大商帮的这一历史事实。如果把这两个地方性商人集团作个比较,对于我们研究商业史和对现代商业的经营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张晓校 《商业研究》2001,(12):164-166
中世纪英法两国商人法分属两大不同的法系。同是作为调整商人之间的商人法,两国商人法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英国的商人法生于本土,法国商人法产生于继承;英国注重判例和实践,法国商人法的主要渊源则是罗马法和习惯法。在中世纪,英国商人法在某些方面优于法国的商人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商业概念。  相似文献   

7.
刘正刚  刘强 《江苏商论》2004,(8):163-164
明清以来,广东商人远上江南地区经商已蔚然成风。商业会馆是明清时期商人在异地他乡经营商业的重要活动基地,也是跨地域商贸往来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8.
葛欣 《北方经贸》2009,(1):61-62
商业的兴起对西方经济社会法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商业兴起和社会变动的主体是商人阶层。在庄园制操纵着社会的经济、基督教控制着人们的意识的情况下,商人和商业仍顽强存在着,并且保留了日后全面兴起的火种。商人阶层从庄园制度下脱颖而出,他们入住城市,使社会中出现了另一种新兴的强大经济势力。他们对独立、自由和法律地位的要求,导致了人们思想意识和社会秩序的变动,而国王、贵族和教士对商人阶层财富的依赖以及平民对其财富的羡慕,则造成了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向商人阶层的倾斜以及全社会向商人哲学的靠拢,由此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法制时代。  相似文献   

9.
欧人 《商业研究》2002,(17):135-137
鲁、粤商人在商业性格上各具特色:鲁商苦干,粤商巧干;鲁商重义,粤商重利:鲁商近官,粤商近市。鲁商与粤商,一南一北,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富有特色的商业风格享誉当代中国商界。  相似文献   

10.
葛欣 《北方经贸》2009,(3):57-58
中国商人的内在缺陷主要在于其固有特性的阙如,其主要体现为:中国商人社会经济功能不完整;商业精神产生变异与缺失;商事组织缺乏自治性;法治理念淡薄等等。从而影响了商人阶层对其自身的完善,进而对法治进程产生了严重的阻滞。  相似文献   

11.
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内容主要包括据义求利的财富伦理、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以和为贵的和合伦理、诚信经商的经营伦理、崇奉许逊的信仰伦理。在探讨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现代价值时,应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不仅要看到江西商人商业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合之处,也要看到其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相异之面。考察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价值在于:能为人们树立健康新型的财富观念、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建设现代市场的经营伦理等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浅析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龙生 《江苏商论》2008,(3):174-176
明清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义利并重的财富伦理、诚信经商的经营伦理、以和为贵的和合伦理、崇俭黜奢的消费伦理、崇奉许逊的信仰伦理等五个方面,这些商业伦理精神不仅影响了明清江西商人的经商活动,而且也为当今商业实践提供了历史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明德 《江苏商论》2010,(11):32-33
运河商人会馆产生于明清时期,是运河城市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它为商人提供了一种贸易、娱乐、休闲、联络乡谊、祀神等的活动场所,它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杭州商人是浙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来看,杭州上千年的商业历史支撑了江浙一带的商帮的繁荣;从现状来看,鲁冠球、宗庆后、冯根生、马云等杭州商人已成为浙商的领军人物。杭州商人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商业道德,又体现出“品质创业、和谐创新”的典型特色。杭州商人也为浙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武汉的企业家大多表现出很浓的商人气质,即便他们的个性不同,所从事的行业不同,但是他们的商业天赋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商人品性’’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16.
田欣  王慧杰 《江苏商论》2013,(10):31-33
"家"是连接宋代商人个体与社会的纽带,也是宋代民间商业开展的基本单元。从文化地理的视角切入,以家庭为圆心,从家庭与住宅、店铺以及交往三个维度所构建的空间关系上立体地研究宋代商人,这对于还原宋代商人的真实生活面貌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王露 《中国市场》2008,(47):57-57
<正>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一个颇具冲击力的新兴群体——网商迅速成长。今天,网商这个数以千万计的群体正在改变着中国的商业面貌。那么,网商身上蕴涵着什么样的特质?他们和古代的商人又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8.
突破以往文学作品的局限,生动展示众多商人的商业经营理念及其经营活动,是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一个重要而突出的内容。其通过对商人们思想和心理状态、商业经营原则与策略、社会意识和关怀等多方面内蕴的深刻揭示,反映出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商人们在经营观念上日趋成熟、理性,而这正是此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时至今日,"三言"二拍"塑造的各式鲜活、丰满的商人群像,及其凸显的商人经营之道的丰富内涵,仍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商业发展及商人活动的宝贵资料,有着深刻的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传统儒商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结合点之一,即是从传统商业文化的现代转型出发,将儒商文化作为现代商人理想人格型塑的必要思想资源,从商人精神的觉醒与儒商身份意识的自觉,以地方商帮为依托进行商业文化生态的现代性重建。  相似文献   

20.
阿才 《中国市场》2008,(8):57-59
<正>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商业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培育出中国商人"秘而不宣"的经营谋略,归纳起来为"经商十诀",而这些也同样适用于当代的经商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