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本文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选用1985年-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域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经济环境、金融机构发展程度和投资产出水平上的差异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区域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影响不同区域金融总量的存量和流量结构,对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出不对称的区域分配性政策效应。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货币政策基于区域金融总量差异的区域分配性效应进行实证考察,以便提出在操作目标和执行机制层面配合总量性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货币金融政策建议。本文从区域金融总量差异的视角,建立了一个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框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实证分析,由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成果,然后基于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收敛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提升我国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消除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晶 《价格月刊》2007,(3):38-40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问题,相关的实证研究都采用了非约束性VAR模型。在考虑到这种计量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和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检验的特殊性后,本文采用更具有优势的面板模型,对我国1978~2005年间的货币政策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上的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在95%的置信度下,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主要是指同一货币政策作用于不同经济区域会产生的不同政策效果,侧重于探讨货币政策统一性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区域差异性间的协调.文章对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区域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表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上表现显著,在我国表现为货币政策在东中西部的房地产市场上表现出不同的调控效果和区域差异.因此,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应该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1995 ̄2004年全国28个地区的统计数据,构建了我国省域金融发展综列数据集,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地区金融发展给地区投资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认为,我国地区层面的金融发展对地区投资仍然存在正向影响;地区金融发展促进投资增长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对外开放对各地区的投资增长有显著作用,东部略大,中部次之,西部略小;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明显的加速提升效应;我国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完善金融结构的功能,改善金融体系功能低下的现状,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7.
如果一个大国内部区域差异过大,那么统一货币政策的传导就会出现区域效应。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性势必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传导构成一定的掣肘效应。文章以最优货币区为理论出发点来判定我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效应。对1990-2011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响应的时间最早,幅度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0年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维度对我国区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价格效应方面,货币政策对中部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西部其次,东部最弱;在产出效应方面,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弱。此外,三个区域的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的响应都具有1年半左右的时滞。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可行措施缩小区域差异以提高统一货币政策的效力,而且要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以金融中心的示范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带动中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部建设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已达成共识,金融中心的选址需要严格的研究与论证。本文借鉴城市竞争力理论,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各个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并进行了排序。实证结果表明,无论从单个指标还是综合排名来看,武汉在中部区域中的优势最为明显,因而是最适合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异质性,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成因。利用SVAR模型,基于1999年至2012年的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的货币政策下,东、中、西三个不同区域的反应程度和时间均有不同,即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效应是存在的,且西部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较东部地区反应剧烈,但影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宏观货币政策选择须建立在微观企业行为的正确理解之上。本文从风险维度研究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企业传导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省份的风险传导效应均存在差异;利率对不同经济区域以及不同省份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存款准备金率。本研究结论在宏观层面可为央行制定区域货币政策提供思路,在微观层面可为企业选择投资区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考察了近年来中国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对货币流动性陷阱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在中国的确比较显著地存在,其作用机制基本符合投资组合假说,但显著性与货币层次划分密切相关,M2和M1相对显著,而M0则不显著;(2)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金融创新强化而非弱化了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这可能与中国金融产品仍不够丰富有关,但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投机性需求因“功能主序效应”而对流动性陷阱影响不显著,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影响显著,但对不同层次货币表现出“结构差异效应”;(3)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了金融创新对流动性陷阱效应的边际影响,其作用机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弱化了金融市场的分割,强化了利率在微观经济主体金融资产组合中的信号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面对当前金融风险仍较高和金融稳定任务仍较重的现实,低利率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金融危机期间欧美所采用的数量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须充分重视,且货币政策操作应当注意与中国金融结构变迁阶段特征相耦合。  相似文献   

13.
田超 《财经论丛》2016,(7):30-39
中国的财政分权所带来的财权调整使得各省区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发生一系列变化。本文基于中国27个省区2000-2012年的数据样本,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对于首位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对于抑制首位城市规模增加,平衡区域发展缺乏效率;对于中央政府财政依赖度越高的省区,其首位城市规模规模越大;省级政府对于外围城市偏向性的转移支付政策无法有效阻止首位城市的扩张。另外,首位城市能够借助相对优惠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扩大规模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以及城市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区域经济失衡已经比较严重,而区域经济失衡是为非均衡发展战略付出的代价。改变这种状况,传统的财政政策的调控虽然有效,但作用也有限,起根本作用的是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状况,解决西部地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除了继续加强传统财政政策手段的力度以外,通过"区域经济调节税"扩展传统财政政策手段是现实生产率与历史贡献相统一的具体体现。通过区域经济失衡的货币性因素分析,有助于正确选择解决区域经济失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的升级引起金融供给结构的变化,农村金融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考量区域金融供给的目标和重点,把握金融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取向。在财政支农支出有限,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短期内不可能迅速提升的现实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寻求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特殊支持,在用活各种金融政策与各种金融手段的合力上作文章。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变化或分析市场利率在政策公告后的变化趋势,可以间接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度量;利用相应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检验模型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数据进行检验,可知我国中央银行在基准利率调整和准备金率改变等重大的政策决策上,货币当局更倾向于采用模糊的政策操作方式,由此会导致市场预期的混乱,并最终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政策操作经验,进一步增加政策操作方面的透明度,并借以最终建立一个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政策调控框架。  相似文献   

17.
在区域经济结构改革的背景下,要素资源的不完全流通性加剧了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本文使用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要素市场分割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的影响,认为要素市场分割对我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产生了抵消作用。而后对比东中西部地区抵消效应发现:在扩张性货币政策条件下,资本品需求规模和收益率更高,劳动力市场更加活跃、再配置空间更大的东部地区,要素市场分割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抵消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8.
中央银行超然性是信用货币制度的重要特性,但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金融政策制定、金融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应具有的超然性、独立性与权威性。应加强对中央银行产权结构、外部组织结构、货币政策调节范围以及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创新,构建信用货币制度下的中央银行超然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综合多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行研究和评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流动性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后果的严重性,引发我们对目前全球金融格局及金融秩序的关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已不再适合当今全球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调整不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已不可避免。而金融秩序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调整的趋势,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在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以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还应把握全球金融秩序调整的良好契机,调整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调整财政、税收和汇率政策,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提升政治、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