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海林 《新理财》2004,(4):60-63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早在1 982年就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批准发布,后于1 993年作过第一次修订,于1 998年作过第二次修订.2003年的这次修订可以视作是第三次修订.在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固定资产准则是一项适用面较广的准则.尽管"国际会计准则改进"项目声称,所有涉及的项目(包括固定资产)并非是"彻底"而只是"有限"的改进,但实际上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仍然有较大影响.就固定资产国际会计准则项目而言,改进的方面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
吴志萍 《中国外资》2012,(19):143-14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如同英语一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订的会计准则正在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与等效的计划,我国也发布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但这只是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并不能表示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可以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可,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是一个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3.
于爽 《中国外资》2010,(18):68-69
弃置费用是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引入的新概念。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准则,其中对特定行业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做出了有关规定。然而该规定更多方面借鉴于国际准则,国内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争议。弃置费用的分摊应该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企业流入经济效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弃置费用是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引入的新概念.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准则,其中对特定行业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做出了有关规定.然而该规定更多方面借鉴于国际准则,国内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争议.弃置费用的分摊应该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企业流入经济效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无形资产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时代金融》2008,(1):67-68
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的定义、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理和报废以及披露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进,更侧重于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文章从上述方面比较了新旧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并对新的会计准则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曹伟 《上海会计》1997,(11):32-33
为加大会计改革力度,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继基本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我国正在积极地研究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目前已有约30项具体会计准则,正处于广泛征求意见阶段。其中,为三张主要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制订专门准则可以看作是我国的一个特色。因为,从国际会计准则和我们看到的西方国家现有会计准则来看,几乎没有专门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制定准则的。为什么国际会计准则和多数西方国家没有制定资产负债表准则和损益表准则?我国要不要制定资产负债表准…  相似文献   

7.
解读新会计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典  万俊辉 《理财》2006,(5):61-6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了一批新制定或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从而完成了两大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这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真正接轨并达到了趋同目标。换句话说,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上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同等”的地位。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还包括22项新推出的会计准则。不少专业人士判断,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企业可能极大地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上市公司利润也将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最佳实务公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其他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关系》,该公告明确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区域性或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或趋同方面应采取行动的范围。本文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结合现实。指出了国际趋同存在的障碍,并对准则国际趋同的未来进行展望。随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缪靖  黄俪 《时代金融》2009,(8X):110-111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单独的一项具体准则进行规定,并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其他房地产分类为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开发产品与企业自用的固定资产中的房地产,并在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相关准则中分别进行规定。新准则对房地产的不同分类、定义、确认标准以及计量模式进行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尤其是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更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可选择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新会计准则对房地产规定的一系列变化必将对房地产公司的会计核算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钰 《中国外资》2011,(16):99-99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商讨于2011年底将关键准则定稿。去年,两委员会决定优先处理4个项目,以实现于2011年中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计划就租赁、收入确认、保险合同和衍生金融工具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本文将针对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的不同规定进行深入探讨,以阐明国际会计准则就收入确认的准则更改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商讨于2011年底将关键准则定稿.去年,两委员会决定优先处理4个项目,以实现于2011年中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计划就租赁、收入确认、保险合同和衍生金融工具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本文将针对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的不同规定进行深入探讨,以阐明国际会计准则就收入确认的准则更改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国际比较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2006年2月15目正式发布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包括为规范我国企业房地产投资方面的业务核算而首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该项准则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企业合理进行相关业务核算提供了法规支持。这体现我国在会计准则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本文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作比较,以明确二者的异同,并说明新准则对企业的财务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各国的必然选择。美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其中既有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会计准则改变,但更多的是处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并以此争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权。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和转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应解决好经济体制与会计准则趋同的矛盾,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国由于国际趋同带来的经济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4.
《安徽水利财会》2004,(3):15-15
《改进斟际会计准则》项目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自2001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开展的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是改组后的理事会建市一套全球实用的高质阜的会计准则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了加强与国家会计准则之问的协调,解决汪券监管机构和其他方面对现行国际会计准则提出问题和批评意见。在13项被改进的国际会汁准则中,发生较大的实质性变化或者变化比较多的有7项,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一财务报表的列报》;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国自2005年起就明确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作为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基本目标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基于转型国家会计国际化的道路。与此同对,我们看到在这十多年风起云涌的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大潮中,其他国家和地区各自走上了与中国大相径庭的趋同道路。在此背景下,本文回顾了欧盟、美国、日本及俄罗斯这四大经济体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就我国下一阶段会计准则趋同的具体目标和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鹃 《财政监督》2011,(9):28-2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外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国际经济活动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且已经开始。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公认会计原则。这两种会计准则是有差异的,本文讨论了两种会计准则差异的主要原因,即准则制定导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有用性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1992年上海真空B股上市起,中国开始允许部分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公开发行国内上市外资股(人民币特种股票,即B股),至今已经历了9年的时间。《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上市外资股规定的实施细则》规定:“公司在中期报告、年度报告中,除应当提供按中国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内准则-CAS)编制的财务报告外,还可以提供按国际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国际准则-IAS)或国际主要募集行为发生地会计准则调整的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8.
唐文 《会计师》2010,(12):26-27
<正>2006年2月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的第24号是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对套期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做了系统全面的规定。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用了一步到位的策略,直接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实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套期保值准则的出台,对规范套期保值的会计核算、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可比性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因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会计主体质量方面也和国外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叶莉君  袁莉 《时代金融》2012,(21):31+33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许多国家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等效的目标,对自己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并在会计准则国际等效活动中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这对加快我国会计准则等效进程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叶莉君  袁莉 《云南金融》2012,(7X):31-31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许多国家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等效的目标,对自己国家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并在会计准则国际等效活动中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这对加快我国会计准则等效进程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