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1世纪 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全面实现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小康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6000多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两项合计起来约有一亿多人。按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制订的关于小康的16项发展指标体系,到2000年实现了13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建设3项指标没有实现,基本问题都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引起了社会的需求不足,工业扩张受到市场约  相似文献   

2.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与农民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经过本世纪头20年的努力,农村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诸方面都将达到一个比本世纪初总体小康的更高的水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使农民增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成倍性增长上。惠及全民、以人为本、全面富足、政府支持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的新视角和新发展观。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时的农民是生活全面富足、具有市场经营素质、崇尚科学素质、政治自主素质、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环境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农民。  相似文献   

3.
王逢文 《新经济》2004,(11):14-15
在新经济时代来临,我国迈向建设全面小康.新征途的时候,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思想,这不仅是执政理念的表述,而且,也是新人文精神的表述。”以人为本”鲜明地表达了新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他把人的生存、人的在新经济时代来临,我国迈向建设全面小康新征途的时候,我们党提出“以境况、人的需求、人的发展摆在显注地位。这种价值取向既不同于我国封建时代君王居高临下的”民本思想”,也区别于近代西方社会凸显人权、贬抑神权的人本主义。笔者认为,其核心价值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较缓慢,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全面小康的实现,本文从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以及如何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从我国城乡现实来看,我国要在二十年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农村的任务更为紧迫,形势十分严峻。农村全面建设小康,途径有多条,本文认为,必须要超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范围,以“非农化”的视角,即通过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形成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  相似文献   

6.
基本现代化是全面小康的升级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阶段。在区域层面开展基本现代化探索,在理论上遵循了现代化"区域率先"规律,体现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有序衔接、全国现代化与区域现代化辩证统一、高质量发展与基本现代化的内在契合。在新时代,推进基本现代化的江苏探索,重点要围绕"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重点难点率先突破,塑造"强富美高"的区域现代化特色优势,彰显国家现代化示范区品牌价值,以高质量发展构建基本现代化动力群。  相似文献   

7.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本文通过对我国全民族素质与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分析 ,提出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分析预测我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是制定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各国制定能源战略的传统出发点和基本目标,一般都是为实现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能源需求是什么,对制定我国的能源战略和政策有根本性的影响。不同的能源需求,对应着不同的能源资源要求、技术要求,相应产生的能源安全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对202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2020年的能源需求有多种可能性目前各方对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主题。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分为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创新。厘清区域现代化与全国现代化、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基本现代化与全面现代化以及现代化过程中的区域间关系,有助于更加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与基本特征。区域率先是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报告也指出:"我国现在虽然进入总体小康阶段,但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而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的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已经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部崛起面临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实现“中部崛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中部经济出现GDP增长的减速和“塌陷”的突出矛盾,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中部的比较优势和缺失因素,应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依靠国家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在于民族地区与全国如何同步实现小康。许多文献对小康社会内涵、同步小康的难点、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社会的难点、思路与重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同步小康为主题,从同步小康的难点与思路、战略和路径以及政府作用的发挥三个方面,按照文献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就如何实现民族地区同步小康问题进行总结和述评,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3.
黄文清  张俊飚 《经济地理》2008,28(4):656-660
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所需期限的长短.文章通过构建西部产业结构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了西部地区构建起较为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时间大概在2017年左右,西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阶段的时间大概也在2017年.由此得出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发展所需时长在10年左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在十六大报告上提出的21世纪的宏伟目标,小城镇建设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也促使小城镇建设的理念随之改变.小城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实现体制创新,谋求全方位的发展,而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定位则只能限于"公共领域",即"市场失灵"领域.  相似文献   

15.
城乡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城乡差距日趋扩大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背景,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加强体制和制度创新、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飞 《经济与管理》2007,21(12):24-2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表明中国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阶段必须正确看待经济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更新发展理念、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升级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云南是一个动植物和有色金属王国,地形地貌极其复杂,而且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正由于这些特殊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条件,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基本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措施就是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内涵的界定及其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指出加强政府供给的重要作用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不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是在资源压力、环境压力和国际压力环境下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公共财政应积极从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实行奖限税收政策、完善税制结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而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成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文章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而绿色经营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绿色经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