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星  李晓风  曹龙 《价值工程》2014,(30):132-133
本文以白河县为例,调查分析了该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情况,探讨了白河县以水土保持工程为依托,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开发利用山坡地为双重目的农业发展模式——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总结了白河县水土保持工作在农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水土保持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适合于在陕南丘陵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是一个农业大区。近年来,我们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一、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3.
兵团新貌     
农一师与新疆农科院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农一师十六团与新疆农科院通过一年水稻生产技术合作,共同建成了水稻科研基地,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日,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在有机粮食、优产高产棉花、园林畜牧、植保、土壤生化等农业科技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根据十六团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发展远景目标,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实现现有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4.
恩施州旅游农业发展定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需要认真研究州情现状,在与生态农业相结合、与特色农业相结合、与农业高科技相结合、与民俗风情相结合、与旅游资源为依托、与培养旅游人才相结合上下功夫,使旅游农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1 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产业化 1.1生态农业的含义 目前世界各国对生态农业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看法.1991年5月,马世骏和边疆共同拟订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的基本内涵可以更详细地描述为: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要求,全面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良性循环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乡镇机构深化改革,转变职能,精兵简政,兴办实体,是否都要走经商的路子?山东省栖霞县庙后乡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他们租赁了500亩土地,建立起高效农业示范区,进行粮油、果业、蔬菜和畜牧等优良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既使科技人员有了用武之地,又为全乡的农业发展起了示范作用。庙后乡地处山区,农业、果业和多种经营是这个乡的主要经济来源。乡机关原有县里直派和自设的果树站、农技站等农林机构9个,共32人。这些机构职能交叉重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实行一家一户经营后,种子混杂和退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帮助农户更新良种?近几年来,江苏省建湖县近湖乡在实行水稻、棉花全乡统一供种的同时,积极做好推广大、小麦良原种的落实工作。通过布点示范、建立基地、统一供种强化服务等措施。逐步傲到农民种田不留种,大、小麦全部良种化。1988年,全乡推广良种面积百分之五十以上,今年规划推广良种面积百分之百。具体措施是:一、布点示范,用现场教育群众。在1986年夏收前,乡政府组织乡农科站对全乡三麦生长现状作了一次调查分析。当年大麦15000  相似文献   

8.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态农业特点 生态农业是在农业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产生的生产转型模式,目的是推进和维护农业生产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四个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9.
《活力》2014,(2):F0002-F0002,I0001
望奎县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绥化市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中心地带.全县幅员面积23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6万亩;辖8镇7乡109个村10个城镇社区,总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1338万。望奎经济快速崛起,是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特色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山东省加大对沿黄地带及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开发力度,滨州市出现了水资源供给紧张的状况。滨州市农业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要发展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龙头地区,就必须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走高效生态农业建设道路,实现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新常态下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及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本文在简述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演变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及现实问题,从8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从战略层面,切实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科学规划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升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水平;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相关者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创新模式与手段,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日本“自然农法”相当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或绿色农业,首创于 1935年。   不久前,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与海南省农业交流协会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拟在海南省共建 10个日本“自然农业”海南示范基地,推广 239个瓜菜、花卉和有机农业品种。   海南省是我国继山东、陕西之后的第 3个省级“自然农法”示范基地。海南省引入日本“自然农法”  相似文献   

13.
从贫困中起步跻身于全国乡镇百颗星行列的四川省达县斌郎乡,在总结、完善过去工作的同时,继续奋进,决心当“恒星”不当“流星”,让大巴山区这颗唯一的“中国乡镇之星”更加光彩夺目。——农业全面丰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自然灾害突出的1991年,这个乡上下一心,积极抗灾自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运用农业科技,水稻、玉米实行  相似文献   

14.
"九五"期间,湖北省襄阳县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科技事业不断发展.(1)全县农业科技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研究水平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截至"九五"末期,襄阳县拥有农技人员2800人,并形成县(中心)--乡(站)--村农户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三级科技推广网络.(2)农业科研攻关和合作取得了一些新成果.(3)科技宣传推广引进力度加大.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120多项,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0名,农业科技示范园、龙头企业在消化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两个转化”(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重要途径。从吕梁地区的现实情况看,生态农业确实是一条后劲充实的“长富”之路。寻找优势首先,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农业的精华,为我区生态农业奠定了基础。吕梁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了一整套适合当地种养规律的宝贵经验,诸如“茬口倒得对,打粮又养地”,“家养百只羊,不怕地里不打粮”等朴素生态农业思想的农谚广为流传。同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成武县张接之刘锦窑厂,由于多年来烧砖瓦取土而形成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废弃窑坑170余亩,是栽树树不长、种粮粮不收的不毛之地。该乡赵集村农民赵宗国对这些废弃窑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老是觉得这些坑坑洼洼闲着怪可惜的,便以每亩80元的承包金主动承包下来,投资2万元,把较深的坑建成了4个鱼池,面积近6亩;又推平30亩窑坑地种上了水稻,其余的地种上了玉米、棉花。在种植上地处处讲科学、及时给农作物打药、防病与治虫,定期浇水、施肥。由于他的辛勤劳动,水稻亩产达500公斤以上,棉花亩产收入也超千元。他在废弃窑坑里抱…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平 《价值工程》2011,30(20):318-319
生态农业强调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阐述生态农业特点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主要模式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建议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农业的涵义、特征及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是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照生态经济基本规律,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结合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文章以南宁发展生态农业为例,阐述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分析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深化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我国西南山地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森林-村落-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为核心的的农业生态系统为载体的包括农耕技术、传统牛态知识和民俗文化等在内的哈尼文化。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笔者从哈尼梯田的文化、产业和环境三个方面闸述了哈尼梯田是一种典型的农村生态文明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