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高端化妆品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而国产化妆品一直在中低端市场徘徊,因此,国产化妆品高端品牌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国内化妆品市场的竞争现状和国产高端化妆品市场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产化妆品高端品牌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小微化妆品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现状分析,指出其品牌建设的四大误区,远瞻未来几年小微型化妆品企业的发展方向,论证了化妆品企业“三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最终得出了小微化妆品企业的品牌塑造,应在品牌策略上多下工夫,扩大产品种类,追逐细分市场的利润,通过对客户长期产品服务搭建自己的分销渠道,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庆 《市场论坛》2007,(12):50-52
品牌化是当今世界企业经营的重要策略,将品牌的拥有者与消费者建立有机联系的品牌传播是决定品牌竞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致使化妆品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妆品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化妆品品牌传播策略作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希望对化妆品企业开展品牌传播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日益增强,不少知名化妆品品牌厂家纷纷转向直营连锁经营模式,这种转变与体验营销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本文通过对化妆品品牌直营连锁模式与体验营销的分析,指出在直营体系下化妆品品牌实施体验营销的有利条件,并强调了直营体系与体验营销对提高化妆品品牌竞争力的相辅相成的作用,最后提出化妆品品牌直营连锁经营实施体验营销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尽管近几年对品牌翻译的研究发展迅速,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深度和广度来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简要介绍目的论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翻译在指导化妆品品牌翻译上的局限性及目的论指导化妆品品牌翻译的可行性。基于目的论,作者提出了化妆品品牌翻译所应遵循的五条原则。并列举了具体的化妆品品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老字号化妆品曾经闻名中外,但现在面临着跟不上消费者消费理念、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慢等情况,老字号化妆品发展逐步走向衰落。如果老字号化妆品想要兴盛,就需要跟上时代。因此其要品牌定位升级,突出品牌特色、满足多元化消费者需求。本文对百雀羚进行研究,通过4V理论提出百雀羚品牌重塑策略,为我国老字号化妆品的品牌重塑研究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化妆品品牌名的翻译对其品牌的推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名称的特殊功能与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外国化妆品品牌的中文译名很难与原名在语言层面上实现"忠实",所以译者需要发挥主体性作用,在翻译中实施"创造性叛逆"。本文尝试从"创造性叛逆"角度分析在化妆品品牌名翻译中译者如何发挥汉语优势,重新创造意象,避免文化冲突,从而加强对中西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品牌》2021,(4):50-51
发展高端化妆品品牌,推进我国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美丽经济""颜值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化妆品行业充满新的期待的同时,我国化妆品产业面临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品牌认可度低、高端市场被国际品牌占据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赛莱干细胞研究院院长陈海佳在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推进我国高端化妆品发展,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提案。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化妆品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化妆品市场,成为全球第三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同时,外资品牌的化妆品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更是不断地快速扩张。从往年的数据来看,外资化妆品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上已经居于龙头地位。作为化妆品行业,其FDI的进入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的影响不仅有着一般FDI对于东道国的影响,同时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并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吸引了众多国际化妆品品牌进入,对国产化妆品品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S公司作为国民老字号化妆品品牌,产品丰富,在国内化妆品市场中占据特殊地位。本文通过对S公司2017年至2021年五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主要风险,并基于Z-Score计分模型对S公司财务风险总体水平进行综合性评价,最后针对其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分析未网购过化妆品的消费者不网购化妆品理由,对网购化妆品信任程度,对网购化妆品的关注因素,化妆品产地以及购买途径。同时也对网购过化妆品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网购化妆品品牌,注重因素,化妆品产地与购买途径,不足因素,以及遇到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对化妆品电子商务提出充分运用口碑宣传,打造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强监管、严防假货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化妆品领域,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的竞争由来已久,近年国产化妆品品牌发展态势良好,增长首超国际品牌。本文在此背景下,本着对比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并探讨国产品牌如何扬长避短获得同等的市场话语权的目的,选择了大学生消费者的视角,以近年发展极快的韩束品牌为例,研究国产化妆品品牌如何提升影响力,通过发放问卷开展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以4P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方面给出建议,为品牌建立长效而稳定的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为了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花费巨大资金聘请品牌代言人。品牌代言人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传播方式,在国内外商业广告中已经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本研究是在国内外有关品牌代言人理论的基础上,就化妆品品牌形象代言人与北京高校女大学生这个细分群体品牌选择的关系进行的,主要探究化妆品品牌代言人各个构成要素与北京高校女大学生化妆品品牌偏好、购买意愿和品牌选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琳 《光彩》2015,(3):26-27
代理不压货、产品可退货、科技防伪、巨额广告投入,这是韩束发展微商的法宝在过去的一年里,以面膜为代表的化妆品成为微商渠道上的"宠儿",而韩束、俏十岁、欧诗漫等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也因微商而大放异彩。十年积累韩束并不是一个新品牌。2002年,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创立于上海,主要生产化妆品。和国外化妆品品牌相比,国内的化妆品品牌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在中高端市场,欧美和日韩产品始终占据主导位置。在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商场  相似文献   

15.
王亮 《中国品牌》2008,(Z2):96-101
对于中国化妆品市场而言,品牌之重要无须赘述,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众的品牌消费观念不断增强,品牌更是成为了左右化妆品企业市场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在中国市场有近4000家化妆品企业,上万个品牌,品牌林立、产品众多,消费者的可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品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市场现状下,化妆品品牌如何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来达到推广品牌的目的,又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来促成她们的购买并进而成为品牌的忠实消费者,成为了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品牌塑造、市场营销方面首要面临的问题。大多数民族品牌在看到了国际品牌通过密集的广告轰炸在消费者中建立了牢固的品牌形象后,纷纷仿效,找代言人、投放广告,希望复制国际品牌的市场操作手段,但却因为企业实力的原因无法在广告宣传上与国际品牌抗衡,最终使得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无法在消费者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相比欧美、日韩,我国活性化妆品行业销售额仅占国内化妆品市场的20%左右,发展前景十分巨大。纵观国内化妆品市场,大部分份额仍被欧美、日韩等品牌占有,且其地位已相对稳定,而对于活性化妆品这一蓝海市场而言,本土品牌依然具有“弯道超车”的反转机会。本文旨在以欧莱雅为例,分析其旗下活性化妆品品牌的营销策略,以总结得出值得本土品牌借鉴的方法,并努力打破目前不均衡的市场局面,实现国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外国品牌化妆品的商标中文翻译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同时,化妆品品牌商标翻译也要考虑到普通商标翻译的社会因素,为其增强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商业科技》2014,(5):14-16
外资化妆品牌似乎正在曾经机遇无限的中国市场遇到麻烦。2月?日,乐敦制药宣布将解散在中国负责化妆品进口销售和经营美容院的当地子公司“媛碧知商贸(上海)”,成为继去年12月底美国化妆品品牌露华浓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今年1月法国欧莱雅宣布旗下品牌卡尼尔退出中国市场后.又一家宣布退出中国的国际化妆品品牌。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与本土品牌形成激烈竞争,导致中国化妆品市场基本被国际品牌分割。国际品牌已占据国内化妆品市场销量的近60%,同时还占有90%的市场利润,从而形成高端化妆品市场被外资品牌垄断,低端市场为国产品牌底价拼杀的市场格局。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也有另辟奇径、强势崛起、进军国际市场的典型代表者: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创立的民族护肤品牌佰草集。它不仅是我国第一套中草药中高端市场的护肤品,而且是本土化妆品牌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品牌,其开拓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磊 《商界》2015,(1):67
用化妆品这个词描述现在薇妮这个业务,不是特别全面,我们做的是化妆品行业,是单品牌化妆品连锁专卖店,这可能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行业。其实对于专卖店这样的理解,并不是专门卖化妆品的店,而是专业做化妆品的店,为什么是化妆品专卖店呢?因为在中国化妆品单品牌专卖店比较少,目前还属于蓝海的情况。2014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化妆品的产能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三,亚洲第二,排名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