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树利 《上海保险》2009,(12):26-28,31
一、新《保险法》对保险标的转让时通知义务的修订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为“新《保险法》”,将2002年修正的保险法简称为“旧《保险法》”)。此次是中国第二次修改保险法,重点修改了2002年修正基本未涉及的“保险合同法”部分,强调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投保人及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使投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2.
一、《保险法》概述 2009年2月2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保险法》不仅让规则更严格,而且让规则更清晰;不仅保护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也对保险公司的利益进行平等保护;不仅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挑战,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李然 《金卡工程》2010,14(3):113-113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投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稿,这部新的《保险法》已于2009年10月1日实行。本文通过对原《保险法》与新《保险法》的学习与比较,指出了在新《保险法》中,修订重点侧重于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利益,并且明确在保险活动中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尤其特别加强对投保人一方利益的保护,这些变化在规则的完善和制度的设计上体现了”以为人本”的立法宗旨,也是此次保险法修订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4.
《保险法》第四十三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范明 《中国保险》2011,(11):44-45
新《保险法》已于2009年10月1日实施,《保险法》经过修订更加注重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方面的规定更具人性化;其中新《保险法》第四十三条在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合法权益,防范道德风险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不得行使保险金请求权。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现行《保险法》")中没有采取列举的方式具体规定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种类,但法院在认定被保险人对于财产保险之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时,应当以保障被保险人为目的,尽量进行宽泛的认定。唯有如此,在当今保险利益的构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下,才可以更好地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  相似文献   

6.
新《保险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撰文指出:“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是这次《保险法》修订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保险法》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基本精神,必将对我国保险市场和保险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保险法修订,其突出要点之一在于强化了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增加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是新修订保险法的一大亮点.本文研究的主旨是通过分析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意义,提出对寿险业的影响,分析所产生的新趋势,从而提出寿险公司适用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综述了公司治理的多种涵义。从产权理论视角看,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也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方,所以公司治理目标不仅要维护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保护保险公司治理机制弱势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权益。这为新《保险法》突显保护被保险人和投保人的权益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笔者从产权市场失灵、产权资源配置效率视角,分析了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影响。最后,在简述我国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治理机制出发,分析了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1日开始,修订后的《保险法》正式实施。历经三次审议通过的新版《保险法》共8章187条,较现行《保险法》的158条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业内人士称,与旧版相比,新保险法的一大变化就是在规则完善和制度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厂大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徐平 《云南金融》2011,(4Z):123-125
本文首先综述了公司治理的多种涵义。从产权理论视角看,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也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方,所以公司治理目标不仅要维护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保护保险公司治理机制弱势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权益。这为新《保险法》突显保护被保险人和投保人的权益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笔者从产权市场失灵、产权资源配置效率视角,分析了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影响。最后,在简述我国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治理机制出发,分析了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hort note is to demonstrate the power of very straightforward branching process methods outside their traditional realm of application. We shall consider an insurance scheme where claims do not necessarily arise as a stationary process. Indeed, the number of policy-holders is changing so that each of them generates a random number of new insurants. Each one of these make claims of random size at random instants, independently but with the same distribution for different individuals. Premiums are supposed equal for all policy-holders. It is proved that there is, for an expanding portfolio, only one premium size which is fair in the sense that if the premium is larger than that, then the profit of the insurer grows infinite with time, whereas a smaller premium leads to his inevitable ruin. (Branching process mode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folio may seem unrealistic. However, they do include the classical theory, where 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claims arise at the points of a renewal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我国《票据法》(修正)在票据失权方面存在诸多立法失误。票据权利丧失,即票据失权,包括票据权利绝对丧失和票据权利相对丧失。它在诸多方面有别于票据权利消灭,不可混同使用。票据权利人会因多种情形而丧失票据权利,国内票据立法为失权人权益救济提供了多种保护途径,但比较各国票据失权相关立法,在失权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我国票据失权立法仍有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Consider a portfolio containing number of risk classes. Each class has its own demand function, which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insureds in this class as a function of the premium. The insurer determines the premium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insureds in each class. The “market” reacts by updating the number of the policyholders, then the insurer updates the premium, and so on. We show that this process has an equilibrium point, and then we characterize this point.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 a first-party recovery scheme for automobile property damage, the first-party insurer compensates not-at-fault vehicular damage. In this scheme, adjusters may not have the incentive to assign liability when the driver is, in fact, at fault for the accident. This is due to adjusters not having to coordinate with a third-party adjuster, and, for insureds that carry collision coverage, the assignment of fault does not appreciably affect the compensation paid out. This in turn redu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xperience-rating component of the insurance premium.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supports the presence of incorrect fault assignment is provided. A stochastic model of experience rating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incorrect fault assignment on driving record classes confirms that low-risk insureds pay more for insurance than if fault was correctly assigned.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金融消费者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El益受到关注。文章从我国银行卡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社会现象出发,全面梳理了我国银行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了其在立法理念、法律层次、权益内容、保护机构、救济手段等方面的法律缺陷,提出了加强金融消费者和银行卡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明确银行卡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健全消费者维权途径等相关立法建议,以期对建立健全银行卡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环节.2012年成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以来,人民银行已初步完成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组织构架、法律制度框架和投诉处理机制建设.随着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必须建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评估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监管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构建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督检查机制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民法典》实施前的纳税人涉税信息保护规定以《税收征管法》第八条及配套规定为主,它虽然为自然人涉税信息提供了隐私权保护,但过于强调保障税务机关对涉税信息的利用,对纳税人涉税信息权益保护不足,而且我国隐私权保护范围的狭窄性,以及其消极被动的防御性特征使得其难以全面保护大数据时代的纳税人信息权益。秉承信息保护与利用之平衡理念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极大地提升了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为同步提升自然人涉税信息保护水平,应当重塑《税收征管法》的涉税信息制度理念,以涉税信息保护与利用之平衡保障税收征纳关系之平衡;确立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存的自然人涉税信息权益保护制度;完善保障自然人涉税信息权益的权利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李旭东  张婧 《济南金融》2013,(10):72-77
证券消费者是金融消费者的一种,在区别于一般消费者的同时,基于行业的特殊性,又有区别于银行消费者、保险消费者的特殊权利。但我国对证券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明显不足。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针对证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策略给我们带来启示,可以通过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统一立法、设立专门的金融纠纷解决机构等措施完善我国对证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18年12月29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关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监管重心移至事中事后的改革新政,本文研究分权与监管的平衡。论述“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养老机构“宽进”和“严管”的政策机理,以及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结构性功能。剖析新规旧政转换过程中存在的监管盲区,强调通过“增量覆盖存量并且优化存量”的方法打破僵局,提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实现路径:完善综合监管体系的组织架构,“责任清单”式的跨部门综合监管,以联合惩戒为核心的信用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权力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审计权的内涵,继而阐述了我国目前审计权法律保障的现状和不足,并从国际视角比较借鉴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审计权法律保障方面的做法,提出了完善现有法律保障体系和充分利用外部途径建立全方位保障体系两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