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网络创新成为企业突破内部创新资源障碍的关键。在网络创新模式下,合作主体属性多样化,网络异质性成为网络创新的显著特征是现阶段网络研究的重要问题。借鉴SCP经典模型,提出社会网络关系视角下的SCP模型,并选择以外部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网络位置为调节变量,分析网络异质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网络异质性对探索式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外部知识整合在网络异质性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网络位置能够部分调节网络异质性与外部知识整合作用。本研究结论对理解差异性主体创新及其对探索式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企业创新合作网络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高至关重要。同时农业科技企业可以依靠创新合作网络关系获取多样性创新知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构建“创新合作网络关系-知识多样性-技术创新绩效”理论模型,采用相关性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科企业创新合作网络关系与知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创新合作网络对知识多样性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多样性在创新合作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往关于企业创新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侧重于分析不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创新战略对两者的中介作用。基于以往文献,文章提出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战略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长三角地区215家电子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理论假设。研究发现:Lall的技术创新能力三维度在中国情景下,被进一步分为六个子维度:与创新有关的投资能力、基于经验的生产能力、基于研发的生产能力、基于模仿的生产能力、外部网络联结能力和内部网络联结能力;企业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影响产品创新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该研究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为我国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及技术创新管理实践提供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中小企业创业导向、知识获取与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462份中小企业有效样本问卷调查,使用SPSS18和AMOS20.0分析测试创业导向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导向中的风险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在引入知识获取与整合变量后都变弱了,此时通过知识获取与整合创业导向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知识获取与整合可以作为创业导向风险维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而通过知识获取与整合并不影响创业导向创新维度和前瞻维度对于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因此,知识获取与整合在这种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兴国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101-104
社会资本概念最早来自于布迪厄,并被科尔曼等人所定义和发展完善.格兰若维特和戈沙尔等人分别对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论文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与企业财务绩效三个方面出发.对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定性分析.论文研究得到如下一些结论:社会资本分别透过企业家进取精神、合作精神与创造精神对企业家精神产生影响,社会资本从网络与信任角度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果,社会资本通过信任与对社会资源的获取来影响企业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6.
知识作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员工作为知识的变现者,其创新绩效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提高员工创新绩效越发受到关注。文章引入知识整合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分析社会网络联结强度、知识整合能力与员工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基于吸收能力的合作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通过对239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合作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合作创新网络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吸收能力在合作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应积极参与合作创新网络,同时注重增强自身吸收能力来强化合作创新网络的利用效率,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社会资本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但具体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仍有待探讨。在对小型科技企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商业和技术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动态能力有积极正向作用,企业家制度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及创新绩效均无显著影响,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并在企业家商业和技术社会资本与经营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马丽媛 《南方经济》2010,28(5):33-45
本文从纵向关系网络、横向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三个维度界定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基于100家新兴第三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影响,横向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特别的发现是企业家的纵向关系网络(政府关系)的提升会降低企业绩效。研究结果还表明,非国有企业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地域差异显著影响着企业绩效,企业家年龄和学历越高对企业的贡献越大。本研究还创新性地发现,企业上市年限过长不利于企业绩效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创新与传播的加快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通过构建关系资本,获得创新资源,能有效提高技术创新绩效。文章从信任、沟通和冲突管理三个维度分析企业关系资本对知识吸收能力及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知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提出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1.
在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基础上,文章运用高技术产业1998—2008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内部和外部获取途径对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出口学习效应、用户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技术溢出在激励企业创新的同时,也存在负面效应;购买国内技术并没有对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了若干加快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外部关系网络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如何?作用强度是否存在差异?文章探讨了以产业为基点的企业两类关系网络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差异化作用和协同交互影响,并且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内部网络和产业外部网络对产品创新效率、创新绩效都有促进作用。然而,对于产品创新效率而言,产业内部关系网络的作用相对更强;对于产品创新效果来说,产业外部关系网络的作用相对更强。此外,产业内部网络和产业外部网络对产品创新效果绩效与产品创新效率具有互补协同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的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企业关系网络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rwent数据库2014—2020年OLED产业的专利数据,提取269家企业的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合作创新网络,实证分析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出并检验关系强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网络位置的程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均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强度对网络位置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其中,关系强度对接近中心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弱于程度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索中小企业不同外部网络—伙伴网络、资助网络怎样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对广东两个行业的224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层次回归分析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伙伴网络与资助网络都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吸收能力在伙伴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和资助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都起调节作用;(3)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的影响,企业所处产业链较短的不锈钢行业技术创新绩效要求较高,企业成立年限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企业间竞争加剧及政策的推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但创新投入需要依托于企业的自有财务资源。然而在关于企业资本状况、创新投入对绩效影响的具体激励关系的研究上,现有结论尚未达成一致。文章以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异质性视角在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引入耐心资本概念,实证分析其如何通过合理的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关系型债务对于绩效的正向作用大于稳定型股权。内部研发更容易在关系型债务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而外部技术并购在稳定型股权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该结论丰富了资本结构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为中小企业进行具体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是保持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行业特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以创业板44家电子元件企业和39家生物医药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行业特性对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不同行业的表现差异显著。电子元件企业创新专利数量明显更高,并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数量则与企业价值呈正U型关系。电子元件企业创新领域相对分散,技术创新性对企业绩效影响较弱。生物医药产业对专利创新性的要求更高,专利创新程度对企业价值影响更大。电子元件企业技术创新以渐进式创新为主,生物医药行业则将基础性专利突破作为创新重点。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业异质性,有效配置资源,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7.
发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嵌入的网络结构及关系为其知识搜索行为提供机会或约束。从理论进展看,发明者的关系多重性及多层级嵌套性亟待进一步探索。为了更能反映创新系统中多要素主体间的多样化联系,文章从新兴的多层次网络视角出发,将发明者间的合作关系、知识间的组合关系及发明者与知识间的隶属关系整合在一个多层次网络分析框架下,以华为公司和苹果公司在美申请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模型实证研究多层次创新网络中的跨层次网络结构对发明者知识搜索行为的影响及这种影响所受到的调节。研究结果表明:发明者跨层凝聚性对其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的影响呈倒U 型,跨层连通性对其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的影响也呈倒U 型;发明者从属点度正向调节跨层凝聚性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间的倒U 关系,从属点度也正向调节跨层连通性与知识搜索深度及广度间的倒U 关系。文章突破当前传统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单一层面网络只能关注单一类型节点及单一连接机制的局限性,将创新网络功能机制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对促进发明者知识搜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84):1-14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建立,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企业技术创新中应重点关注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创新环境和政策激励等外部驱动因素,以及创新管理体系、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创新人才内部驱动因素。应从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育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体系;在采购和金融支持方面建立技术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完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建立企业家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创新人才等方面驱动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不竭源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源于创新愿景下的知识共享,而知识的共享需要依赖于社会网络。文章尝试从知识共享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提出了社会网络、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的维度划分,阐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外部环境日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特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缩短,创新风险加大.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态.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的层级结构开始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进行技术创新的发展,企业必须对组织层级结构进行创新.建立组织内部创新网络和外部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