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杨洁  陈小敏 《当代经济》2009,(21):92-93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大力推进相关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基本原则、本质特征: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相应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建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丽敏 《经济师》2008,(3):277-278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文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利弊条件,并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个资源开发巨大、生态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的欠发达地区,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贵州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从贵州走循环经济道路必要性和贵州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两方面介绍循环经济在贵州发展形势,分四方面总结目前贵州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刍议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比较和分析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哲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为解决人类社会后工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资源瓶颈约束.打破资源瓶颈制约的途径是必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总结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探讨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结合亳州市实际,就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不在于循环本身,而在于它从生态中心主义出发,倡导了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从解决资源和环境沉重压力的实际出发,走节约型道路,建立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既是当前中国式循环经济的必经阶段和现实选择,也是我国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以及建立循环型社会和生态型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宗刚 《经济论坛》2007,(17):49-50
一、城市循环经济的内涵 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将循环经济观引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城市经济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是一种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的先进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开采、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提出和推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临港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发挥好临港经济区循环示范园区的的带动作用,更好地推广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