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金融衍生品发展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深刻反思。一方面,金融衍生品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监管缺位,亦会带来严重后果。同时,对于金融衍生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首要使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全球金融监管组织对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推出了众多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但各界对于改革后的金融监管依然存在疑虑。本文通过分析现代金融发展史发现,监管缺失导致金融风险积累越过边界,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金融自身的逻辑决定了市场机制纠偏的代价很大,甚至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需要政府监管的介入;次贷危机后美国推出的监管改革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较多争议,金融监管改革仍在探索之中;判断监管改革措施到底是过度还是不足,核心是科学定位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的边界,既要避免监管缺位,又要防止监管越位。  相似文献   

3.
这次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侵蚀美国实体经济层面,美国很难在短期内找到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机构监管的可靠模式,因此整个危机可能的演化路径将会是: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信用危机)→经济危机→美元危机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海南金融》2009,(4):47-49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在高度证券化和高度衍生产品化的金融体系中,由金融创新所引发、因货币政策和政府监管失误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危机。本文通过美国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问题,提出了加强对金融创新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到新型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为了阻止金融危机的继续深化与蔓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援助与刺激方案,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金融带来了极大冲击,全球尤其是欧美金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简要介绍金融危机演变过程及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而从内外两方面因素剖析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并从监管者、被监管者及金融市场三个层面阐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磨炼 《时代金融》2009,(7X):17-19
随着新世纪金融宣告破产,短短时间内众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随后的次贷危机中相继爆出巨额亏损,甚至破产。我国的房地产亦收到波动,并蔓延到其他领域。本文从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成因分析入手,结合当前我国的银行监管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8.
有限理性下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间的动态博弈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两者都饱受质疑。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运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分别对金融机构间的对称博弈关系和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间的非对称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长期均衡点,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实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部分声名显赫的金融大鳄损失惨重。由于特殊的金融体制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这次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较小,但是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对金融机构的启示和警戒我们不能够忽视。文章通过相关具体数据分析了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并从海外投资、信贷业务、金融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次贷危机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启示,最后从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完善信贷结构、合理进行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和加强自身风险评估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与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部分声名显赫的金融大鳄损失惨重。由于特殊的金融体制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这次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较小,但是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对金融机构的启示和警戒我们不能够忽视。文章通过相关具体数据分析了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并从海外投资、信贷业务、金融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次贷危机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启示,最后从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完善信贷结构、合理进行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和加强自身风险评估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与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