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文化融入促进社会融入,促进农民工最终实现市民化的重要途径。由于体制制约、制度缺失、责任不清、资金不足、观念陈旧等原因,当前农民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不同程度缺失。要通过发挥政府在农民工文化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并开放投资准入门槛、把握农民工文化需求特点,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调动社会支持形成文化服务合力、搭建网络平台以便利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转变城乡分割的传统观念以提供根本动因等举措,将农民工尽快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近年来,农民工回乡创业呈现一些新特点: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呈现双向流动的新趋势;回乡创业者以中年男性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回乡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企业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为主,企业规模较小;回乡农民工的创业和居住地主要集中在农村或离农村较近的(集)镇;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东中西部差异明显。由于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缺乏相关的优惠政策、创业难、"三乱"现象时有发生、融资和用地困难等问题的存在,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还面临诸多困难。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切实转变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管理;加大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财政和税收扶持力度;改善金融服务,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信贷支持;建立健全农民工回乡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体系;优先解决农民工回乡创业用地问题;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10)
新生代农民工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却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他们"市民化"的过程中,健康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区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样本,全面调查了"健康中国"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素养情况,分析了农民工健康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其健康素养的方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面向农民工提供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维护农民工健康权益的重要路径,有效推进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社会融合.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PSM方法、工具变量的CMP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身份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受雇就业质量,也推动了农民工由受雇向自雇转变.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对不同性别、代际、文化程度农民工群体就业身份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城市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增强农民工社会融合而对农民工就业身份选择产生影响.本文验证了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的择业效应,为政府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关键着力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四五"框架:现代企业加速器服务体系 从本质上看,现代企业加速器是一个专门为支持高成长企业而设计和运作的完整网络.相对于孵化器而言,其服务对象高成长企业的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加速器的功能及其服务内容具有更加专业化、市场化和知识化的特点.(现代企业加速器"三四五"服务框架体系如图4所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发展中技术成就利用低、企业技术服务落后、核心竞争力弱的问题,建议应重视电子商务在中小出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面向中小出口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韩笑  张世伟 《技术经济》2020,39(1):132-141
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的就业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民工工作时间存在显著消极的空间溢出效应。最低工资对女性农民工就业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对男性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不显著;最低工资对女性农民工和男性农民工工作时间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博欧  张锦华 《财经研究》2021,47(11):124-138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工资性收入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在探索过程中,教育、职业培训、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探讨,而较少有研究关注社交能力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章基于2010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语言表达和人际关系处理两个维度构建了社交能力综合指标,重点探讨了社交能力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交能力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两个子维度指标的影响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和代际差异.其次,社交能力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迁移效应",迁移距离越远,社交能力的影响则越弱.此外,随着工资收入的增加,社交能力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则越显著.在影响机制方面,社交能力主要通过社会资本效应、职业发展效应、劳动合同效应和信息优势效应四个渠道影响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文章聚焦于社交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研究提出并检验了社交能力回报的迁移效应、劳动合同效应以及信息优势效应,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与拓展.  相似文献   

9.
中小微企业是县域加快转型升级和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力量,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能有效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博罗县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介绍和分析,试图为其他县域推动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舒建玲 《经济问题》2007,330(2):55-57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具有普遍性、严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是由政府行为偏差、法律制度欠缺、工会组织软弱、劳动者自我维权能力弱、企业劳动法律意识淡漠等因素造成的.应在提高全社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法律、工会和劳动者自身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使企业"不敢侵权"、"不能侵权"、"不想侵权".  相似文献   

11.
田原  鞠娟 《经济与管理》2013,(12):29-36
目前,“钱荒”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缺陷,自身规模小、风险大、信用度低,以及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比较薄弱等。因此,要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应从金融服务体系、政府政策扶持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转型"过程中,1989年首次出现的"民工潮"问题在短短十几年里突然转变为"民工荒"现象,有其多方面原因。本文以农民工"二次流动"为视角,发展出引发和影响"民工荒"现象的系列变量,应用SPSS11.5对浙、闽、津三省(区)五城市1550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发现导致农民工"换企业流动"和"换地区流动"的8个因素将引发"民工荒",农民工个体的利益诉求、心理品格和企业管理效能以及政府政策行为等因素也对"民工荒"现象产生影响,且企业"用工荒"是区域"民工荒"前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民工荒"形成的一般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行业集体协商对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认为推行行业集体协商,不但能将农民工维权方式前置,从而改变以往农民工事后维权的方式,而且能使农民工的个人意志通过规范化的方式得到集体表达,进而改变农民工在经济方面的弱势地位。为了发挥行业集体协商对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本文认为需要解决行业集体协商主体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以及政府作用发挥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Using survey data on migrant workers in urban China,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positiv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ner-industrial and inter-industrial job shifts on earnings growth of migrant workers. Results show that low human capital, low employment grades and low incom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for migrant workers to switch jobs. The migrant workers who are young, unmarried new entrants with low level of education, no training and low income tend to change their jobs within the industry. And those who have high income and who find their jobs by themselves are more likely to switch jobs inter-industrially. Inner-industrial job switche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earnings growth of low-income migrant workers 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one on that of high-income migrant workers. Moreover, inter-industrial shift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earnings growth of migrant workers of all income levels. The inner cause for the positive effect of inner-industrial shifts lie in the fact that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years of service within enterprises is not obvious while continuing engagement in the same type of job within an industry will lead to accumulation of qualifications,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augmentation effect on earnings of migrant workers.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中国东南沿海出现劳动力短缺后,“民工荒”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经济增长的一个难题,同时“民工荒”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方面“民工荒”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却又能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民工数量的绝对减少是导致“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即解决“民工荒”难题的方法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这就导致了“民工荒”难题是无解的,即人口红利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相容的。而如果从新兴古典经济学视角出发,将“民工荒”难题看成是古典经济学的“两难冲突”,即劳动力稀缺程度本身不是固定的,则可以通过劳动分工来提高生产力,从而达到减少稀缺资源(劳动力)稀缺的程度,进而破解“民工荒”带来的难题,较好地解释“民工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存“民工荒”问题的实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元经济发展的框架下,中国经历了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发展过程。从"民工荒"问题入手,探索中国现存"民工荒"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话题。"民工荒"现象与刘易斯拐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刘易斯拐点出现的条件验证。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芜湖市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及其解决思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双喜  徐玲 《技术经济》2007,26(9):123-128
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安徽省合肥市与芜湖市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指出农民工内部差异较大,对社会保障需求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分析两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分步实施、分类保障,逐步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纳入同一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分类保障"指出部分农民工现在可以纳入到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另部分农民工不应该办理养老保险但应有大病与工伤保险,部分农民工暂时可以不要任何保障。"分步实施"指出中央政府首先实施分类保障,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低缴费率的社会统筹,并最终将全部农民工纳入到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18.
陈荣荣 《经济与管理》2013,27(2):29-31,36
在劳资博弈中,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无疑对劳动者的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影响。在以江西易富服饰有限公司(宁都海澜之家生产基地)为中心展开的对两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对比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存在明显差异,第二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比第一代农民工明显强烈。由此可知,就劳动者的解放而言,第二代农民工是更有希望的一代农民工。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纳入城镇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一些地方专门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但实施困难、认同度低。与其重建一套制度,不如在改革城镇保险制度的基层上,分层、分类直接把农民工吸纳进入城镇保障体系,不但可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而且有利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等权益缺失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它在湖南着实成了一个考验执政者智慧的难题。二元户籍及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自身素质低下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体制是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根本根源。因此,必须尽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农民工培训、打造湖南劳务品牌及创新工会组织等针对性举措来维护农民工权益,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