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董事会》2007,(1):21-21
(中国北京)获得国际认可的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课程(DMgt)宣布开始第三期招生,该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商学院和理大工商管理研究院合作开办。为此,两所大学于11月15日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招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伊志宏教授、理大工商管理研究院院长徐林倩丽教授及理大管理学博士课程总监辜飞南教授等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企业内部的知识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重要价值在于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知识转移。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和完善的组织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员工之间畅通的知识流动,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理解和建立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和共享的机制。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丁分校商学院教授Davenport在与Prusak合著的新书《Working Knowledge》(1998年)中,提出了企业内部的“知识市场”理论。  相似文献   

3.
没有拿到过MBA学位,却在商学院里教了15年MBA课程。忍无可忍的明茨伯格说破商学院的秘密。几天前,中欧商学院肖知兴教授告诉我,一家知名的国内企业已经派出3名高管人员参加了IMPM——由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主导的国际实践管理硕士项目,一种融科学、艺术与手艺为一体的管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英士(INSEAD)国际商学院院长伊利安·米霍夫教授认为,经济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伊利安·米霍夫教授(Ilian Mihov)2013年10月1日被任命为英士(INSEAD)国际商学院院长的时候,以绝对多数的高票当选,这在一向崇尚自由、以少数文化为主流文化的INSEAD并不常见,而米霍夫还是位经济学教授。他还是INSEAD建校56年历史上第一位常驻亚洲的院长。伊利安·米霍夫在MBA、EMBA及博士课程中教授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他专长的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商学院将成为管理人员拓展国际视野的关键场所。担任芝加哥商学院副院长的Mark E.Zmijewski教授给EMBA班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的商学院中,哈佛商学院的招牌也许是最响亮的,地位也许是至高无上的。自1908年创办起,它几乎是在荣誉之花铺成的道路上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然而,在最近美国《商业周刊》全美商学院排行榜上,它却名落第五,据说,这是其办学史上最惨的一次。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就此评论,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是哈佛商学院滑向下坡的原因,还举出一例:它甚至拒不接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的市场调研和分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美国《商业周刊》在 进行全美商学院的排名时发现,美国商学院的毕业生们面临着MBA学位严重贬值的局面:即使是全美排名前30位的商学院中,今年也只有60%的MBA毕业生能够找到工作,而且他们  相似文献   

8.
岳占仁  孙黎 《IT经理世界》2011,(18):106-106
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商学院(Grenoble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现实案例研究取代了为期3天的哈佛商学院综合案例研究——后者曾是格勒诺布尔商学院研究生课程的收官课程——尽管学生现在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制度之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 《董事会》2005,(8):98-99
为什么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也有人称之“伪集体主义文化”),美国是个人主义文化?耶鲁大学商学院的陈志武教授的观点是:美国金融制度发达,个人从借贷到养老均可以依赖外部正规金融,因此美国人无须依赖他人,由此促成了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形成。而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套正规的可供借贷和养老的外部金融制度,家庭和宗族事实上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非正规金融系统”,所以中国文化更加注重家族和集体。  相似文献   

10.
3月15日,长江商学院管理前沿论坛暨EMBA2003年招生咨询正式面向社会,这是这家备受关注的商学院第一次正式向媒体开放。由李嘉诚基金出资创建的长江商学院的消息,去年曾被众多媒体热炒,但是长江商学院去年年底在北京东方广场悄然开学,却连许多业内人士都不知道。长江商学院首任院长项兵教授表示,李嘉诚先生筹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雄心不变。雄厚的财力支持、强大的顶级教授资源,将成为长江商学院10年内建成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坚强保证。项兵教授原来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的创建者。他说,长江商学院一直低调运营,其主…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杨家文教授带领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高管MBA(EMBA)访华团一行21人访问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该团由美国政府中高级官员、公司中高层经理及学院教授等21人组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中国纺织》总编辑孙淮滨参与了对话。在本次对话中,中美双方就“中国纺织工业走出去战略及产业升级”以及“加强中美商界高层交流对话,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等论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2011,(8):93-93
2011年6月28日,中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法国埃塞克工商学院、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德国曼海姆大学商学院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商学院联手宣布,成立“商学院商业与社会全球联盟”(CouncilonBusinessandSociety,AGlobalAllianceofSchoolsofManagement)。上述五家全球着名商学院作为联盟成员,将携手打造一个全球范围的合作平台,整合全球教育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合作.促进全球管理教育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全球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董事会》2011,(8):93
2011年6月28日,中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法国埃塞克工商学院、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德国曼海姆大学商学院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商学院联手宣布,成立"商学院商业与社会全球联盟"(Council on Business and Society,A Global Alliance of Schools of Management)。上述五家全球著名商学院作为联盟成员,将携手打造一个全球范围的合作平台,整合全球教育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合作,促进全球管理教育水平的提升,进而推动全球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有经理人跟我说,商学院的课程不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并不让我特别惊讶。通过跟众多经理人的接触,加上以前在哈佛商学院学习以及后来自己在商学院工作时的观察,我发现了这样一条“悖论”:商学院往往不教管理。对于经理人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关键的那些管理法则,商学院往往是不教的。因此.即使许多人读了MBA,其实并不懂得管理。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学者和批评人士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商学院,认为长期以来管理教育对伦理、社会责任内容的忽视使得商学院对于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难辞其咎。危机爆发之后,许多商学院开始反思既往的管理教育模式,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变革和调整、商学院到底应该从此次危机中检视出什么样的教益?作为培养企业管理者的主要机构,商学院如何认识当前的战略环境?管理教育变革的方向在哪里?在9月25日清华经管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Paris)合作十周年庆典当天,  相似文献   

16.
所谓概念格销售策略,无非是系统整理了商家以往“搭着卖”的经验,由商学院教授们写给未来商家的教材。  相似文献   

17.
颜柳明 《现代班组》2008,(11):25-25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年11月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获得公共及国际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前往英国谋求职业发展,先后担任新闻记者及经济顾问。1937年德鲁克移居美国,1950年德鲁克进入纽约大学商学院任管理学教授。自1971年起,德鲁克任教于加州克莱蒙大学,1987年德鲁克的名字被用以命名这所大学的商学研究生院。  相似文献   

18.
沃顿商学院的张忠教授:社交网络时代,你必须选择一个客户组合,而这并非只有高利润好客户的群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管理教育又出现了两种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注见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直视吸收企业界人士充实师资队伍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RolandChris-tensen认为,经验丰富的公司经理往往比刚刚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更能胜任工商管理教育。为了培养出理想的师资,美国不少商学院加强了与商界的联系,鼓励老师经常到公司里去从事顾问工作,考察"活生生的商务实情",编写教学案例等。现在,企业管理教育中普遍强调的是在现实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选择师资时不只是强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纺织》2006,(1):13
这场研讨会非常成功,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美方人士争相提问并回答中方的问题,透过现场的一问一答,不乏擦出火花的深度思考,让我们认识到开诚布公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有了良好的交流沟通,才能消除彼此思想的隔阂,为今后长久而融洽的合作打下基础.在对话中,许坤元副会长一些绝妙、幽默的回答还博得了美方团员的欢心大笑,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共鸣.杨家文: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及外交学院的终身教授,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专家委员会顾问,北大国际MBA客座教授,美国国会、美国国务院、美国商务部中国问题专家,为MBA讲授世界经济、国际银行业务、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管理、世界贸易与金融等课程,曾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发表近百篇论文,撰写多本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