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的短期信用风险不仅可能给投资者和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可能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危害。本文在运用主成分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短期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上市公司短期信用风险度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4,(12):163-166
食品行业作为我国的"民心行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我国食品行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食品行业上市公司,诸如食品安全等多种违规现象带来的巨大投资风险严重困扰着广大投资者。本文从如何规避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入手,通过分析利用KMV模型型,运用MATLAB软件,对我国食品行业4家上市公司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违约距离和违约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KMV模型能较好地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能力力,能够为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消费者揭示食品类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3.
信用风险一直是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就显得尤为紧迫了。笔者经过长期学习实践发现,KMV模型通过量化的方式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计算,其结果更加科学理性,有利于投资者及时采取措施规避相应风险。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是指上市公司在与其他组织、个人交易以及为维持或扩大经营而从银行贷款、向其他企业借债或发行债券  相似文献   

5.
陆珩瑱  张佳慧 《价值工程》2010,29(17):24-26
论文以KMV模型作为度量信用风险的基本模型,验证了KMV模型适用性,分析了次贷危机对纺织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KMV模型适用于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衡量,次贷危机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是指上市公司在与其他组织、个人交易以及为维持或扩大经营而从银行贷款、向其他企业借债或发行债券融资过程中存在的拖欠账款、不还债和圈钱等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资金需求量大,信用风险暴露规模较大,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对房地产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是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研究KMV模型在中国市场中评价房地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能力,采用违约距离度量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现状。结果表明,参数调整后的KMV模型能够在整体上识别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成为银行关注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Matlab技术,通过实证来检验模型识别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能力,研究表明现阶段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KMV模型能很好地度量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现有研究债券流动性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中小企业债券这种流动性极差的债券流动性指标,并对常见的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和投资者特征对中小企业债券流动性的影响在统计上显著。随后在实证的基础上又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主要取向是弥合债券投资者风险偏好和中小企业债券所含信用风险的差距。具体措施包括降低有效信用风险、用衍生品对冲信用风险,以及引入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信用监测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并将度量结果与Z值模型的度量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信用监测模型度量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证券市场诚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诚信”已构成经济生活的新“瓶颈”。证券市场的诚信原则是一个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证券市场的巨大的信用风险严重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沉重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直接危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政府、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主体角度来认识我国证券市场的诚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研究,及依据行业特征构造行业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KMV模型,通过对违约点、股权价值波动性率、违约距离计算方式进行修正,构建了制造业行业KMV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违约点选取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之和时,制造业KMV模型可以提前两年将信用好与不好的上市公司甄别开,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符合我国目前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需要。同时,运用制造业KMV模型还可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具有"壳"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被特别处理,是对其不能正常履行义务的警示。本文以ST公司为样本,选取同行业、同时期、同规模的非ST公司为对照样本,分析各类财务指标在信用风险传导不同阶段的敏感程度及其原因,揭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传导机制,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研究发现,ST公司的财务状况与信用风险企业具有趋同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更大程度上源于资金运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经营活动;信用风险因现金流量不足而形成,因发展能力不足而加剧,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积重难返。  相似文献   

14.
郑德渊 《会计之友》2021,(22):66-72
文章在KMV和复合KMV框架内引入资产变现参数及触发概率,同时考虑支付违约随机性发生特征,建立支付违约风险计量新模型,并以A股上市公司永泰能源为研究对象,应用模型分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公告前、短期融资券实质性违约前信用风险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变现参数和触发概率能够明显提升模型识别公司信用风险变化的能力;时变变现参数对支付违约概率的影响高于固定变现参数的影响;复合KMV框架内引入变现参数和触发概率,既可区分公司短期与长期信用风险,又能提升模型预测信用风险变化能力;相对于账面价值为基础的直接估计法,市场数据为基础的间接估计法能够更有效地识别信用风险变化.文章丰富了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理论研究成果,对投资者、发行人、信用评级公司、监管机构、会计准则委员会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信用监测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并将度量结果与Z值模型的度量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信用监测模型度量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车湘辉 《财会通讯》2014,(10):32-36
本文以2012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在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状况,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果,即机构投资者的数量、持股比例等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绩效显著高于不存在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绩效,存在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也显著高于不存在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这说明机构投资者确实已经参与到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从而提升公司绩效。另外,在存在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持股比例都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军 《物流技术》2015,(1):229-230,253
以50家汽车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为汽车配件和汽车整车两大类,选取15个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的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测算出50家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两类公司的得分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两类企业在信用风险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史建梁 《会计之友》2008,(35):111-112
本文通过对机构投资者自身优势和上市公司治理薄弱环节的分析,总结了美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管理的经验。从而肯定了机构投资者作为股东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的研究,着力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可能存在的问题做了细致分析,进一步从法规与制度建设以及机制完善与实践等方面提出了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有效条件。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运用Logit模型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差异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机构投资者促进了上市公司年报的及时披露。但是,机构投资者在促进上市公司年报及时披露的程度与整个证券市场环境相关。在证券市场整体牛市时,机构投资者似乎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是否提前并不产生影响,但是当股票市场整体处于熊市时,机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愿望比较强烈,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上市公司提前披露年报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了机构投资者只是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之一,机构投资者促进了上市公司年报及时披露,机构投资者没有降低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民营上市公司虽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信用风险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对信用风险评估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本文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和AdaBoost-SVM的评估模型,并对我国38家民营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民营上市公司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工具,填补了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民营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空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