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国有公司应向监事会提供主要经济信息的要点》,现将主要内容摘登如下。为了使监事会能全面、真实地了解企业经济信息,强化监事会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资产运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务活动及企业负  相似文献   

2.
郭云川 《中国经贸》2014,(15):270-271
国有企业监事会主要目标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国有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监事会作用,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在工作中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将财务检查与年报审计相结合,明确监事会监督职责,优化监督工作方法,增强监督有效性与权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规避风险,保证国有资产增值。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是个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比重较大的城市,1998年5月成立了沈阳市国有资产监事会主席办公室,负责对全市国有资产的监督,并直接向各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运营机构委派监事会。监事会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对各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运营机构的运营状况和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对市国资委负责。实践证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缺乏监督,完全凭个人意愿或好恶行事,就有可能使工作偏颇与失误,给企业及其职工群众带来损害。尤其是在当前,相当一些企业还存在着董事长、总经理乃至党委书记"一肩挑"的现象,即普遍反映的"三个头衔一个人,三块牌子一个门"。在这种情况下,缺少监督和制衡,就很容易导致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运营行为不规范。因此,健全和完善监事会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必需,是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可缺少的内容。笔者结合了沈阳市国资管理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此探讨国有资产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监事会是一个针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的机构,对于企业法人结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监事会的核心为财务监督,出资人委托其监督经理层、董事及董事会的各类经营行为,保障出资人的利益。监事会对于监管国有资产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也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的监事会应贯彻科学发展的策略,不断深化和改革监事会的工作,进一步加强监督的针对性、灵敏性、有效性、责任性和准确性,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注重监督工作的完成效率,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健康发展。文章着重介绍了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几点思考,旨在为监视工作的稳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资》2002,(8):52-52
<正>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市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国有资产运行的安全高效,现就加强本市市管企业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以下简称本市国有企业)监事会有关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完善监事会管理体制和制度1、市国资办为本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管理机构,负责本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业务管理,其主要职责为:负责本市国有企业监事会政策的拟订和业务的指导与协调;负责本市国有企业监事会的日常管理;负责办理市领导交办的国资监督事项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烟台市围绕强化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监管职能,按照《公司法》和《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出台了《烟台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监事会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加强市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监事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国有资产监督工作的配套文件,向17户市级国有企业派出了监事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监事会的管理考核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和发现问题的整改机制,使外派监事会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浅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构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王镇  梁栋 《特区经济》2007,225(10):295-296
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关行使股东会职权(可授予董事会部分股东会职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四个机构。现行法律规定的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强烈体现出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特征,董事会与经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监事会职能严重弱化,企业内控失效,管理不善,违法违纪突出,官营合谋共蚀国有资产。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资本所有缺位、公司主体性的弱化、公司的政府机关化、董事会空壳化、监事会监督的形式化、经理专政和管理腐败、社会组织的公司机关化。笔者借鉴德、美公司治理结构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应修改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监事会、董事会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态     
国务院国资委力推《国有资产法》尽早出台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局长张德霖日前表示,国务院国资委今年将加强《国有资产法》的起草论证工作,提出立法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国有资产法》尽早出台。他还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急需的相关立法工作,包括《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条例》、《企业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办法》等。  相似文献   

9.
谭浩俊 《产权导刊》2016,(12):79-80
10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通报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重要举措. 在今年10月10日举行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专门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监事会作用作出重要指示.这意味着,监事会将成为未来国有资产监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发挥监事会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作用呢?那就是,当好 "啄木鸟",将国企内部各种可能吞食、蚕食、侵犯国有资产的 "蛀虫" 挖出来、消灭掉,做合格的 "国企医生"、国企 "守护神".  相似文献   

10.
为国有资产"把好门"、"当好家",是监事会发挥"监事"作用的题中之意。上海民光集团监事会在履行职责时,以强化财务监督为核心,从促进发展的"亮点"、企业调整的"难点"和国资易流失的"险点"着手实施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为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添加了强大的动力。从促进发展的亮点入手,确保大额度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上海民光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近23个亿,为了抢占制高点,努力把上海建成全国家用纺织中心,公司投入1.1亿元资金,建设纺织装饰面料、高档毛浴巾和配套中心等亮点项目。汲取以往曾发生过的"项目建成时,企业亏损始"、"项目上去了,人却倒下了"的教训,公司监事会和有项目的企业监事会,不断推进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监控,特别是大额度资金的安全运行,以确保国有资产运作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群 《特区经济》1996,(4):47-48
<正>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这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改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制度能否建成的保证。自1987年7月深圳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以后,1988年成立了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随后全国各地相继组建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形成了全国性的国有资产管理网络。几年来,各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不断探索。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加强各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交流和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工作,已成为当前形势下的迫切需要。 信息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事物瞬息万变。信息的应用有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和掌握经济工作和体制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趋势,为国有资产管理和改革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加强信息工作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日显重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工作制度,做好信息的收集和?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资》2007,(7):29
2006年11月,重庆市从出资人监管和投资单位监管两方面入手,制定22项措施,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出资人监管的9项措施——逐步建立境外国有企业监管的工作规范;——对境外国有企业的设立方案,严格进行核准;——督促投资单位加强境外投资及境外国有资产的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派驻监事会作用,重点监督境外企业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本文所讨论的国有资产如无特别说明是指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指国家投入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构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宏观背景之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结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设计。  相似文献   

14.
视点     
政策国企改革重要措施将出台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3月24日说,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前仍处在推进、完善的过程之中,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还将陆续出台。这些改革措施可能将包括: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在目前外部监事会已取得积极的监督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企业经营目标的确立和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价制度,增强企业经营状况的透明度,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将建立  相似文献   

15.
国资委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资产及权益不受侵犯.本文通过工作实践,探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监督检查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有企业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外派监事会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制度逐步完善,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外派监事会制度是国资监督体制的成功实践,如何适应国企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建立起监事会长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越来越为国资监管部门所关注,同时也是外派监事会自身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这里说的“万”,是我们要会同各地区、各部门,较全面地落实企业“转机条例”,跟踪了解一万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两则”的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完成清产核资,以助于有步骤地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用量,为国有企业建立新体制打好基础。 “千”即国家将按照《国有资产监管条例》,通过委派监事会的形成,分期分批地对一千户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8.
李烜 《改革与战略》2005,(10):65-67
国资委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资产及权益不受侵犯。本文通过工作实践,探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监督检查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雷元平 《上海国资》2009,(12):42-43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监事会与企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条例》明确监事会的主要职能就是监督,是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监事会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如何在现场监督检查中发挥监督作用,是监事会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国有公司监事会的职能重塑与制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改革与战略》2009,25(3):24-28
我国国有公司监事会制度经过了三个演化阶段,其制度优势明显。但在实践运作中出现的职权抽象,权、责不协调,权、能不协调等问题使得监事会的监督出现失效,这既需要强化理论底蕴,克服路径依赖,构建配套制度,又需要借鉴国外监事会制度的经验,进行监事会的职能重塑与制度优化,确保国有公司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上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