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华民国这个特殊的年代,中国处在内战外患,国势危殆的时期。外国的一些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大肆的资本输出,许多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销售产品。他们注意到如果再以侵略者的姿态出现在广告中,那势必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因而,他们在营销、策划、创意方面都采用有经验的中国人。他们重视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文化差异,他们不惜重金请中国画家创作了符合中国公众心理的广告,应用本土化策略开拓了中国市场,与中国民族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西方列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其庞大的销售攻势.使其广告宣传一直冲杀在最前沿的阵地.广告成为外国商品长驱直入中国市场的最有利武器之一.中国民族企业,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奋发努力,他们在西方列强军事,经济压迫的夹缝中,在同外国资本家的长期竞争中发展起来,广告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了.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国企业不干落后,积极面对,采取各种营销方式与外国企业竞争,其中广告也成为它们与外国企业竞争的一个手段.这期间,中外广告在创意方面出现了一个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美国中美总商会介绍国际著名的A.C.尼尔森公司代表到中国,旨在与国内有关部门合作,共同推进国内广告业走向世界。借此机会,记者采访了尼尔森公司亚太拉丁美洲区高级副董事长鲍乐寿先生。 问:目前外商对中国广告市场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答:外商对中国广告市场的基本看法是与外商对中国宏观市场的看法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在过去14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超过9%,1992年接近13%。中国的购买力及消费能力大增。这些事实都是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的20多年中,中国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政策的实行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本文选取1985-2009年间我国FDI、GDP的时间序列资料,描绘了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并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外方经理眼中的合资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经营的大多数外国企业将合资公司作为进入中国和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式。在过去的20年里,合资企业占了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80%。由于合资企业在获得中方支持、解决进入新市场的困难方面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因而受到外国投资者的青睐。然而,由于近几年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合资企业在中国遇到了许多挑战。有的企业认为,他们已经懂得怎样在中国经营,所以想将合资企业转为独资公司,以获得更大的利润,也能更有效地管理公司、更有效地控制资源和人事。对这些公司来讲,合资企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而由于合资企业在市场深化…  相似文献   

6.
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从东道国——中国的角度出发,从经济因素、自然禀赋、法规政策三个方面来分析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高速增长态势,外商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以跨国并购为主,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商将改变过去的独资、合资等方式,更多地采用收购、兼并的形式进入中国。由于行业特征不一样,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更趋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外商在中国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思考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外资司胡景岩投资性公司也称控股公司或伞型公司,外商在中国举办投资性公司,即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中国投资或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合资设立以从事以投资为主业、管理和协调其投资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贸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文拟就感触弥深的几个战略问题,提些想法。一、增强超越意识。一位外商在一次宴会上,喝到中国的“健力宝”,连声称好,同时批评中国一些企业,虽然产品并不比外国名牌差,却就是不敢超越。这位外商的批评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0.
据《国际经贸消息》报载:英国某制药厂在广告中许诺,如服用该厂生产的感冒药无效,该厂将赔当事人100英磅。有一老太太服用该药无效,便向厂家索赔,经法庭审理胜诉。制药厂夸海口上了“牛皮税”,赔了英磅又折名。显而易见,这是个外国案例。假如换在中国,结果又将如何呢?在中国—— 虚假广告何其多 “吹牛不上税”,中国格言,少说这话也有千百年历史。于是,中国的广告成份比外国广告多一层具有民族特色的“牛气”。你想快速致富吗?你想快速增高吗?你想白发变黑、返老还童吗?办法多的是,广告里全有!虚假广告满天飞,骗你没商量。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外国汽车企业开始将他们的目光瞄准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也开始迅猛成长。由此,竞争自然不可避免。广告也越来越成为提高各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形式,常常被广告商用来劝说人们采取购买行为。语用预设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而且经常会被用于广告中来加强其说服的目的。文章结合英语汽车广告语的分类,探究了不同语用预设在这些广告中的用途。并且从语用预设和英语汽车广告语,语用预设和英语汽车广告信息,语用预设和消费心理及语用预设和汽车广告市场策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语用预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实践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济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外国资本通过投资我国现代制造业产生了效益,提高了资本密集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也是我国工业化的催化剂。本文通过建立用外商直接投资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增长模型,定量测算了我国FDI的技术进步效应。  相似文献   

13.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及影响邓建勤,赖明勇(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借助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策略。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后,外资大规模挺进中国...  相似文献   

14.
盛斌  关永强 《经济纵横》2012,(10):107-109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由梁华博士撰写的《外国在华直接投资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一书深入研究了近代史中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丰富和深化了近代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资企业"挤出效应"的认识。从经济史的角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扩展:一是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继续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中关键变量的实际效应,揭示其政策含义。二是以历史资料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与理论总结,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讨论与研究。三是利用典型地区或行业部门的案例,详尽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币在中国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外商对国内企业的出口支付可直接使用人民币,国内企业进口也可向外商直接支付人民币,国内贸易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开始向外商转移.同时,人民币境外流通和留存规模在逐渐升高,仅在香港一地人民币存款数额就高达数千亿元.香港、伦敦等地的金融机构也出现了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在这些地方的流通量和交易额都在加快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外国官方机构持有人民币资产,并将人民币资产作为其外汇储备的构成部分之一.这些外国官方机构,不仅有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有一些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国货币当局与日益增多的外国官方机构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以往使用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相比,越来越多的新协议约定了人民币与协议对方国的货币相互交换和持有.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知识资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和地区技术进步的分析框架,通过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区域R&D投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自身科技投入是推动地区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受中国目前引资结构和质量的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特别是通过FDI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活动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并不明显;FDI渠道传递的外国R&D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与当地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FDI引资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自1980年以来,先后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此后,国家又相继制定了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征税的暂行规定,专有技术使用费减免税规定,外商在中国的利息所得减免税规定,对经济特区和沿海港口城市减免税规定,对合资进行港口建设的减免税规定,进出口货物征、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帷幕,外国直接投资(FDI)逐步进入我国。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中国逐步放宽外商进入国内市场的政策限制,允许成立外商独资企业,也允许外国人担任董事长。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开始上升,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就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而1996年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已经稳定地突破400亿美元大关。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国直  相似文献   

19.
随 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发展和国际上对中国所蕴涵的巨大的投资机会的逐渐认同 ,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数量在近年来持续位居世界前列 ,2 0 0 2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超过 5 0 0亿美元 ,已经超过美国、英国等国家 ,居世界首位 ,关于FDI对于东道国 ,尤其是发展中东道国的影响 ,国际上有许多争论 ,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的资金供给的影响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构成东道国国内总投资的一部分 ,实际上增加了东道国国内的有效需求 ,所以对资本流入国而言 ,会形成产出增长的乘数效应。从资本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视为净资本流入 ,由它形成的固定资产可视为外商直接投资的资产引致效应。一般而言 ,资本相对短缺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很多文献通过对借用国际借贷资本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行的比较 ,发现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对外借款而导致巨额债务危机。为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发展中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发展中国家资本的“双缺口”理论。根据资本“双缺口”理论 ,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互相弥补直至两者...  相似文献   

20.
按现行分类,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包括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及外商其他投资三种。1979-1991年,我国对外签订协议利用外资总额中,对外借款占52.2%,外商直接投资占43.4%,外商其他投资占4.4%,在对外借款中,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占47.6%;1982至1991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三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33%和4%,对外借款中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占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