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争取最小熵值、最大负墒值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方程,正是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程。一个和谐社会,它必须首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数量维”。其次,建设和谐社会也应该注重”质量维”,也正是一个社会的“协调度”。再次.一个社会的和谐状态.应该“持续长”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不但是正相关的.在标准尺度的度量上甚至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2.
博弈中实现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的一个新的政治语言,社会各界对它的解读不一而足.有人认为应该以改善民生为主;有人认为应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有人认为应该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等等.而笔以为,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博弈均衡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和谐社会是利益公平分配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社会。从政治学角度,和谐社会是非零和博弈的社会,是对阶级斗争加以否定和超越的社会。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是“理想社会”的现代形式。本文试图从和谐社会的诸多理论推演中发掘出更多的内涵,将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呈现出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细致的工作立足点。  相似文献   

4.
姜信治 《发展》2005,(6):6-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同时也回答了党在新时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来看,它必须反映…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中的电子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滢 《特区经济》2007,219(4):132-133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社区的建设,而电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手段。电子社区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数字鸿沟”的难题,也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了网络基础和信息平台,用现代化的手段辅助构建了一个“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正>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目标。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着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作为国有企业,应该是社会的一个经济单元,或者说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自然要认真思考如何构建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和谐",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是顺应民心、民意的,也是当务之急。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是中共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本,是中共维护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构建怎么样的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应从哪一个方面着手?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和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处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社会主体都应该是一个具有同等身份意识的社会公民,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公平和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每一个社会公民的私有财产都应该得到宪法的平等保护。现在,阻碍社会公民权利获取的主要因素就是特殊…  相似文献   

8.
近一年多时间以来,中央着眼于“十一五”时期中国的发展,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先后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安全保障型社会”等一系列目标,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也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和谐社会不仅成为政府公共行政与决策的追求,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其识与关注中心。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和谐必须建立在社会结构和谐的基础之上,社会结构的和谐则意味着社会应当是一个以庞大的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现代化社会结构。那么,我国中产阶级阶层的现状与发展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产阶层能否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所作为?当前制约和谐力量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扩大中产阶层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张斌 《理论观察》2010,(2):102-103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的组成的基石。社会责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实现全面小康,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主旋律。遵从这一伟大的时代需要,中国的发展要求所有企业都应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健康“细胞”,都要承担起新时代所要求的新使命——社会责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