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民工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社会生活中的边缘人,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但却和土地、农村有着紧密联系。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与他们思想意识、社会制度、乡土记忆、城市体验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切实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各种问题,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对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重塑和调适。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在城市内交往局限性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农民工在城市内交往局限性探析周庆华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进城农民工群体。对于农村而言,他们是城里人;对于城市来说,他们又是乡里人,由此处在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形成所谓边缘群体。“边缘群体”这一称谓很恰当地体现了他们的身份。在城乡...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社会群众中特殊的一类人,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却被城市化边缘,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却被城市隔绝在城市群体之外。农民工肩负着城市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在度农民工新闻报道过程中也要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要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上考虑新闻报道的角度,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隐私权,新闻媒体报道是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媒介,新闻媒体要充分认识和尊重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展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比如,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职业发展意识,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挣钱不要命”;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不是重新回到农村,等等.因而,应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问题,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城市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他们既不同于农村居民,也不同于城市居民.农民工的出现给城乡二元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概要地描述了农民工在城市受到的种种不公,探讨了他们与市民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我国要真正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就必须解决农民工被边缘化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是让农民工市民化,即让农民工真正的融入城市.可是,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让农民工真正的融入城市,并非易事.农民工融入城市,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穿越城乡之间有形和无形的户籍墙,打破城乡壁垒,拆掉农民进城工作和生活的门槛,实现农民工由边缘人到城市人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7.
赵保成 《中国就业》2010,(10):55-56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这一群体主要是指80后、90后出生的农民工,在1.5亿农民工中占到60%,大约1亿人。他们“新”在年轻,“新”在没有过多的务农经历,  相似文献   

8.
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从建立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以及具体的设计方面,对城市农民工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徐奎 《活力》2011,(8):27-27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在一段时期,这一群体基本上没有工会组织、几乎没有任何权益保障,更不能享受因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城市被雇佣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当前,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国家各个部门和法律援助部门的重要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工面临着政府法律援助责任落实不够、社会保障不到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够健全、调查取证难、索赔难、执行难和农民工法律素质较低、农民工劳动报酬得不到合理保障等诸多问题。本文立足基层检察机关的法律视角,通过实际工作中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司法实践,查找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保障民生、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动“三项重点工作”提供实践积累。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不容乐观。以社会公正为理念、以搭建社会保障城乡整合的制度桥梁为目标,坚持切实可行的操作原则,建立完备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善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我们到了为农民工“正名”,真正把他们纳入工人队伍。善待他们、给他们以相应待遇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他们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当前农民工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体制矛盾和突出问题,要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改革,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张源林 《河北企业》2014,(5):122-122
<正>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户籍制度下的特殊身份标识。由于中国社会制度与政策因素,他们在城市中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权利。在政治权利方面,农民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难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得不到应有的工人身份;在经济权利方面,农民工和城镇正式工人存在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的现象;在社会权利方面,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所以始终是城市的边缘群体,难以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和文化教育权利,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全国农民工的数量超过了两个亿,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是,他们的焦点却大多集中在农民工的就业、居住、子女教育等方面,对于农民工的休闲生活,尤其是休闲体育状况却很少关注。由于农民工本身所具有的边缘特性,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大学生农民工”,它是一个群体概念,广义上指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毕业生,因为主客观原因,目前以农民工身份外出务工就业的劳动力群体.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农民开始到城市中务工经商,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城市化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工作为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在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遭受着极不平等的待遇。农民工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将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到农村及城镇的经济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农民工问题己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就农民工在和谐社会环境下劳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特有的群体。1978年之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被释放出来,他们开始涌入城市。盲流、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等都曾是这个群体的歧视性称谓,农民工这个中性的称谓是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逐渐固定下来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被公众进一步接受。农民工为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为社会财富的集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几何时,他们一直在城市与乡村间徘徊,离开农村游走于各大城市之间,人口红利带来的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城市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分化已经形成,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这一群体在城市社会的融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社会融入中表现最为积极,但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郑州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研,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以期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他们由城市"边缘人"向城市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和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涌出的“农民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特色。受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强体力劳动实际上是对他们劳动力的掠夺性开发,中国的农民工转移呈现出青年农民工阶段性转移的特征,即青壮年时外出务工,中老年时返乡。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的十分简单——赚钱以维持生计,满足生活需要,他们对生活多年的农村社区有较强的认同感,返乡之后通常仍然具有农业生产能力。但是对于新生代民工来说,他们对生活的经历远没有他们的父辈那样深刻,同时,对长时间工作生活所在的城市具有感情,为城市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适应了城市的环境以及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对城市产生了很强的归属感。他们有了更多的生活需求和情感诉求,这也是他们对于城市文明的认可。只是,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所接纳;他们的家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远。城市新移民能否融入城市,是影响社会安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