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国内情况 一、GDP与投资增长 2007年越南GDP增长率高达8.5%,过去十年,越南经济的平均增长率维持在7.5%。2007年越南GDP为700.22亿美元,约为中国的2.15%。  相似文献   

2.
王晓华 《经济论坛》2006,(22):25-28
一、引言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领军省份,近几年以其不断攀升的GDP数值和增长速度引人瞩目,河南连续五年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11.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05年,其GDP已然位列全国第五。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7%。工业生产投资增长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行业的投资,如河南省2003年工业投资增长率为64.1%,2004年为68.7%。2004年,重工业增长率25.4%,轻工业增长率为19.7%。河南省工业投资增长率达60%以上,是拉动河南经济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致使污染物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了环境质量的下降,河水污浊…  相似文献   

3.
朱琳 《经济论坛》2007,(6):19-2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江苏省出口和经济迅速发展,全省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4.184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874.9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3.65%,国内生产总值(GDP)也由1978年的249.2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512.35亿元,年平均增长17.59%。出口增长率一直领先于GDP的增长率,这些数据显示了出口对于推进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楷 《经济导刊》2007,(11):83-84
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 "十五"期间,福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趋于同步.2000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432元增至2006的12321元,五年增长65.8%,年均增长10.6%,同期GDP年均增长10.8%,与经济增长趋于同步.而农村居民收入落后于经济增长.2001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比较低,均低于同期GDP增长率.2000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230元增至2005年的4450元,增加1220元,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6%,只有同期GDP年均增长率10.8%的61.1%,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解析GDP增长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DP是人们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统计指标,但存在对这个指标使用过度的现象,。本文首先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在对GDP指标全面分析后认为:GDP有重大缺陷和偏差,GDP不能区别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GDP不能反映知识产出,GDP的增加只是一种手段,GDP的增加不能区别经济的表面增加和实际增加。必须正确理解、看待和使用以GDP表示的经济增长率,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可以不再计算GDP总量及其增长率,至少应该逐步淡化,盲目追求速度势必会造成宏微观出现反差的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6.
林本喜  苏丽婷 《技术经济》2011,30(12):90-94
阐述了福建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利用1987—2009年福建省的相关数据,对福建省加工贸易增长率、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和贡献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构建了加工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影响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研究结果显示:1987年以来,福建加工贸易增值率总体呈上升态势,福建加工贸易水平有所提升;加工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正面的拉动、促进作用;福建省加工贸易净出口额每增加1亿元,该省GDP将增加3.553亿元。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丹麦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继2006年GDP增长3.2%,达16 400亿丹麦克朗后,由于失业率降至自1974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劳动力不足等经济领域制约因素增多,经济增长率降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丹麦2007年GDP增长率将为1.9%,增长率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由1985年的8964.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年均增长率为9.7%。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2043.87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41527亿元,年均增长率16.7%,比同期国内GDP的年均增长率9.7%高7个百分点。另外,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的22.61%上升到2006年的67.58%。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1985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3位。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通常的经济分析中 ,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因此 ,我们也从 GDP开始 ,评估河北省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的质量 ,并就各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近年来 ,由于经济增长的偏差 ,而使全省经济总量 (GDP)出现数十亿元的“水分”;三次产业中 ,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悖常规。一、可比价 GDP的测算对可比价 GDP的测算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方法 1:基于 GDP增长测算方法此法以某年为基期 ,根据可比价 GDP增长率直接测算可比价的 GDP。本文以 1995年为基期 ,设GDPt为 t年按 1995年…  相似文献   

10.
越南金融动荡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国内情况 一、GDP与投资增长 2007年越南GDP增长率高达8.5%,过去十年,越南经济的平均增长率维持在7.5%.2007年越南GDP为700.22亿美元,约为中国的2.15%.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实际GDP(以GDP的价格平减指数计算,同时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由1985年的200.48亿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6053.1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73%,与此同时,福建省的物价也有飞速的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福建省的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为原先1985年12.3%上升到2005年的64.2%。其中,实际出口总额(以GDP的价格平减指数计算,同时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由1985年的16.3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2396.8亿元。而实际进口总额(统计口径如上)也由1985年的10.7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500.8亿元,在全国位居前茅。因此,分析福建省的GDP数额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间的关系,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3):F0002-F0002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年初定下的GDP增长7.5%的调控目标顺利实现。结果不出意外,但过程充满曲折,2013年的经济增长并不平稳。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没有消除,20l4年的经济形势仍会很复杂。去年年初经济增长就不够强劲,二季度GDP增长率更是降到了7.5%。  相似文献   

13.
李艳  郭林 《经济论坛》2007,(13):34-35,46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 (一)经济高速增长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GDP连续几年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本文是许小年教授2008年12月27日在燕山大讲堂做的题为"迟到的衰退"主题演讲的一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全靠投资.目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投资、出口和消费投资.投资现在占GDP的42%左右,其增长率在过去几年平均每年为20%;出口,通常经济学上的计算只是净出口,去年净出口占中国GDP的9%,而出口的增长平均每年为30%,有些年达到了40%;消费方面,居民消费占中国GDP的35%,消费的平均增长率大概是在10%~15%之间.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改变,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资本积累速度的下降和创新不足将从供给面角度对经济增长形成硬约束,需求面的变化则对经济增长形成软约束.由于供给和需求面的双重约束,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都会下一个台阶,由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高速增长期.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潜在增长率呈下降态势,尤其是2011年以来我国潜在增长率明显下降,2012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为7.91%,“十三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有望维持在7.0%左右,建议将2014-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7%-7.5%左右,“十三五”时期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5%左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及相关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分区域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增长及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1)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1990~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近些年呈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尤其要提高东部TFP增长水平。东部地区GDP增长率和TFP增长高度正相关(尤其是第三阶段),说明东部地区提高TFP增长对GDP潜在增长率有促进作用。(3)提高中、西部固定资本存量水平。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9固定资本存量的增长率有正相关性.说明中、西部地区仍然可以通过提高固定资本存量的方式提高GDP潜在增长率。(4)提高劳动增长率。全国GDP增长率趋势值与劳动增长率趋势值高度正相关,提高劳动增长率也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相似文献   

17.
GDP1需求导向回归预测:GDP1(图2、图3)=f(社会消费品、出口、进口、固定资产投资)=12789.3亿元,增长9.55%。GDP2资金供给回归预测:GDP2(图4)=f(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国家银行存款余额)=12958.52亿元,增长11%。GDP3时序分析预测:GDP3(图1)=12645.71亿元,增长8.32%。GDP综合预测增长率:GDP=(GDP1+GDP2+GDP3)÷3=12797.84亿元,增长9.62%。注:上期(总78期)更正如下:图1、2003年增长为8.32%;图5、全年预测固定资产投资为3346.15亿元(小口径);图7的图形打错了。特此歉意。  相似文献   

18.
<正> 一、1991—2010年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特征 1.1 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根据我们对未来17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并结合定性分析,结论是:1991—2010年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据测算,90年代我国GDP可保持年均9%的增长率,2000年GDP可达41857亿元(人民币,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人均GDP可达3283元;2001—2010年,我国GDP增长率不会低于年均7.5%,按此计算,2010年GDP为86269亿元,如果2000年后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人均GDP将达6311元。1990—201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25%。  相似文献   

19.
一、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 1.我国经济形势的短期分析。据有关机构测算,200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7106亿元,同比增长9.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速度为20.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为19.1%,狭义货币(M1)增长率为20.1%。  相似文献   

20.
<正> 改革开放十余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447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1992年突破2万亿元,基本上是按1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增长。如果与日本1.956~1971年间所取得的高经济增长率相比较,两国在两个不同时期所取得的相同成果——即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国民经济产生了质的飞跃。两国的经济起飞有很多相似之处,就其经济增长特点来说,可以说各有所长。但总的来说,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从质量上看要稍逊一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