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坤 《董事会》2010,(10):29-29
国美事件本质是控制权之争,是黄光裕与陈晓权力之争,这里有大股东、小股东之争(黄光裕和陈晓);有创始股东和财务投资者之争(黄光裕和贝恩资本);有大股东和管理层之争(黄光裕和陈晓为首的管理层);还有其他许多的小股东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参夹其中。这里有忠诚和背叛、正义和邪恶、江湖义气与铁血法理、旧臣与新主、人走与茶凉、乘人之危与绝地反击。  相似文献   

2.
《董事会》2009,(1):28-33
无论是在白领云集的高档写字楼里,还是在人群聚集的普通大街小巷,“国美事件”俨然成为时下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人们在为黄光裕唏嘘的同时,也在为国美惋惜。作为民营企业,企业家往往与企业坐在同一条船上,企业家命运与企业命运共荣辱。尤其是在整个国美系,其资本运作、投资决策等大多是黄光裕本人做出的,而供应商及社会舆论也把黄光裕个人品牌当作国美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从某种程度上,黄光裕出现危机就等同于国美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3.
谭雅 《董事会》2009,(1):67-69
这一次,黄光裕终于被传言砸中了。 2008年11月19日晚,一条关于黄光裕的短信开始在家电业内流传。“消息绝对可靠: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已于11月17日夜里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至今无下落。黄的妻子杜鹃和一名主要财务人员已潜逃,涉及多起重大案件。”  相似文献   

4.
朱继东 《董事会》2009,(1):110-110
“我在休斯敦。刚听说黄光裕被捕,真是好消息!啥原因?…‘听说黄光裕被抓起来了,真是大快人心!被他欺负了这么多年,我们早盼着这一天!他为什么被抓,有什么内幕吗?”“希望这一次中央能痛下决心,为民除害!”……中午吃饭时,我接到好几个企业家朋友的电话或短信,都是关于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的。  相似文献   

5.
数字     
我的钱还不够花!——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光裕一语惊四座。据《福布斯》公布,黄光裕的身价是15亿美元,紧跟荣智健(16亿美元)身后,35岁的他是“《福布斯》2005年度世界亿万富豪榜”上最年轻的新亿万富翁。  相似文献   

6.
富贵如浮云     
张勇 《IT经理世界》2010,(9):120-120
庭审完毕的黄光裕案,依旧是10年间最大的谜团,其背后错综复杂的政商关系,已在过去一年间成为最具焦点的话题。曾经的家电零售业大佬集铁腕商业智慧于一身,如今成了阶下囚,黄光裕的这段人生经历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商业社会畸变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黄文夫 《董事会》2010,(10):28-28
有人说,即便没有牢狱之劫,黄光裕与陈晓的决裂亦不可避免。佐证是在国美的发展模式上,一开始陈晓就与黄光裕有很大的分歧,若要在国美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必须让未来的国美姓陈。还有人说,在永乐被国美收购之后,陈晓来到国美,其目的就是卧薪尝胆。以求日后东山再起。这无疑为日后陈黄二人的决裂埋下了伏笔。但是,以黄光裕对国美的控制及强势性格,如若没有意外因素发生,陈晓根本就没有机会。  相似文献   

8.
张天兵 《董事会》2011,(2):103-103
国美控制权之争和唐骏学历风波两个案例的背景大家都比较熟悉。在前者中,大众认为问题出在国美的职业化经理人身上,而黄光裕是一个受害者。实际上,黄光裕将国美这样一个上市公司作为其操纵的一个资本平台和长期获利的手段,其反应的其实是个公司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理性之战     
舆论是有欺骗性的。9月28日,就在国美大战投票结果公布的前一刻,本人还相信黄光裕胜局已定,陈晓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从新浪微博对国美特别股东大会的实时播报以及众博主对此事件评判的倾向性上看,黄光裕一方已经明显占据了舆论的上风。但投票的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0.
潘敏  夏丹 《董事会》2009,(4):76-77
面对资本市场的诱惑和多次成功后的自我膨胀,在欲望与贪婪的迷雾中弃守实业和专精之道,沉迷于资本市场的“黄光裕们”,是到反思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1.
国美新野心     
6月24日下午,国美电器对外公布了“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国美每年销售增长率目标为15%,2014年,国美销售规模将实现1800亿元,有效门店将达2000家。在经历了20个月“黄光裕事件”的影响之后(黄光裕2008年11月被拘),国美电器终于理清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2.
按照黄光裕的商业逻辑,国美电器是不能被“分享”的,必须由他来控制国美。除了要国美为黄光裕帝国供血之外,不得不说也与他本人的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资本国美     
何焱 《中国纺织》2007,(2):150-152
继成功收购中关村建设和永乐电器之后,中国首富国美集团总裁黄光裕2006年底再出大动作,凭借其耗资38亿元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鹏润国际时尚交易中心”在北京的正式揭幕,黄光裕和他的国美集团首次挺进时尚服饰产业。而这也标志了黄光裕意图在时尚商业地产领域再造一个“国美电器”的“野心”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电工业》2011,(8):18-18
创业起家的中国商界大亨黄光裕因贿赂和内幕交易被判14年监禁后,很多人预计他辉煌的商业生涯可能会就此结束。而现在,黄光裕旗下公司的意外之举再度使他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5.
就在本文截稿时,黄光裕案件的终审结果也出来了:维持原判获刑14年,并处罚金8亿元。一个由黄光裕称霸甚至主宰中国家电连锁业的时代结束了。  相似文献   

16.
胡润的“富豪榜”给黄光裕戴上了“中国首富”的高帽子。和历届登上“中国首富”一样,黄老板此时肯定是喜忧参半。但真正让黄又喜又忧的是海外资本市场不见硝烟的血战。 在香港股市趟过地雷阵、坐了过山车,黄光裕至今仍没有杀出重围。外界称其是资本运作高手,他却连连喊冤。  相似文献   

17.
12月17日,国美电器将在香港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审议并酌情通过决议案:增加许可的董事最高人数,从11人增加至13人,委任邹晓春、黄燕虹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一向被媒体认为站存黄光裕家族对立面的陈晓,出人意外地表明立场,支持这些决议案。不言而喻,黄光裕家族与陈晓已经达成初步和解。陈晓也不用再考虑去留的问题。国美终于恢复了平静.但黄氏家族的两位董事入主之后,双方能够其融于一个平台吗?陈晓的位子能不能坐稳,实际上还没定数。  相似文献   

18.
蔡恩泽 《董事会》2009,(3):38-39
经过短暂的动荡与不安之后,国美正式终结了“黄光裕时代”,开启了“陈晓时代”。通过精细化耕作,陈晓主政终结了国美粗放式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机电工业》2011,(5):22-22
一时间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陈黄之争”最终以黄光裕的胜出而宣告结束。曾经被人们认为是野心家和阴谋家的陈晓将会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0.
近几个月来,商界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就是黄光裕被拘。虽然事情到现在还没有结论,但这位商人涉及的指控实在太多,有些猜测也得到了官方的证实。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这颗商界明星已经陨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