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导读     
二元经济理论自创立以来就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理论。《国外学者关于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综述》对二元经济理论的构建以及新研究方法的拓展予以归纳,解释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并对二元经济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营销渠道中有效的知识转移冈会给制造商和分销商带来一定的利益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营销渠道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认为只有建立互利互惠的渠道成员关系,才能促进营销渠道中的有效知识转移。《流通业成为“先导性产业”的约束条件和成长机制》提出了流通先导力的概念,并认为流通业只有…  相似文献   

2.
杨洁 《企业家天地》2007,(11):29-31
本文从格力与国美的渠道冲突案例谈起,分析了渠道的核心——制造商与分销商之间博弈关系的实际意义,认为制造商与分销商应该加强了解、信任与合作,树立关系营销理念,建立关系营销。  相似文献   

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权力依赖理论,构建专用资产投资、依赖不对称性和分销商战略信息分享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探析我国营销渠道中分销商战略信息分享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制造商专用资产投资和分销商专用资产投资均对分销商战略信息分享有正向影响;依赖不对称性对分销商战略信息分享有显著影响并且对专用资产投资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医改之后,对医药营销来说,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营销渠道的改变,即医院在医药企业促销活动中的重要程度将减弱,药店取代医院成为药品的重要销售终端。医药营销实际上是和消费者面对面的营销。新形势下,医药企业营销渠道将发生以下变化:首先,营销渠道由纵深型向扁平型转变,即医药企业在选择分销渠道时由选择进货批量大、频率低的大型分销商,向分布零散、进货频繁但数量小的中小型分销商,甚至是零售终端过渡,也就是渠道的重心由高向低转移。其次,医药企业对产品分销流通的渠道定位更准确,市场成熟的大众性普药继续走批发分销渠道。渠道建设成功后还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渠道管理。  相似文献   

5.
营销渠道是营销组合(4Ps策略)的核心要素,也是现代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理解渠道运作机理对于企业营销渠道的建立以及渠道策略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生产制造业企业的营销渠道运行机理,着重分析了制造商的品牌和技术如何影响渠道运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研究知识转移效率和企业转型过程中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探索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有效措施,对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转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知识转移一般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转移是转移主体、转移内容和转移媒介等要素在特定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基于对已有知识转移过程研究的综合分析,本文构建了知识转移一般过程模型,并分析了知识转移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8.
统计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统计资源的浪费,提高统计知识的利用效率,结合知识管理理论,文章从统计知识特性、统计知识转移主体、统计知识转移情境以及转移途径等方面构建统计组织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三角模糊属性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咨询,分析各因素对转移效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统计知识转移途径、统计知识接收方能力、统计知识转移文化情境对统计组织知识转移效果影响较强;统计知识可表达性等因素对统计知识转移效果影响较低。最后,提出提升统计组织知识转移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商业银行的知识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实施知识营销,树立知识营销观念、开发知识型产品、健全渠道网络、加强知识营销的“五化”建设、大力培养知识型营销人才,能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营销水平,帮助商业银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掌握市场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论证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经济全球化对知识管理研究的影响.指出知识管理的研究重心必须进行迁移,迁移的方向是由局部隐性知识向全球化显性知识转移,从微观知识向全球化宏观知识转移,从描述性知识向方法论知识转移,同时指出了新一代知识管理的智能化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知识的分化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知识的增长,知识的利用类型和转移途径正在发生重大的调整与改变,以众多特殊条件为附带物的专门知识由于其使用价值高,正逐渐成为社会组织利用的主要知识类型。本文提出,传统组织理论是一个基于劳动配置的组织理论,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理论是一个基于知识配置的组织理论。还提出了知识配置的原则,用以解释知识创新和组织结构形式如何交互作用,从而形成组织的学习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并强调,基于知识配置的组织理论和设计是后现代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知识正日益被看作企业和经济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最近,人们越来越关注意会性知识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性和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本文根据意会性知识的内涵和主要特性——个体性,简要地阐述了它的优缺点和两种类型。由于技术转移和技术基础的意会性,意会性知识构成了企业的知识基础,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关键。意会性知识的学习和传递以及增强意会性知识的获取能力,是技术创新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按照这种观点,可以建立基于意会性知识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the link between the perceived appropriateness of a channel manager's communication to distributors and the resultant trust perceptions developed by the distributors is analyzed. Evidence is provided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gree of trust perceived in a relationship may be contingent upon the perceived adequacy of related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4.
学案式教学是以"学案"为导向来实施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从知识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学案式教学是一个新的视角。知识生态学把知识分为数据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四种不同的知识形态,其核心是探讨知识如何向更有价值的形态转化及其所需的条件。学案式教学营造了从信息向知识、技能和态度转化的生态环境,并使其教学关注信息、知识如何经过集体和个体交融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意愿、素质、心态以及集体高成效可持续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集中表现在知识创新能力,而企业要实现知识创新,必须向外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开展知识转移活动。企业发展处于一定的供应链系统之中,供应链之间的知识转移绩效将影响企业知识创新,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围绕供应链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供应链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供应链企业的知识转移主体、知识转移情景和知识转移媒介三个方面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6.
外包功能的再认识:知识转移、学习和其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专注于外包的知识转移和学习功能。为此建立了外包中跨国发包公司和发展中国家承包公司的收益函数的模型。在我们的模型中,外包的主体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企业关系。基于技术落差,发包企业传输给承包企业的信息,要远大于承包企业传输给发包企业的信息,但是这种知识外溢也得到了承包企业的其他利益甚至知识诀窍的补偿,因此外包是利益对等的补偿过程。同时,由于发包企业与承包企业之间的研发能力不均等,需要进行互补性学习的内容也不同,因此决定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双方是合作博弈的伙伴,需要使用合作博弈模型。作为验证,我们引用了台湾中小计算机企业的成功案例。本文据此提出,政府的政策引导以及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升级,是未来我国外包企业产业升级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呼唤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办法是设立知识主管,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知识仓库。  相似文献   

18.
引入反馈机制的知识价值链与知识价值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唯一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就是知识,知识已成为创造财富的第一要素。文章从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的对比分析入手,对知识管理作出一个新的界定.然后通过对知识价值的分析,在知识价值链中加入了反馈机制,以此来确保知识传递的准确性.从而使其顺利增值。  相似文献   

19.
知识、知识资本与知识资本蚀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知识载体保持竞争的一种必要的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资源;知识资本是组织系统拥有的或控制的并通过其运动实现价值增值的知识资源;知识资本蚀耗是知识资本在发挥效能过程中逐渐侵蚀和损耗的那部分价值。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是有条件的,知识资本蚀耗价值计量的对象是知识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