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节过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出现"民工荒",员工缺口超过两百万。这次"民工荒"是在"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务工主体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探究农民工的权益诉求,寻找"民工荒"的原因,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然而2009年6月以来,随着经济复苏,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本文分析珠三角"民工荒"的原因得出:经济发展使农民工就业不仅仅限于珠三角地区,实际收入水平过低使部分珠三角农民工流向其他就业渠道,在珠三角农民工劳动力市场需求上升时导致"民工荒"现象。要应对"民工荒",珠三角必须实现从依靠低廉劳动力到依靠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珠三角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3.
成本收益视角下的“民工荒”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双 《商场现代化》2010,(5):148-149
自"民工荒"现象产生以来,众多学者分别从农民工素质、结构、社会保障等不同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展开研究,本文则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对"民工荒"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是务工成本过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张杰飞 《中国市场》2008,(13):88-89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根据我国特有客观事实对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后认为,除农民工工资下降、务农收入提高和制度障碍及心理成本外,农民工工资拖欠风险和工作搜寻成本也是"民工荒"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全国出现的民工荒标志着农民工已从背着大包小包找工作,到企业蹲点招人这一历史转变。普工荒的出现意味着民工荒现象将是一个常态,民工荒将长期存在。那些靠低廉劳动力生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难以为继,必须进行产业升级,而农民工自身不及时提升又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6.
杜曦 《中国市场》2010,(52):21-22
本文试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民工输入地"民工荒"成因,进而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倩 《中国市场》2010,(48):165-167,171
进入2010年,媒体对于"民工荒"的报道屡见不鲜,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供给主体。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特点的对比分析,同时引入补偿性工资的概念,得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并结合现实情况具体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所期望的补偿性工资并没有得到"补偿"的情况,由此而导致"民工荒"的产生。并针对这一事实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民工荒”的局部性、结构性、短期性特征仍占主导。“民工荒”是劳动力供需面改变、体制性因素、结构性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应继续着力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稳步优先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同步解决“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难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新常态"下,东部沿海城市不断发生的"民工荒"现象逐渐波及全国,成为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及其工作相关的保健因素来探析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率高的原因及对策,对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在"民工荒"背景下开发管理好新生代农民工这一人力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工荒倒逼出产业升级?果真如此,我们应该欢迎民工荒。但残酷的现实是,民工荒未必能够倒逼出产业升级,反而可能让产业垮台。  相似文献   

11.
从“用工荒”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现象反映了农民工教育的缺失与错位,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困难重重。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农民工市场的主力,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对解决我国目前出现的"用工荒"以及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入手,结合我国民营企业最近面对的用工荒现象,深入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郭庆  吴瑞君 《人口与发展》2012,18(3):93-99,92
学界普遍认为民工荒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民工荒积极效应的现实表现,揭示了民工荒积极效应难以有效发挥的深层次原因。现阶段我国民工荒的实质是局部荒、结构荒和待遇荒,民工荒积极效应的释放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制度性障碍在客观上阻碍了积极效应的发挥。民工荒尚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难以有效刺激产业升级。要进一步激发民工荒的积极效应,必须依赖政府构建正确的引导和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周林冲 《消费导刊》2011,(13):64-65
农民工已成为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煤矿业对农民工的需求量很大。然而,南方国有煤矿企业目前却面临采掘农民工招收难且队伍不稳定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供大于求,而是煤矿业劳动力市场扭曲失衡的结果。“民工荒”使国有煤矿企业的发展遭遇瓶颈,对我国煤矿产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如何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民工荒”现象,是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王扬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48-49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当中一个特殊而主要的群体。如何解决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与繁荣振兴。"民工荒"在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随后蔓延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随着更多地区出现招工困难,形势日趋严峻。基于劳动经济学需求和供给理论,对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象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麦影 《中国市场》2009,(36):91-93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民工待遇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广州市企业近年给农民工提供的低待遇,造成了"民工荒"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广州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论述了提高农民工待遇的必要性,并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威 《消费导刊》2010,(6):18-19
几年来,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民工荒"现象,本文从人口结构、农民工结构、产业结构等多个角度,对于"民工荒"的原因在"民工荒"问题的暂时性、需求回暖、待遇问题、当地就业形势、技术结构、年龄结构、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方面进行了探析和归纳,并通过与其他出口大国的对比,就中国企业管理理念、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勇  李娟 《商场现代化》2007,(34):338-339
由于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一度出现"民工荒"和农民工难就业现象同时并存,农民工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这是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弱等原因所致,因此,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民工荒”现象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性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淑艳  詹玉萍 《商业研究》2006,(24):105-107
近几年来,中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表层次的原因,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单纯依靠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已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民工短缺的问题。借鉴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根本对策在于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的"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我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成为备受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镇化程度依然不高、农民工隐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现阶段我国"民工荒"现象只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的真正到来。为解决我国"民工荒"问题,应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拓展教育和培训渠道、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制定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新的劳资关系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丽兰 《商业科技》2010,(32):124-125
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然而2009年6月以来,随着经济复苏,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本文分析珠三角“民工荒”的原因得出:经济发展使农民工就业不仅仅限于珠三角地区,实际收入水平过低使部分珠三角农民工流向其他就业渠道,在珠三角农民工劳动力市场需求上升时导致“民工荒”现象。要应对“民工荒”,珠三角必须实现从依靠低廉劳动力到依靠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珠三角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