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际分工、剩余价值与贸易利润的相互关系角度,通过建立和扩展马克思国际价值的理论模型,分析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时的利益得失及相关政策措施,分析得出,相互贸易的国家极力追求贸易利润,但其结果具有差异: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润的同时,另一国会出现贸易利益的损害.某个国家单独采取关税政策时,该国会获得更多贸易利益;两个贸易国家同时采取关税政策时,会出现纳什政策博弈,各国通过这种政策博弈获得相关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有别于其他讨论上下游进出口策略性贸易的文献,我们将产业结构因素加入技术领先国(外国)与技术落后国(本国)之间的贸易问题,在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都是古诺竞争的假设下,利用两阶段博弈模型,考虑当技术先进国同时出口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到技术落后国时,技术落后国的策略性贸易政策问题.文中的研究结论,可以解释我国一些产业发展中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给我国在制定上下游企业的国际贸易政策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1994-2011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CAI指数和RCA指数,并运用动态空间Durbin面板计量方法,全面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贸易开放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各成员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产生"第三方效应"的传导机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国际综合竞争力方面,中国与其他东盟10国相比并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优势;(2)货物贸易开放的"第三方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挥,其进一步开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十分有限;(3)服务贸易开放的"第三方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一种非线性的U型关系,进一步的服务贸易开放能够提高各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的实证结论为中国在CAFTA框架下制定贸易开放政策以促进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不同产业均衡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徐龙宇  黎欢 《经济论坛》2013,(12):22-25
区域经济政策可以划分为地方、国家以及超国家三个层次.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研究,通常聚焦于超国家层次和国家层次,对地方层次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层次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并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系统剖析了地方层次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模型的贸易政策博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博弈特征。两国模型的贸易政策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动态博弈、零和博弈和无限的重复博弈。博弈中贸易双方的纳什均衡解(采取最优关税或出口补贴,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并不是帕螺托最优解。“触发器策略”和“针锋相对策略”,会促使博弈双方为了获得长期利益而建立一个愿意合作的信誉并惩罚对方的不合作行为,从而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也必须将推动各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迅猛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各国争夺市场、资源以及能源的重要手段。首先借鉴合作博弈模型提出3个命题,讨论分析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的充分条件,其次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I)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测度中国—东盟的贸易互补性,从而获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必要条件,再次从交易成本的视角考量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约束条件,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当前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保护的新趋向,指出世界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各国国际贸易政策之间的相互反应既有非合作的也有合作的,解释了贸易保护和多边贸易政策合作共存这一现象,并得出了对我国国际贸易政策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价值链格局中,贸易摩擦所导致的单边技术管制不仅会对一国出口贸易利益形成冲击,还会对全球产业价值链和国际经济格局重塑产生重要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强调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多元化.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法测算框架,分析在中美贸易摩擦历史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中间品进口依赖度,评估美国单边技术管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及国内产业链的冲击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出口增加值中源自国外增加值部分比例在大幅下降,但计算机、电子和光学制品、电气设备等行业仍十分依赖国外中间品投入;欧洲、美国和日本是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依赖度最高的地区,且中国出口中来源于这些地区的国外增加值占比低于流出占比.美国单边技术管制对中国出口的冲击,通过全球价值链体系在国内各行业及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形成差异化的"放大效应"和"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9.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城 《现代财经》2000,20(7):26-28
一国货币政策行为及其效应,是政策制定者与政策调节对象在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理性决策的结果,在开放经济下,这种货币政策制定者与调节对象的对局又引申到一国货币政策制定者与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制定者,国际游资之间的博弈。本文就货币政策制定者在确定货币供给和维持本国汇率上所进行的博弈分析进行概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由于其破坏性及强复杂性,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治理平台上的热议论题之一。探讨全球治理与贸易保护主义之间博弈的形成以及未来如何协调处理的问题。概括来讲,全球治理的艰难发展体现了各国之间的政策博弈结果。利用博弈模型分析全球治理不仅能够帮助鉴别各国接受全球经济治理时的配合度,也有利于督促各国政府采取负责任的调整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计算边境效应来测定自由贸易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程度。通过2000-2009年这10年的面板数据,在理论上验证了以下结论:东盟区域内部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边境效应普遍降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贸易国家的边境效应却在不断提升,这反映出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在不断提高。此外,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发现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与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同质化结构不同,东盟区域内既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有依然被联合国定义为贫穷、欠发达的国家,这样的国家结构必然会造成贸易层面上的分化,折射出东盟在内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和分化  相似文献   

12.
董莉 《经济论坛》2014,(8):143-148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SCO)"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框架下积极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这对中国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应。首先,中国对中亚地区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升级;其次,促进了中国对中亚地区的投资,带动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制约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成员方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不完善、大国博弈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低等。  相似文献   

13.
朱勤  刘玥  杨晶晶 《经济地理》2023,(12):126-134
在中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区域贸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测度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化转型水平和区域贸易竞争力,分析了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区域数字化转型对贸易竞争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各区域数字化转型与贸易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特点。(2)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本地的区域贸易竞争力,而且对近邻地区的贸易竞争力提升发挥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中国南部及GDP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其周边区域的贸易竞争力的带动作用更明显。(4)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数字化转型对区域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中显示出负向的调节效应。最后,文章就依托数字赋能提升区域贸易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贸易自由化是"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重要保障,而多边贸易协议、双边贸易协定和单边优惠措施是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重要路径。文章利用关税阶梯法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贸易自由化模式。结果表明,沿线各国对农产品征收的关税远低于世贸组织的上限。多边体系在绝大部分国家的农业贸易自由化中发挥了有限的作用。许多国家因为单方面取消了关税,它们的农业自由化主要是在WTO和FTA之外进行的。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2001-2015年的年度国家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农业关税的下降和加入WTO能促进一国农产品进口的增加,特别是更能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农产品进口的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TA的数量激增,但它们仅对部分国家的应用农业关税的影响较大,从国别计量结果也得到了验证。仅有11个国家的实证结果显示,与出口国签订FTA对进口有着显著的正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部崛起战略应该从国家全局利益最大化和整体发展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和具体安排"中部崛起"战略步骤和政策措施,应该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沟通合作,使各种区域战略和措施政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挥合力,构建整体效率最大化的区域政策组合.在这个中部地区与其他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一些人为的阻碍.本文研究的就是这些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在找出障碍的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消除这些障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旅游服务贸易政策的性质、特征和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服务贸易政策,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开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政策依据和准则;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本文在分析旅游服务贸易政策与旅游服务贸易理论和实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服务贸易政策的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国际属性栽和特征,分析了旅游服务贸易总政策、入出境旅游政策、旅游要素进出口政策和旅游服务贸易国别政策等主要内容,阐述了旅游服务贸易政策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双边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研究:1997-2004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双边汇率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着重考察汇率和进出口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以及是否存在J-曲线效应。作者利用中国1997—、2004年实际汇率波动与双边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各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协整检验表明中国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欧元区国家和马来西亚五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和实际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而与日本和英国之间却不存在。研究结果还表明马歇尔-勒纳条件只在中国和美国、欧元区国家之间成立。一般脉冲响应函数检验贸易收支对实际汇率冲击的反应,发现中国和美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之间存在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各国积累了许多解决区域差异问题的成功经验.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一些省级行政区域也针对本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政策干预.江苏经济发达,但苏南、苏北差距很大.199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继续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对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护政策对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保护政策严重阻碍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导致世界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从整体角度来看,农业政策通过以政策优势取代比较优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对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的扭曲效应对贸易摩擦产生影响,这些效应又因摩擦的当事国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特殊效应.发达国家间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竞相保护博弈效应,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边境政策的刚性对抗效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摩擦则导致择定扭曲效应.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加深交流,作为文化价值的载体,文化商品的贸易数量也在不断上涨。尤其是在东亚国家地区之间,以日本、韩国为领头军,各国都在加大政策鼓励本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本论文中,作者以重力模型为基准,分析探讨了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文化商品贸易发展现状并对其因果联系的因素进行了验证。这些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文发展指数、地理距离、人均收入水平、语言背景、国土是否接壤、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