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从结构与制度视角解释中国汇率政策和外部经济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国和世界经济在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失衡已经众所周知:美国在近25年一直保持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的经常账户赤字.在2006年,经常账户赤字达857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5%.美国巨大的赤字主要通过日本、中国和其他石油输出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来支持及获得融资.  相似文献   

2.
资本流入的突然中断与经常账户赤字的有效调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择93个国家在1977~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全球性经常账户失衡的现状。在深入剖析经常账户高赤字的具体融资途径及其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Probit模型对资本流入突然中断对经常账户赤字调节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本流入突然中断能够显著影响经常账户赤字的调节,并对其经济意义进行阐释。最后就此次金融危机后全球经常账户的状态进行预测,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会带来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3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最常见的担心都与经济的几大重要结构性失衡有关,如投资过度、消费不足、庞大而持续的经常账户余额等。一些中国经济观察家甚至预言,如果这些结构性失衡问题得不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在引入特定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变量等控制变量后,本文尝试检验东欧、东亚和拉丁美洲三大主要新兴经济体的资金流动方向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东欧地区收入水平与金融深化程度仍然偏低,但随着发展程度提高,未来将由资金流入转为流出。东亚地区的超额外汇储备、贸易顺差与资金流出,被指控为造成美国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与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该地区若能够持续进行金融深化,资金可能回流并使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现象得以缓解。至于拉丁美洲地区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变量,对资金流动方向并无决定性影响,财政与货币政策仍是决定资金流入能否有助于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最后,本文对解决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状况当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主要体现在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和迅速上升的净对外债务,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和迅速累积的对美国的债权。2004年,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为6681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逆差为6654亿美元,占 GDP 的5.7%,可见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主要体现为商品贸易  相似文献   

6.
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概况 当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主要体现在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和迅速上升的净对外债务,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和迅速累积的对美国的债权.2004年,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为6681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逆差为6654亿美元,占GDP的5.7%,可见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主要体现为商品贸易逆差;净对外债务余额为2.54万亿美元,净对外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为22%.与此相对应的,是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7.
西方社会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主要有汇率失衡、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美英法等国的内外政策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等。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西方关于全球经济失衡原因的观点,同时必须妥善应对世界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上博弈带来的一系列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将人口结构提升为影响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探讨,采用面板协整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混合最小二乘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似无相关模型等实证方法,对一个基于全球126个国家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发现,老年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对于经常账户有显著负向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人口结构是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将人口结构提升为影响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探讨,采用面板协整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混合最小二乘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似无相关模型等实证方法,对一个基于全球126个国家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发现,老年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对于经常账户有显著负向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人口结构是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0.
赵婉 《北方经济》2010,(13):90-91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及原因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 目前,全球失衡已愈加明显.一是全球经常项目的失衡.1995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占全球总逆差的33%,2007年上升到65.1%.  相似文献   

11.
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80至2005年期间全球范围内106个国家或地区的经常账户失衡调整进行了研究,通过界定经常账户失衡进行调整的事后标准进而识别出经常账户赤字或者盈余的不同调整期间。在对经常账户调整期间合理识别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国际经验,并且利用Probit模型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经济变量对于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文借助于近30年的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情况对经常账户收支盈余调整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报告》2007,(174):1-21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金融后进国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国家储蓄小于投资,经常账户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账户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这样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账户“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在行业的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使得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经济开始表现出不平衡。2004年以来,失衡的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大,经常项目逆差向美国集中,顺差向东亚国家和地区集中,全球经济失衡成为各方关注点。各种文献从不同角度讨论失衡的原因,主要有:美国储蓄不足但投资相对旺盛;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储蓄过剩、消费不足;亚洲国家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政策;由汇率因素造成等。最近的研究中,从不对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国别差异角度解释全球经济失衡,强调了失衡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原因。本文则从金融体系的国别效率差异这一新的视角,来解释全球经济失衡。  相似文献   

14.
长期而言,生产率几乎意味着一切。那么,近三十多年的全球经济失衡与世界各国生产率变化有关吗?为此,本文立足生产率视角,基于一个由18个OECD国家1970~2010年度面板数据组成的数据样本,利用PVAR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生产率冲击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率对经常项目造成正向影响的一个重要传导机制是,生产率的变化导致实际汇率贬值进而改善经常项目。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生产率冲击是解释一个国家经常项目变动的关键变量。稳健性分析结果表明,冲击效应的大小、持久性与国家的开放度以及该国经常项目失衡方向有关,相对而言,开放经济体中的冲击效应更大,逆差国家的冲击效应更大。本文研究对认识全球经济失衡的产生根源、发生机理以及纠正全球经济失衡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经常账户失衡格局下的世界经济共生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消费过度的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这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进口和经常账户赤字。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渐进式调整符合双方利益。  相似文献   

16.
如何减小全球经济失衡的纠正对中国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 全球经济失衡的明显特征是经常账户的失衡和长期利率偏低导致许多国家房地产价格的"泡沫性"上涨.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分为两个阵营.以即将成为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为首的经济学家认为亚洲国家的高储蓄率导致全球性储蓄过剩,压低了长期实际利率.他们中有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人民币缺乏灵活性使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近年来大幅上升,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国大量购买美元资产,为美国的贸易逆差"买单".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包括不少中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财政赤字的恶化和前期的低利率政策大大降低了美国政府和家庭储蓄,是导致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观点无法解释全球利率偏低这一现象,因为美国对于资本流入需求的增长应当推高而不是降低全球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在匹兹堡召开的G20峰会上,美国发起了旨在矫正全球经济失衡的动议,并且得到了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支持行动。这些国家希望确立一个可信的程序,监测各国增进国内经济平衡的努力。所谓“全球失衡”,是指中、日等东亚国家持续的高储蓄率、经常账户盈余和巨额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8.
根据跨期均衡分析方法,经常账户是否具有平稳性,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论文选取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作为样本,在IPS检验和MW检验的基础上,采用递归式面板单位根检验,来验证经济账户的平稳性及这种平稳性的稳健性.结果发现,2007年经常账户的平稳性出现突变,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失衡呈现出不可持续的状态,从而为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寻求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陈启斐  张群 《南方经济》2019,38(7):16-33
文章从贸易内部结构出发,分析非对称开放条件下,服务贸易兴起与全球失衡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全球59个主要贸易国家2000-2014年双边贸易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服务贸易净值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服务贸易净值提高100万美元,经常账户余额减少98.7万美元。在引入交互项之后这种关系依然显著成立。因此,服务贸易的非对称开放是造成全球失衡的重要原因。第二,技术进步和利率上调可以扭转服务贸易对经常账户的抑制作用。第三,金融危机之后,服务贸易和经常账户的负向关系进一步强化。后危机时代,全球失衡现象有可能继续恶化。第四,分位数回归发现,在低点位处服务贸易净值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更为强烈。文章的研究为理解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扭转服务贸易逆差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成为经济研究者、国际机构和各国中央银行经济学家以及商务经济研究报告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构建了经常项目影响因素的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应用该结构性模型考察了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政府财政收支以及对外净资产等经济变量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利用52个国家或地区1980年到2004年经济数据就理论模型所关注的经济变量对经常项目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对解决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