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互联互通,问题与争端凸显,国际争端法律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用国际法解决纠纷与争端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转变为法律主张,是中国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和贡献,也是我国在建立中国特色国际法学方面的努力。未来的发展,中国不仅要参与国际法秩序的建立、运行,还要在国际法秩序的发展中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主导。  相似文献   

2.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当前在国际上,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主义干涉"等种种论调盛行,某些国家甚至已将这种论调付诸实践。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主权与人权都是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从主权和人权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发现国际法的发展动向,也对国际法的理论和现有规则、原则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国际法主体理论是国际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将个人、跨国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纳入其中,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国际法主体理论,又可以全面的保护国际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使国际法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保证国际社会各项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活动的顺利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和中国国情基础上促进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之间的沟通是中国问题研究的一个前沿切入点。这两个学科门类的“联姻”既是新的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法研究自我提升、“与时俱进”的机会;在中国和平发展、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特殊视野下,它还是应对重大外交与国际战略难题的需要,是推动以人为本、社会为基的理论转型的必然。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全球化时代进步的国际政治思想和主流国际法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即抑制国家的专制、尊重个人的权利以及在国际社会形成批评和抵制霸权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建立国内“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扩展。国际法是构建和维护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工具。国际法治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促进发展,维护安全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基欧汉等人提出的世界政治法律化理论,是国际制度主义理论同国际法相结合的产物,研究世界政治法律化这一高度发达的国际制度形态,能为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开辟新的领域。该理论深入探讨义务、精度和授权,大大加深了国际制度理论关于“规则”的理解,将国际法的建构过程纳入到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中,从核心概念、研究议程和逻辑线索上推进了国际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但是,该理论的系谱渊源使政府间主义色彩过于浓厚,在法律化的合法性问题和法律化的建构过程上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7.
史国普 《新西部(上)》2007,(5X):116-116,119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建立国内“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扩展。国际法是构建和维护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工具。国际法治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促进发展,维护安全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演变史为理解国际体系转型、全球治理改善和国际秩序变革提供了一条法律的途径。中国与亚非国家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在国际法的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战后新兴国家对新型国际关系法律基础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西方特色的国际法知识进行了概要的回顾,进而对当代国际法酝酿的变革机遇进行了分析,最后立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的国际法文化资源以及和平共处国际法理论体系建设提出展望。作者认为,和平共处国际法理论是新中国立足自身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基础上,顺应国际关系发展趋势和国际新秩序的大义所向,在与其他国家共同探索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共生的外交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并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共性的国际法知识体系,它与联合国所致力建设的国际和平目标也是一致和相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中国外交价值体系和国际社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同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共同引领世界走向和平发展、和谐共生道路的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9.
国际责任是现代国际法上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随着各国际法部门法的发展,国际责任制度在20世纪有了新发展,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国际法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建设,是上海适 应我国入世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 新形势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这对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中心是我国和上海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时尚,实质上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更美好精致生活的普遍追求。建设国际时尚中心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国家法的调整范围和主体也在逐渐扩大,新的国际法律部门也在增多,形成国际法的"碎片化"发展,这对国际法的基本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以国际法的定义为出发和落脚点,探析与国际法发展相适应的国际法本体问题,以期对国际法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当下的政治话语对"国际现状"的概念不加界定就用来作为评判中国崛起的标尺,该术语最大的问题在于其高度情景化,且无确定的规范性内容。作者以国际法规范作为国际现状的规范内容。国际现状的核心是国际体系成员基于广泛承认与同意而做出的秩序安排。国际现状的具体表现为人类生活的空间法律秩序、物质基础法律秩序、国家行为和交往规范。通过从中国解决边界纠纷模式、加入国际制度的趋势、使用武力的环境与历史、接受习惯国际法、参与国际海洋法的立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进程分析来看,中国是在国际现状的框架范围内谋求国家利益的,而且还通过自身的国际法立法行为促进了国际现状和规范的形成。作者认为,在处理大国崛起或体系中的结构性变化时,应确保大国在国际立法过程中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3.
当下的政治话语对"国际现状"的概念不加界定就用来作为评判中国崛起的标尺,该术语最大的问题在于其高度情景化,且无确定的规范性内容。作者以国际法规范作为国际现状的规范内容。国际现状的核心是国际体系成员基于广泛承认与同意而做出的秩序安排。国际现状的具体表现为人类生活的空间法律秩序、物质基础法律秩序、国家行为和交往规范。通过从中国解决边界纠纷模式、加入国际制度的趋势、使用武力的环境与历史、接受习惯国际法、参与国际海洋法的立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进程分析来看,中国是在国际现状的框架范围内谋求国家利益的,而且还通过自身的国际法立法行为促进了国际现状和规范的形成。作者认为,在处理大国崛起或体系中的结构性变化时,应确保大国在国际立法过程中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4.
一定的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又对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见突出。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这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对文化的界定主要同人们对“文化”的理解紧密相联。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  相似文献   

15.
蔡拓 《中国报道》2008,(7):109-109
在软权力受到关注的同时,文明、知识经济、政治文化、国际法、国际机制的研究也颇受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主权国家范围内,人们通常把建立秩序与建立政府并通过政府去推行和维护法制关联在一起,但是在国际社会,在人类目前尚达不到建立世界政府的境地,秩序应当如何建立?熊玠在《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他首先对"沃尔兹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作用的虚无主义态度"进行了批判,并且认为"体系价值"是作为与权力平等的要素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作用。笔者与其所持观点的主要分歧在于,至少到目前为止,国际法仍是权力政治的派生物,而不具有与后者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际合法性条件与美国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性对政治权力而言十分重要。权力若要持久,则需满足合法性的基本条件,即在“程序、价值和功能”三个维度满足各自特定的内涵。在现代国际社会,国际合法性条件也由这三个维度所构成。其中,国际程序意味着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制度,国际价值意味着尊重主权原则、文化多样性与国际民主,而国际功能主要体现为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就美国而言,冷战后其对外政策在帝国与领导权之间(即在漠视合法性与重视合法性的政策之间)举棋不定,这在客观上反映了美国霸权意志和国际合法性条件的内在冲突,并揭示了美国霸权与民族国家体系之间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主权概念是国际法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今天的国际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主权概念源于何处?它是怎样发展的?又是如何普及到全世界的?本文简要回答上述问题。一、主权概念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主权概念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的最初萌芽和雏型状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是,学术界公认,作为今天国际法基本准则之一的现代意义的主权概念的发明权应该归  相似文献   

19.
毋庸置疑,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是由于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一整套的规则来规范和引导,而产生和日益发展的。随着人权价值不断提高和国际社会对于惩罚严重的战争罪犯的需求,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刑法在二战后有了长足的发展,国际法传统规则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个人的地位在这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文章将以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刑法领域个人的主体资格为视角来讨论国际法上新的价值取向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就本质而言,一方面,人类的国际政治活动是历史性的,故对其做历史取向研究极其必要;另一方面,像其他社会科学研究一样,国际政治研究又是逻辑化的,因此将人们对国际政治行为的认知上升为具有普遍解释力,甚至是实践指南意义的科学理论又是国际政治学学科发展及其实践性定位的内在要求。据此,作者强调国际政治研究要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相互统一,并试图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角度对这种统一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深入论证。国际政治活动运行于历史空间以及人们对该活动的理解与解释却是逻辑化的事实,为这种统一提供了本体论基础;而历史与逻辑所分别具有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以及它们在具体的国际政治研究中并不必然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的另一事实,则说明这种统一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对上述问题国际政治学界应该给出清晰的理论说明,否则非但难以平息学科内部至今存在的历史与逻辑两种研究取向的相互杯葛,而且还会影响本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