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全市发展总部经济现场推进会在高新区召开12月1日,全市发展总部经济现场推进会议在高新区召开。与会人员先后实地观摩了中国高端食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顺丰速运华北呼叫中心总部、潍坊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等,听取了高新区总部经济发展情况介绍。近年来,高新区围绕全市"科技创新高地、科学发展引擎"主体功能定位,坚持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提升产业档次、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区域总部经济发展的新高  相似文献   

2.
黄润斌 《改革与战略》2015,(1):115-118,156
高新区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优化城市和区域经济结构、强化区域创新等具有重要作用。南宁高新区在经济综合实力、特色产业和创新资源等方面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积累了良好的基础。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要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应加快高科技工业发展首位聚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引领区和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区等建设,提高高新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首位度、现代服务业首位度和创新发展首位度。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高端智能集聚型发展方式,总部经济能够成功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同时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极点。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典型地区总部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天津滨海新区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以便为该地区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绍华 《改革与战略》2010,26(11):79-82
国家高新区当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和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载体,在未来将承担起更为艰巨的责任与使命。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核心。文章以南宁高新区为例,首先阐述了高新区创新战略的选择意义,然后对高新区创新战略的文化环境、管理机制、融资渠道、人才体系、孵化器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认为南宁高新区创新战略的实施在于培养创新文化、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融资渠道、创新人才体系、孵化器建设。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南宁高新区为例,分析了南宁高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产业转移原则,产业布局,产业扶持政策,产业链构建,人才体系、服务体系、项目库建设,招商引资理念和招商方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戒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25-128
中国东盟战略的实施,为广西人才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前有未有的机遇,而南宁高新区的地缘、人才资源政策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优势更是为其在人才的开发培养中赢得了先机。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应通过利用中国东盟战略制度优势构建与东盟各国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整合区内和东盟两个区域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开发培养水平,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培养特色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等途径,为促进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广西经济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后金融危机时代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伟 《改革与战略》2011,27(3):41-44
产业转移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肩负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任。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增强承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优化环境并重,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化区域合作互动,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焱 《首都经济》2008,(12):29-31
丰台科技园作为中关村最早成立的三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已成为北京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其率先倡导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更是在全国一炮走红。奥运之后,丰台科技园提出了打造最具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的战略设想,并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发展规划。由总部基地到高技术服务总部区,丰台科技园将实现怎样的产业跨越?日前,  相似文献   

9.
左伟 《改革与战略》2013,29(3):49-52
电子商务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建立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有利于发挥电子商务产业聚集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文章分析了南宁高新区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政策优势、产业规模优势和基础配套设施优势,认为南宁高新区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必须明确基地发展定位,优化制度环境,完善支持体系,构建重点特色行业电子商务集群,形成区域电子商务品牌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而招商引资在产业园区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南宁高新区一直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并致力于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招商成绩,然而仍面临一些挑战。本文旨在分析南宁高新区招商引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通过未来的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南宁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叶生新 《改革与战略》2011,27(6):126-128,138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南宁市大力发展制造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带来的国际市场和合作机遇,南宁高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以及东部地区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赋予了南宁高新区发展制造业的良好机遇并提供了良好条件。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打造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必须转变职能、加强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市场和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合一型是我国当前高新区的主要管理模式,区位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体制改革、政府行政分权是影响高新区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文章结合南宁高新区对创新高新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便为推进我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高新区主导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以南宁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生新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02-104,126
文章结合南宁高新区的实际分析了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品牌战略建设。文章认为,在南宁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中,政府方面要做好高新区企业的调查摸底和分类培训指导工作,实行专门化管理、定向帮扶,完善品牌的创建、管理和保护体系;企业方面要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激励企业员工和健全品牌管理体系并持之以恒推进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体现了城市的软实力,被视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力。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尤其是南北钦防四市同城化的发展,绿城南宁需要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与同城化背景把城市文化定位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圈内的产业研发中心、最具东南亚风格的中国城市、以及“双核心”先锋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和中国东盟经济区的“桥头堡”核心城市,塑造南宁城市文化形象以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翔 《改革与战略》2011,27(7):61-64
高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经济发展强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显著、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聚集等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高新区的带动和加速,又是高新区应有的历史使命。文章认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高新区应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调整发展定位;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带动力。  相似文献   

16.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都市型工业,已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本文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从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对福州市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选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凌捷 《改革与战略》2011,27(1):136-139
生物医药产业是广西的重点发展产业和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南宁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聚集了资源、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和人才等诸多优势。文章认为,应通过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链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措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以为实现南宁和广西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具有知识含量高、产出效益高、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总部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总部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总部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本文总结分析了宁波市总部经济的发展状况。目前,宁波市已从自发逐步走上自觉阶段,经过政府引导、错位发展,形成了三大总部经济模式:楼宇商务总部、高新区科研型总部基地和度假区综合总部经济基地。经分析发现对"总部经济"还不够、配套设施不够齐全、高层人力资源过缺、商务成本过高等不足是制约宁波市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政府层面、硬件配套设施、服务业与总部经济的互动及加强科研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