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酒店人力资源经理影响着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构建酒店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模型,可以为酒店获取和培养胜任的人力资源经理提供标准,对酒店和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尝试以地处平遥古城的酒店A为例,通过面谈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以及量表工具的运用,构建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模型。希望为其他酒店构建这一模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瑞永  斯琴 《经济论坛》2012,(6):159-162
现实状态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不熟练,在企业中的地位没有确立,理想中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应承担四种角色及必备的能力.本文对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晓兰 《经贸实践》2016,(8):295-296
胜任力理论为解决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提供了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基于胜任力的研究,以胜任力、胜任力模型、人力资源胜任力研究的论文较多,探讨胜任力模型构建与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的论文较少。为此,本文基于胜任力内涵,论述了胜任力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系。从胜任力模型构建入手,探讨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培训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希伟 《时代经贸》2010,(6):220-221
胜任力的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入胜任力模型,通过人才选拨、绩效管理、培训开发和薪酬管理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有建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研究认为:胜任力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型工具,它的应用将对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各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近年来,虽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丰富,但相关研究提出的胜任力种类众多,不利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的开发.为此,本文就针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尹俊堂 《经济论坛》2005,(18):67-68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管理理论要求人力资源经理更具有战略性,能够帮助组织走向成功。因此,人力资源经理只有明晰公司的战略,并将其与组织各个层面的目标衔接起来,将战术型的具体行动与战略相关联,强化执行力,才能真正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构建战略的人力资源流程已经成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叔才  葛利荣 《经济师》2008,(6):182-183
胜任力的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对胜任力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胜任力和绩效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并指出了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胜任力的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入胜任力模型,通过人才选拔,绩效管理、培训开发和薪酬管理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研究认为:胜任力模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型工具,它的应用将对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海晴 《时代经贸》2011,(24):223-224
本文首先给出了企业人力资源评价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研究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中的比较排序问题,根据排序的结果在有限条件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其目的一方面是实现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实现员工个体的合理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人力资源评价方法:胜任力族水平评价法和共生性质胜任力评价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4)
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人力组织结构的改善,急需构建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别是采取运用了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大大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文章通过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展开讨论和分析,通过具体、详细的阐述,进一步验证了胜任力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实施的可行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模式在中小知识型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各种理论研究已经表明人力资源系统和战略实施系统的不一致会造成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破坏,这也是国内中小知识型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症结所在.因而借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分解思想开发一种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胜任力模型,结合宽带薪酬思路设计一种适合中小知识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基于胜任力的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2.
构建胜任力模型并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是当今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大多通过专家访谈来确定,不仅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并且包含过多的要被实现的胜任能力,这大大增加了企业运用胜任力模型的成本。作为减少定性分析而著名的数据挖掘技术——粗糙集理论是一个比较新的方法,运用客观科学的粗糙集方法来挖掘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胜任力的最小集合,可为探讨简化胜任力模型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爽  陈莉  陈洋  马菲菲 《技术经济》2020,39(1):52-60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在中国背景下企业员工工作要求对出勤主义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要求与工作不安全感及出勤主义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工作不安全感在工作要求与出勤主义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心理资本能够缓冲工作要求对工作不安全感的消极影响,从而有效消除或限制了企业员工的出勤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4.
胜任力模型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企业界.本文从中层管理者的自身特点出发,初步建立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结构,并运用利克特五点量表测量评定各胜任力特征,对于成为优秀中层管理者的重要程度,借用因子分析法对胜任特征进行内在结构的分析,将模型简化为7个因子,共解释方差变异量的71.06%.本文还试图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的量化模型,对其进行定量的考核和评价,为企业更好地运用胜任力模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集成背景下,ERP已朝着集成、开放、组件化方向发展,领先的ERP系统已经演化成了集成的商务解决方案。ERP能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这是理论共识。然而国内实证文献还很缺乏,存在诸多不足。通过收集沪深两市66家上市公司大约340个样本观察值构成的面板数据,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在我国背景下实证研究了ERP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采用ERP后,上市公司的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劳动生产率)、人均主营业务利润(度量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在统计上显著提高了。本文还实证研究了ERP与物质资源管理绩效(以存货周转率来衡量)的关系,发现采用ERP后,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在统计上显著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Human Resource Ecosystem and its evolutionary ru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the elements of human resource ecosystem (HR Ecosystem), studies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HR Ecosystem, introduces the entropy theory to define the content of entropy of HR Ecosystem, constructs the corresponding distinctive model to distinguish the dire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HR Ecosystem and the evolutionary entropy model, and applies the models to demonstrate the evolutionary rules of HR Ecosystem.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entropy theory can be well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n HR Ecosystem and that it opens up a new field in the research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a new effective technical method.  相似文献   

17.
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并充分利用人才队伍,就必须了解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情况。目前,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三种所有制企业间进行员工工作满意度比较的研究还很少见;同时,知识型员工作为拥有较多知识资本,并能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的一个群体。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对象。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top executives at Russian manufacturing subsidiari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We examine the prevailing types of job contracts and the use of monetary and non-monetary benefits, and compare such arrangements with those in locally-owned industrial companies. We also reveal difference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policies based on the source of authority over HRM issues (global headquarters, regional headquarters, local groups of companies, etc.). These findings can be used to help predict the evolution of HRM policies in Russian manufacturing subsidiaries of MNCs.  相似文献   

19.
Human resources audi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has experienced a strong evolu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to managers,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generated by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nel policies. This is the goal of the HR audit that includes two different analyses and valuations: the HR policies and their level of fit with the strategy of the fir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capital. Several criteria have been used to assess different HR policies. Nevertheles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value that human capital brings to the firm is a very complex topic. Consequently, different models are being presented that aim to properly solve this challeng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HR function from two perspectiv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ed policies and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in relation to real competencies, and the capability to learn and develop new skills.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经济纵横》2006,(5):5-5
In 2005, CEOs from three major state-owned telecom companies in China exchanged their posi- tions under the arrangement of government. Within thesecompanies, newly-appointed CEOs made job rotation for their top managers in order to train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