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渤海海域的开发井钻井方面, 应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技术创新, 并配套结合优化钻井技术及项目目标管理, 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建井周期大为缩短; 同时, 也使价值工程在钻井技术和管理等应用方面向深层次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埕北1FC-P2井位于埕岛油田主体构造的埕北22F井区西北部。为了加快埕岛海上油田老区调整步伐,依照胜利油田分公司和海洋采油厂的指示和部署,对CB22F井区加密开发调整井组CB1FC进行钻井(水平采油井)。该井完钻井深2290米,完钻层位馆上段,钻井周期19.63天。在施工中,针对大井眼、地层软、加密丛式井组防碰难度大等特点,采取海水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体系钻井液技术,保证钻井液各项性能满足钻井施工的需要,预防井下复杂情况,避免事故发生,同时有效地保护油气层,顺利完成全井的施工。  相似文献   

3.
BZ25-1S油田是渤海海域浅层明化镇组重要的在开发油田,其油藏地质因素、开发井的井身特性、不同完井方式以及总表皮系数等因素影响着油田的产能。应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定量分析各种因素对水平井、分支井和定向井等不同井型产能的影响,进行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认为储层渗透率、储层厚度、原油粘度等油藏地质因素是影响油田产能最主要因素,并对油田增产措施、定向井参数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固井工程是一项应用工程,是建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钻井周期和建井成本,以及油田开发方案的实施.深井、超深井的井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对固井质量有许多不利的因素,在井下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决定性的因素是环空流动的壁面剪应力,它是影响顶替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国土经济》2011,(8):7-7
中石化集团昨天宣布,公司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建页HF—1井近日顺利完钻,转入完井作业阶段。该井6月3日开钻,7月15B钻至井深1777.77米完钻,垂深613.58米。  相似文献   

6.
杜惠红 《科技与企业》2014,(16):290-290
利用钻井手手段提高采收率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方法.由于钻井费用在石油工业勘探开发费用中所占比例较大.降低钻并成本成为获取最大收益的关键。近年来,多底分支井技术已逐步被认为是提高油气储量动用程度、改善低渗油田开采效果、降低建井成本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于继彬 《中外企业家》2009,(22):180-182
几十年来,钻井技术不断发展,经过不断的科研攻关和现场试验,形成了调整井、定向井、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小井眼钻井、分支井、大位移井、欠平衡钻井、取心、钻井液、套管钻井等钻井完井技术。通过系统总结油田钻井技术现状,分析了钻井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广书 《现代企业》2014,(12):64-65
为转变现有探井、长周期井、特殊井经营管理模式,落实机关责任人的业务责任,针对特殊井,主要包括探井、长周期井(设计建井周期超过60天的井)、反承包井等,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井一公司通过建立实施特殊井技术经济责任追究制度,旨在从设计源头控制、施工过程监控、完井后高效益把关,以实现特殊井盈利。  相似文献   

9.
应用小并眼开窗侧钻技术是降低钻井综合成本,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在小井眼开窗侧钻井固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油田的现场应用中取得了成功.应用效果证明,该技术所制定的固井工艺方案合理,适用性强,尾管固井工具可靠性好,适用范围广,解决了小井眼开窗侧钻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提高了固井质量,降低了钻井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古4井是一口设计井深达4980m的天然气深预探井,是历年来所钻的第三口深探井。其他两口探井(民深一井、临982井)虽然已经完井,但是在钻井过程中都出现了井下事故复杂,损失相当严重。文章对高古4井深井钻井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梁奇敏  高德利 《价值工程》2012,31(15):207-208
MWD(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在定向钻井过程中提供井眼轨迹实时数据。长期以来渤海地区使用的是PCDWD软件解码,这种施工模式影响因素多,测斜数据模式不能自由编辑,解码难度大,作业时事故率较高,在钻井船上的粗钻杆接箍处无法放入钻杆滤网时或者有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作业时,问题尤为突出。在分析总结前期随钻测量难点和作业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利用INSITE(Integrated system forinformation&technology)软件进行MWD随钻测量,创新性地使用了INSITE软件进行MWD解码,优化了PCD探管的测斜数据组合方式,保证了钻井过程中信号良好,测量稳定,并且极大地缩短了测斜时间,有效的缩短了钻井周期。该成果目前已成功应用于BZ19-4等油田。以上探索与实践可为定向井随钻测量的施工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范作江 《价值工程》2010,29(6):21-21
随着钻井新工艺的发展,出现了采用水平井、方向井、超深井等来寻找油气的趋势,使得石油钻机必须突破传统的结构型式,以满足各类钻井的要求。在当今世界能源紧缺的情况下,节约能源减少石油钻井生产时的能源消耗,显得更为重要。面对此情况,我们必须对直流电动钻机由无功功率大而引起的发电机功率消耗大的现状加以改进。对影响直流电动钻机集电环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油田地质综合研究的结构研究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容,3-17-5块之前的结构图等高线间距比较粗糙很难准确地反映较小的变化。它不是一种微观的结构图。将等高线间隔定为5m才能为进一步精细解释油藏,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钻井及动态资料,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对齐3-17-5块进行了微幅度构造(以下简称微构造)特征的研究,依据微构造形态将其划分为正向微构造、负向微构造和斜坡微构造,其具体包括小高点、小断鼻、小槽沟、小断沟等,从而分析出微构造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块进一步开发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建博  王鹏  兰正升 《价值工程》2011,30(27):48-49
苏里格气田地质结构较为复杂,钻采开发以定向井和水平井为主,本文主要是针对定向井施工的工艺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探讨了制约技术提速的瓶颈所在,分析了在不同地层、井深选用不同的钻头及钻具结构及井眼轨迹对提高钻井速度的影响,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钻井思路及配套技术;同时也探索了定向井新的提速思路,为下一步持续提速明确了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油藏,是油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在低渗透油藏、裂缝性油藏、薄油层油藏、断块油藏、稠油油藏、气顶底水油藏以及砾岩油藏中,由于水平井有着钻达目的油层井段长,泄油面积大,流体流入井筒阻力小等特点,产油能力远高于直井、定向井,以及水平井较直井、定向井具有其采油指数高,生产压差低,无水采油期长,含水上升慢,受到广泛重视,并在各油田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广强 《价值工程》2014,(12):130-131
本文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工程展开了分析,对水平定向钻进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今后各种条件下煤矿工程钻进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借鉴效果。  相似文献   

17.
范春伟 《价值工程》2014,(29):58-60
吊桶是立井井筒开凿时期提升矸石和运送材料及升降人员的主要容器,吊桶的卸矸目前多采用挂钩式或座钩式卸料方式;但是随着矿井的开凿深度不断延伸,在过透水层时,由于探放水不及时或涌出水比较大,超出了井筒的排水量,或者是由于冷冻井在解冻后,井筒的井筒质量不过关,各别井壁也会发生透水事故;这就会出现淹井事故,有时淹井深度达二三百米。对于处理这种淹井事故,往往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沙或混凝土对井筒回填;这就需要吊桶在下到几百米下的水底自动把料卸掉,但现在矿井常用的挂钩式吊桶和座钩式吊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需要了。  相似文献   

18.
黄江  刘素兰 《价值工程》2014,(26):48-49
井下瓦斯抽放工程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井下瓦斯抽放工程中,孔口回转钻机是关键技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握孔口回转钻机的钻孔深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本文将对一种新型的钻孔深度获取算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肖军民  刘慧升 《价值工程》2011,30(21):48-48
为缩短兴隆气田空气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需对地下水水位进行预测。结合粒子群算法(PSO)和支持向量机(SVM),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气钻井地下水水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收敛快、预测精度高等特点,在空气钻井地下水位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建华 《价值工程》2014,(31):130-131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刘家梁隧道位于黄山西坡黄土高原丘陵区,冲沟发育,地形起伏较大,高程995—1115米,相对高差大,近120米。山体表覆新黄土、老黄土,沿隧道轴线冲沟沟底及沟壁未见三叠系下统基岩出露。隧道进出口无公路相通,交通不便。距左侧的313省道约2500米,交通不便,有一土路延伸至距隧道进口约200米处,车辆通行须扩道。本文主要对刘家梁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及设计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