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彻底失败,但西方国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货币动力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使世界迅速摆脱危机,反而陷入新的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泥潭困境,不触及危机产生根源的"量化宽松政策"与之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一样,最终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转轨国家面临的被西欧外资银行所控制的金融系统、外资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信贷模式和个人房贷为主体的信贷结构,以及"高负债、高投资"的经济模式和依赖资源或能源出口的经济模式等主要问题基础上,总结了俄罗斯及中东欧转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向自主创新、内外需结合型经济转变,出口商品向多元化销售渠道、多样化商品结构以及高技术含量转变的主要动向,提出了转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共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许多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硬性推出的一套经济改革政策;"华盛顿共识"在其推行国的失败揭示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也给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前车之鉴和启示。各国在选择发展道路时,必须根据各国具体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对于我国来说,则是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及其在部分国家实践的再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曾经推行过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政策的新兴市场国家和转轨国家相继发生了经济金融动荡,个中原因,值得反思。本文在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进行清晰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其在新兴市场国家和转轨国家实践效果的透彻分析,对上述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解析,并指出了其理论缺陷和有效发挥作用的限制性条件。  相似文献   

5.
2003年是俄罗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寻常的一年。普京提出的“强国战略”既是俄罗斯经济转轨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也是促使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它确定了俄罗斯未来经济政策的主线和方向,预示着俄罗斯“有秩序的市场经济”构想基本明朗。俄罗斯不是要用国家取代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而是更加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执行更加积极的经济政策。 俄罗斯2003年经济政策的主线是由普京总  相似文献   

6.
张晓 《生产力研究》2011,(12):7-8,37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新自由主义改革模式自身存在的根本性的错误和问题以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特定的利益诉求导致拉美经济改革的失败。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范式的实践悖论,要求我们认真反思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肇始于2008年9月的全球金融海啸,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学者不断展开全方位的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总体上看,对作为"特殊群体"的经济转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仍不够深入.鉴于此,本文以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为研究视角,全面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所造成的影响及这些国家所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同时,剖析转轨国家深受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害而成为重灾区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俄罗斯已不复存在,官方的言论中不再谈论社会主义选择,高校已不再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所取代。俄罗斯当局正在按照西方的模式来进行社会的改造。更有人宣称应该公开宣判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有罪的意识形态”。似乎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已经终结了。但是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并没有消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不同程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同时,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失败使得在俄罗斯失势的新自由主义深感理论的贫困,不得不重新向马克思主义求援。  相似文献   

9.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转型经济中“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作了初步比较分析。“华盛顿共识”不仅曾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过不利影响,而且曾作为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初始阶段的重要政策,在俄罗斯等转型国家广为推行。这一政策导致这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生衰退。2004年5月“北京共识”的问世,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华盛顿共识”政策的失败。“北京共识”是中国转型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它表明,对于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来说,实施什么样的转型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转轨与发展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决策的本质影响政策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结果"的基本观点,阿伦·德雷泽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和转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改革和转轨的共性和差异,论证了改革和转轨的经济与政治约束,尤其是政治约束对改革和转轨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讨论了改革与转轨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组与劳动的重新配置、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背后的政治问题,从而建立了"改革和转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经济改革和转轨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它提示我们必须重视约束改革和转轨的政治因素,在改革和转轨战略的路径选择上,应当考虑政治因素对经济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6,(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在对中国经济形势即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准确判断后的重大创新,为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道路。在经济学界,该概念的提出,掀起了对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理论的讨论。"里根经济学"作为里根总统执政期间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供给学派理论的现实实践。文章从理论依据、提出背景、经济政策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异同辨析,以期学习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得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用启示。  相似文献   

12.
"转型经济"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4年6月11-13日,由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与南开大学联手举行的“俄罗斯与中东欧的经济社会转型:政策、经验与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隆重召开。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教授主持会议并宣读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顾问于光远先生给会议的贺信。 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有: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前副所长罗肇鸿教授;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林水源教授、陆南泉教授;学会副会长、辽宁大学校长程伟教授和国家粮食储备局原局长高铁生教授,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张仁德教授。与会的还有包括波兰前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G.W.科勒德克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B.O.博戈莫洛夫教授等在内的来自中国、俄罗斯、波兰等国约100多位专家学者和南开大学的师生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A.B.奥斯特洛夫斯基教授和南开大学副校长逄锦聚教授分别致祝辞。与会代表围绕转型国家总体现状及其判断、转型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的论争与转型国家经济发展前景的展望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对经济转型过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会议收到了一些学者的论文,  相似文献   

13.
正1.基本模式。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地区),渐进型(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等)成功较多,"大爆炸"的激进改革(以阿根廷和智利为代表的南锥体国家)失败比较常见,东欧转轨经济国家(以俄罗斯为代表)采用激进的路径进行经济制度的转变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短期造成银行危机,长期效果不确定。巴曙松等认为中国的实际情况与改革前的美国、日本和韩国相似性较高:通胀显示、实际负利率以及"金融脱  相似文献   

14.
诚如弗朗西斯·福山所言2008年金融危机预示着新自由主义这服药剂的失效,以新自由主义为路径的行业体制改革在拉美和苏东的失败也说明:缺乏普适性的西式"休克疗法"并不能实现行业治理的"善治;"法德的混合模式和日本的M型战略也为后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中西方的主流学者以新自由主义治理理论分析中国的行业改革成败,并根据行业化改革的失败和经济发展巨大成就这一"中国悖论",呼吁建立英美"政府—行业组织—公民社会"三元共治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力架构。因此,重新评估新自由主义路径的普适性,进而"缓慢刹车战略",而又不贸然追求新自由主义形式的中国行业体制改革未尝不会成为一种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5.
对新自由主义微观基础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以批判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思想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影响大增,一度成为西方各国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但新自由主义的假设前提和微观基础存在严重的缺陷和现实有着明显的冲突,这必然导致其理论缺乏科学性和政策主张的无效性。奉行新自由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所描绘的美丽图景根本无法实现,反而使它们陷入了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正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攻坚阶段,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也在努力寻求突破口.2016年在G20峰会和农业部长会议上,农业价值链多次被提上议程,借此契机,中国正好与中东欧国家加大农业价值链的合作、发展价值链融资模式和电商平台.本文为了探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农业价值链问题:首先,梳理出农业价值链理论的发展脉络;其次,联系中东欧国家经济转轨后的农业概况,分析将中东欧国家纳入我国农业价值链体系的必要性;再次,将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和价值链融资新趋势,提出双方跨国农业价值链合作的具体做法;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10年经济转轨:结果、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 《财经研究》2003,29(4):73-80
从1992年年初俄罗斯放开物价,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到2002年已经整整10年了,如何评价俄罗斯的10年经济转轨?本文总结了1990年代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矛盾和结果,分析了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形势、未来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并寻求到了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本质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其庆 《经济学家》2004,(5):110-115
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客观必然性。它一方面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新的矛盾和危机,特别是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关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新自由主义经历了“由经济学理论嬗变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过程,不能将作为学术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同政治化、范式化的新自由主义等同”。这个论断符合实际,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深化对新自由主义本质的认识。对新自由主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否则就有可能导致理论和政策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9.
<正> 普京在2000年3月26日举行的第一轮选举中就获胜,成为俄罗斯第二任民选总统,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在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大概这是俄罗斯二三百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第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普京面临的形势是十分复杂的,其中经济问题尤为突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普京提出了富民强国的竞选纲领,大声疾呼:战胜贫困,改善民众生活,要洗刷国家贫穷的耻辱,还国家以经济尊严。普京为了实现富民强国的经济纲领,必将在经济转轨、经济思想与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新思路和新方针。  相似文献   

20.
正《求是》2014/16期发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成绩单"》(作者李文)。文章指出: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国家大力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新自由主义政策,并向拉美、东亚、苏东等地推送。推行的结果如下:一是经济减速或衰退。拉美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