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留守儿童,即农村家庭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被留在家中孤独成长而产生的社会群体。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对西北某地区农村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 Statastic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表现在其亲情缺失严重,学习成绩大多数中等偏下,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监护人文化素质低下等。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来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之产生了一个孤独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受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往往忽视儿童自身的合法权益,政府相关部门各项政策执行力度不强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和发展权正遭受损害。文章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权益遭受侵害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宽沟通渠道、开创教育新模式、结对帮扶、关爱儿童健康等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其在心理上主要存在焦虑、孤独、恐惧、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不良等症状。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更关系着我国农村未来人口的素质,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构建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思路,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6〕27号),就目前来看,校园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问题凸显,恶性事件经常见诸报端.特别是在寄宿制学校生活学习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性地在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经过调查显示,由于体制不完善、政策缺失和资金不配套等原因,很多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情况不容乐观,不良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5.
夏立轩 《魅力中国》2009,(27):164-164
农村留守儿童是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意义重大,而寄宿制学校笔者认为是目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对最优方式和最现实途径,也是留守儿童的发展趋势。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数量呈不断的上升趋势,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重庆涪陵区作为农民工输出地,留守儿童多且安全问题突出。鉴于此,本研究对我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现状与成因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通过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共同解决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培养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多方联动,切实解决好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400所,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培养模式,采取代理家长,亲情室,托管中心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琪 《新西部(上)》2010,(5):14-14,1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教育、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夏立轩 《魅力中国》2009,(24):41-41
农村留守儿童是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意义重大,而寄宿制学校笔者认为是目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对最优方式和最现实途径,也是留守儿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陕西省白水县民政局根据本县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障机制工作的新路子,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机关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了创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县,他们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全力做好留守困境儿童及家庭的保障服务工作,依托“合力监护相伴成长”、“2017寸草春晖”、“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等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先后投入活动资金222.3万元,建立挂牌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8所,开展大型走访慰问活动12次,受益儿童达到8104人次.  相似文献   

11.
林峰  李伟  白荣  韩佳星 《魅力中国》2013,(23):25-2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级政府、学校、社区等社会力量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并结合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实际情况,提出了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代表的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并与政府、学校等传统力量相结合,构建一种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志华 《发展》2013,(5):90-90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发展等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其中家庭教育问题更是令人担忧。家庭教育的缺损和不当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最直接最根本原因;学校教育乏力、社会教育环境复杂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解决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唐蔼 《魅力中国》2011,(20):199-199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村的留守儿童也在El益增多。但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关系到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去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新增4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增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700所;建2000个亲情视频聊天室,安装亲情电话5000部;建100个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让非寄宿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吃上爱心午餐;消除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现象。——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讨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其影响,分析产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呼吁父母多关心孩子,社会、家长、学校、老师都要关心下一代,共同管理好学生。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而产生的群体。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认为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要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的自身资源,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健康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的弱势群体。文章概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及思想道德的现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强化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先导作用;发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静慧 《乡镇经济》2011,2(3):36-39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20.
任军 《黑河学刊》2011,(8):199-200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面临诸多危机,主要表现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诸多不良行为习惯;缺乏爱心,感情淡漠;性格孤僻,缺乏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要化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缺失危机就必须做到: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