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利用2009—2015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公司战略对研发活动中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采取防御型战略的上市公司,采取进攻型战略的上市公司更可能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操纵。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企业融资需求高、融资难度大时,激进的进攻型战略更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在采用多种方式测试结果稳健性后,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财务战略定位上的异质性特征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的异质性财务战略显著降低了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收益波动程度增加和通过操纵性应计项目实施的盈余管理程度增强所引发的盈余质量降低,是偏离行业平均水平的异质性财务战略影响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中介路径,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考虑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后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加剧了财务战略定位上的异质性特征对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A股市场IPO过程中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获取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通过选择更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划有失公允的交易事项,将公司的盈余调整到所期望的盈余水平,该行为最终会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在我国,公司融资以外源融资为主,并首选股权融资,公开发行股票可以快速吸收主权资本。但是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出现了上市当年赢利,第二年保本,第三年亏损的现象,于是人们开始对上市公司IPO过程中披露的会计信息提出质疑。那么上市公司是否在IPO前进行了盈余管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运用横截面的琼斯模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未对审计意见的类型产生重要影响。但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上市公司而言,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1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中企业债务融资比率与盈余质量负相关;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比率与盈余质量呈“U”型关系,非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比率与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市场化进程的改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整体上市公司中债务融资比率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能够削弱上市公司中债务融资比率与盈余质量的“U”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1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是否普遍采用关联交易作为盈余管理手段、不同公司特征下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在不同的公司特征下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被ST上市公司较未被ST上市公司、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较没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较第一大股东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均会强化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对融资需求、内部审计以及企业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重点探讨了融资需求在内部审计和企业盈余管理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审计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融资需求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融资需求能够增强内部审计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标的公司数据,以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为背景,研究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能够显著降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融资融券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为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和发展方向。针对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应对融资融券的推出以及卖空机制的引进引起重视,对其引发的市场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规模和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品种,加快转融通业务的实施;在制定融资融券相关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将产权性质作为考虑因素之一,等等。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热点,我国上市公司中明显存在大量盈余管理的迹象。本文以深、沪两市A股全部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6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就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王庆辉 《财会通讯》2011,(4):90-91,97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热点,我国上市公司中明显存在大量盈余管理的迹象。本文以深、沪两市A股全部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6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就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2014-201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和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审计意见能在相应程度上揭露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非标意见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即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对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公司出具非标准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2006年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变化,基于此探讨会计准则变迁对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整体增加,应计盈余管理减少,在新旧会计准则变化过程中,两者呈一定程度替代关系,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并没有减少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整体盈余管理行为,而真实盈余管理对信息技术类公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2年到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广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不显著相关,且相关关系为负,审计费用与公司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2年到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广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不显著相关,且相关关系为负,审计费用与公司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近年来已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大股东处于超强控制状态.这种股权格局使得公司大股东在公司决策中很少受到来自其他股东的挑战,笔者拟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大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财会通讯》2008,(4):35-37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动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是以外源融资为主,并首选股权融资。公开发行股票可以快速吸收主权资本进行融资,与发行公司债券相比,股权融资的成本较低,不需要还本付息。一旦公司股票能够公开上市,上市公司还有机会进行配股或增发股票,即进行再次融资。而我国《公司法》和相关法规对公开发行股票有着严格的法定程序,例如公司需近三年连续盈利,预期利润率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润率等。于是一些经营业绩不佳、不够资格上市的公司,通过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报表,从而获得股票上市的资格。另外,《公司法》还将新股上市的定价与公司每股收益相挂钩。因股价越高则融资越多,在发行量一定的情况下,股价高低与融资水平成正比,而公司为获得较高的发行价格,产生更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盈余管理的内在影响因素,构建盈余管理评价模型,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度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测算,构建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显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异常应计利润占非可操性应计利润的比重大;高股权集中度主要源自于控股股东所持股份的过度集中,而非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过于分散,从而对其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十分强,但非控股股东与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差;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程度越高,其盈余管理行为越严重;非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提升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质量系数成负相关关系。该研究为有效控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按变更原因分为常规变更和非常规变更,按继任来源分为内部继任和外部聘任对上市公司在发生变更当年的和前后年份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选取2008-2010年期间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Jones模型和检验模型,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对于常规变更公司,变更当年可能进行了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变更后一年比前一年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②对于非常规变更公司,变更当年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不是显著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变更后一年比前一年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③内部继任和外部聘任的公司在变更当年都进行了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内部继任公司调增的幅度大于外部聘任公司。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集团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以2010—201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监督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监督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这种监督作用并不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政府审计在发挥其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发现这种抑制效果将会持续到政府审计公告年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