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员工持股计划重启为背景,以2011—2019 年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结果显示,员工持股计划降低了公司违规概率与频率。机制检验发现,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通过促进中小股东投票与委派董事涉入公司内部治理,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传递提升独立董事履职效率并增加分析师跟踪。进一步地,区分违规类型后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信息披露违规与一般违规;区分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后发现,员工持股规模高、锁定期长、高购买折价、无杠杆、无控股股东担保或兜底、无业绩条件的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抑制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违规的监督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从公司违规角度验证了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督者角色,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年6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制度背景,以2014—2017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PSM法,实证分析了员工持股计划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制。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显著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以及控制活动三要素具有中介作用,员工持股计划主要通过强化内部监督、改进信息与沟通以及优化控制活动来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同时,股权集中度具有调节效应,低股权集中度能够强化员工持股计划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如何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理性经济人假说和管理者权力理论为基础,选取我国2014~2017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管参与员工持股计划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董事在员工持股计划实施中对盈余管理的监督作用。研究发现:相比于没有高管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有高管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在员工持股计划公告前会进行负向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且管理层权力越大,盈余管理越显著;在区分高管类型后发现,相比于其他高管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只有CFO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应计盈余管理更为显著;外部董事的治理效应结果显示,相比于权力较小的外部董事,权力较大的外部董事对员工持股计划中的盈余管理抑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激励措施,将员工与公司利益进行捆绑,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改善公司业绩.本文通过分析水晶光电连续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情况和效果,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存在参与对象覆盖面不足、资金及股票来源不合理、持股比例偏低、持股期过短并缺乏业绩考核机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激励措施,将员工与公司利益进行捆绑,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改善公司业绩.本文通过分析水晶光电连续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情况和效果,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存在参与对象覆盖面不足、资金及股票来源不合理、持股比例偏低、持股期过短并缺乏业绩考核机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员工持股计划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股票来源的不同,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应和会计核算差异.本文在对异质性员工持股计划下存量增持模式和定向增发模式进行对比后发现,相比于存量增持模式,定向增发模式会导致公司股本总额变化、公司股价上涨空间更大、计划锁定期更长、未来股价波动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7.
黄重龄 《河北企业》2023,(12):55-58
在“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组织模式向扁平化、去中心化转变,员工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外部环境及企业组织模式的改变使管理层与员工的代理成本及激励问题日益突出,而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缓解企业内部代理问题的重要举措。以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苏宁易购为研究对象,从苏宁易购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以2012年至2020年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分析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来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正向效应。但是由于员工持股计划的设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等,其对企业长期绩效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使员工通过成为公司股权所有者而从中受益的制度安排(美国员工持股协会,1956),能够有效结合资本与劳动两种关键要素.如何让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顺利实施并发挥预期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管理者薪酬业绩比作为管理者自利行为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管理者自利行为是内部控制影响费用粘性的中介变量,内部控制通过抑制管理者的自利行为,进而影响费用粘性。上述研究结论对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制约管理者自利行为进而减轻费用粘性,提升公司价值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统计表明,2011-2015年,48.46%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缺陷的公司仅占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公司总数的3.8%。Dye(1991)认为,当企业披露审计费用时,审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会提高。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是否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以2011-2015年我国A股实施整合审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随着产权性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显著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员工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股权激励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整体来看,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员工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同时体现在对内部控制要素和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上。具体而言,一方面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要素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员工股权激励还有助于促进内部控制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员工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更低、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这说明,当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条件不利于企业实现股权激励计划设定的业绩目标时,激励对象可能会致力于改善公司的内部环境,通过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来为业绩目标的实现提供内部环境保障和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中,市场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公司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力资源在这种变化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渐显现。201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后,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基于此,本文选取沪电股份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为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其他公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实践调查繁峙县金方圆矿业有限公司应用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现状,对其进行研究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最后总结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应用对金方圆公司的成长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薪酬激励契约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与费用粘性的关系却鲜有文献研究。以2009—2019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股权激励强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费用粘性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为13.303时,费用粘性处于最低水平;股权激励强度对不同区间的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费用粘性的关系调节作用存在差异,且股票型激励模式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由此,企业应注意合理设置薪酬激励契约结构,优化激励机制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2010—201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权力与公司费用粘性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越大,公司的费用粘性越高,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者权力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这种抑制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以及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可以促进成本粘性的产生;内部控制质量对于创新投入影响成本粘性具有调节效应。相比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中,创新投入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更大。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成本粘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企业发展并不都是消极的。在中国向“中国智造”转型的过程中,对企业创新越重视,创新投入越多,产生的成本粘性越大,这为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会促进创新投入,增加成本粘性,而适度的成本粘性是企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杜慧霞 《财会通讯》2021,(21):27-30
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专长会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同时本文结合公司内部治理变量考察其与审计行业专长是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在区分内部控制质量差异时,发现相比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在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审计行业专长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基于管理层持股考察企业的代理问题差异,研究发现相比于管理层持股比例高,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低时审计行业专长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在更换投资效率的度量指标后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企业费用粘性问题,对加强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发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费用粘性,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抑制费用粘性方面发挥了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注协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中指出: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可以提高审计效率。文章以2012年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发生变化并同时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268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对审计费用及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只有在审计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整合审计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才能导致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的降低;没有发现整合审计导致内部控制审计费用降低的证据;2.整合审计的实施没有引起审计质量的降低。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在审计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整合审计的实施提高了财务报表审计的效率;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实施整合审计,会引起财务报表审计费用更大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0.
刘翠 《财会通讯》2014,(8):55-58
本文以沪市涉农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基本特征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管理层持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但该三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社会责任报告、盈利能力、负债比例和公司成长性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