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幸福社区建设之“温暖”研究述评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社区建设的丰富发展自然也构成了其题中之义。积极汲取他国社会管理经验建设社区的新趋势也就成为时代之需。以社会创新理念对英国关于地方幸福社区建设的"温暖"(WARM)研究进行整合述评,以求对中国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供一定的资鉴。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社会的最基层组织,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论文以苏州园区"幸福社区建设计划"为例,分析了"幸福计划"的背景和建设现状,从转变社区建设理念、建设高效运行机制、组建职业化社工队伍以及构建多元社区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园区幸福社区建设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社区学习文化基于终身学习文化理念,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为社区学习建立高效便捷的学习生态圈,进而形成社会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学习过程中萌生、发展乃至成熟的文化,包括精神范畴与形象范畴等,具有自觉自主、共生共享、情感凝聚、生命成长四个特征,对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与社区文明程度,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矿区基地逐步融入城市,同时伴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不断推进,从企业和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功能,需要社会来承接,社区就成为承接这一功能的重要载体,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文明与和谐程度,直接影响到文明城市的建设.为了不断改善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持续完善社区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矿区服务业务从"硬件投入"逐步转向"软件建设",使社区广大居民从"视觉感受"向"精神享受"的高端层次提升.作为社区居民的离退休人员如何发挥好他们在和谐社区创建中的主观能动性,对建立和谐社区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如今"村改居"社区大量涌现,成为区别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新型社区。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而言,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的"村改居"社区问题较为突出,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推动下",村改居"社区居民养老问题成为我国新时期下城镇建设方面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后合肥市F社区内的居家养老服务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了社会工作在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成效和不足,并根据现实需求提出了如何提升社会工作介入"村改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效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的"村改居"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的社区组织,是指在社区地域内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工作满足社区及其居民需要的各种组织的统称;而狭义的社区组织,则是指由社区及其居民组建并吸纳社区成员参与的以满足居民社会性需要和社区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各种社会组织。狭义的社区组织在属性上更贴近作为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的"社会性"本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社区组织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改居"社区在我国大批涌现。尽管"村改居"社区不是一种独立的社区类型,但是,"村改居"社区又具自身的特征,"村改居"社区建设也是决策层、基层工作者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既要考虑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条件下农村基层组织形态向城市基层组织形态转变过程的历史连续性,又要立足于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社区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队伍建设薄弱、居民时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要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提高居民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提升社区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8.
论文定位于太原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旨在分析如何利用、开发"太原终身学习网"已有资源,并有效整合其他社会资源,为太原市居民的数字化学习提供丰富、完善、便捷的资源,最终服务于太原社区教育的终身化和普及化。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阵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各地加强了城市社区建设,开展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社团组织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城市社区建设,出现了一批“设施完备、服务优良、环境宜人、社团活跃、管理创新”城市社区。但是,近年来各地在大力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存在着困难和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建设问题至关重要。新社区在治理、功能、居民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对新社区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发挥政府、市场和中间组织的积极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市场要素进入社区治理,注意培植和引导中间组织在社区服务、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社区居委会建设不健全、居民社区意识不强、物业管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转变思想,划清职责,调整社区管理各主体的行为和职责,有效解决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物业管理的覆盖程度,社区物业管理的质量好坏,深刻影响着居民生活的品位高低与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扩大社区自治范围是推进城市社区自治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城市社区建设不断开展的进程中,要实现城市社区自治范围的扩大,既要实现"量的扩大",又要实现"质的提升",即社区自治主体范围的扩大、社区自治客体范围的拓展和社区参与机制的拓宽.  相似文献   

14.
"渔民村模式"保护了村中居民的利益,使渔民村入在真正意义上向现代城市居民转变,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自己物业的管理者. 在深圳宽阔整洁的马路和鳞次栉比的高楼背后,散布着大量的城中村.城中村无序建设和低水平管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治安环境、安全环境都带来重大影响,严重阻碍了深圳市作为金融服务业中心、物流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中心的城市定位.与深圳市建设成为国际性的中心城市目标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今天,老旧社区正经历着一场自下而上的内部挖潜,称之为"微更新"。老旧社区"微更新"影响因子包括:社区人口与管理机构、基础设施与景观系统、文化价值与场域精神。基于此,老旧社区"微更新"有以下作用方式:社区组织结构更新、有效的信息平台建设、社区规划师制度的自上而下、"微更新"与"有机更新"相结合及深度挖掘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既有研究 市场化改革在城市基层社会层面所产生的重要后果是单位制的解体,进而导致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瓦解.为了寻求新的能适应转型期基层社会特征的管理体制,自.卜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积极推动城市社区建设运动.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各地对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层出叠见.这一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精神的指引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正在很多地方如火如荼地展开。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聚,形成了一大批农民集中居住的"混合型社区"。混合型社区是新兴城市和一些县级城市社区的特有模式,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过渡形式。探索"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确保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既是城市化发展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确保农村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居民参与始终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明确要求“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各项权利。但是,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毕竟还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居民参与不足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城市社区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为新型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市场化转型必然要求重构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城市新型社区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以"自治、共享、合作、参与、协调"为原则的城市基层管理运作系统.城市新型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同时也是城市文化观念的更新.由此,我们提出了构筑"社区自组织"、"社区公民"和"新居住文化"三个新的目标概念.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仅城乡之间社区二元分化,城市内部也产生社区二元分层,形成社区公共产品的非均衡供给。非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约束着后发型社区的发展,导致了基于"破窗效应"逻辑造成的社区环境恶化、基于"公地悲剧"逻辑造成的社区空间紧张。通过对后发型社区桂林市花园社区的考察,发现其城市分化中处于不利地位社区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其治理状况不容乐观。研究表明,只有形成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多元治理,才能促进城市内部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