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99年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一年 ,随着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 ,国企改革重头戏———债转股提到日程上来 ,一时全国掀起了“债转股”热潮。本文就部分企业对债转股存在的模糊认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在债转股运作中道德风险防范、债转股具体运作问题、法律环境的完善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一、债转股并非是“免费末班车”“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 ,就是将国有商业银行原有对国有企业的贷款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其实质是将国有企业对银行的债务转化为国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金。由此可知 ,债转股涉及…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是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债转股的目标是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机制,从而实现“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一、债转股的运行风险 所谓债转股的运行风险,是指因债转股运行各环节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债转股上述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债转股运行中主要存在四种风险,即对象选择风险、企业改制风险、产权约束风险和信息风险。 对象选择风险是指由于对纳入债转股范围的债务企业选择不当,导致这些企业在债转股后不能如期转入良性循环,使其封闭运行阶段中的股权回购以及银行不…  相似文献   

3.
最近,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热门话题,这话题中最热的又莫过于“债转股”。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种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债转股”进行了明确阐述。债转股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政策。它的成功实施,必将使部分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出现新的转机。正是看到了这项政策的“含金量”,不少国有企业四处奔波、努力争取,有关主管部门因此门庭若市,应接不暇。但是,这里似乎应该泼一点冷水:“债转股”并不是国有企业“最后的晚各’。国有企业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债转股”上,产生依赖思想;放松…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并不是对每个企业都适用,这一点必须明白。国企的问题不仅仅是债务问题,还有市场、内在机制、设备老化、人员负担过重、产品结构和外来竞争等等。国企改革有很多路子可走,债转股只是一种方式,它能在减轻企业债务上发挥作用,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转"必须"转"出效益来!  相似文献   

5.
债权转股权简称债转股。所谓债转股就是要把国有大银行现存的不良资产,确切说是国有企业欠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批准债权转股权企业的投资。就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来讲,一部分是正确的,一部分是不良的,可以转化为股权的只能是不良贷款中的那部分。目前国家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债转股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它不是豁免企业所有债务的“债务大赦”,也不是天上掉馅饼的“最后晚餐”,更不…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具体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剥离转让给AMC,AMC通过与该资产的原债务人实施债转股,由此AMC成为了企业的股东,对企业持有或控制股权。目前,“债转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仍在不断地探索中,以往大多数的“债转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上的问题,反而强化了企业逃避债务责任的预期。华北制药的“债转股”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次尝试。本文通过对华北制药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解决国企问题上,“债转股”并不是个完美的方案,而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起点,债…  相似文献   

7.
切实做好债转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对部分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改善银行资产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近半年来的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一项正确的政策措施,还需要扎扎实实的贯彻落实工作相配合,并且在贯彻落实中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才能收取全效。本此精神,我们就做好债转股工作,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一、债转眼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主观认识的片面性。主要表现有:其一,认为债转股是国企改革吃国家大锅饭的“末班车”;其二,对债转股过于乐观,认为一“转”就灵;其…  相似文献   

8.
<正> 国家正在把“债转股”作为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的一个重要举措,并且已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笔者以为,实行“债转殷”要注意防范种种风险。一、债转股将增加财政风险。要谈债转股,就必须谈及八十年代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拨改贷”,“拨改贷”是将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从国家拨款改为主要从银行贷款。现在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项改革改错了,办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负债比率过高的问题更加突出显示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实施了“债转股”政策。本文讨论四个命题:(1)国有企业是负债比率过高还是收益率过低;(2)“债转股”政策究竟是使国有企业“财务解困”还是“体制解困”;(3)“债转股”政策究竟是转移金融风险还是化解金融风险;(4)资产管理公司为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解困,将来谁为资产管理公司解困。本文认为“债转股”政策设计存在功能缺陷与制度依赖。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的成功依赖于国有企业(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家为了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处置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对重点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措施。“债转股”对搞活国有企业,实现解困目标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置疑的,但具体到每个企业,由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的差别,所以其作用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的相关财务及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和处理不良金融债权的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 ,国有企业沉重的负债究竟如何重组日益为社会所关注。从目前的实际运作状况看 ,“债转股”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 ,也为企业所欢迎 ,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 ,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各自的困难 ;但从财务角度应如何认识“债转股”的性质和利弊 ,以及如何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 ,却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讨论银行债权转股权的相关财务会计问题。一、债转股从财务角度应如何理解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 ,债转股(即准则中所称的债务转为资…  相似文献   

12.
债转股刍议     
为了妥善解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有效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为国企改革的发展服务,引导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国家经贸委于近期披露实施债转股方案,实施债转股。何谓债转股?有哪些基本条件?对企业及银行的影响如何及实施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本文拟就上述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一、债转股及其适用条件 债转股就是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是债权转股权的简称。它是处理企业欠银行不良债务的一种措施。其具体的做法,是把国企欠银行的一部分贷款转变为国有银行对企业的投资,这样,贷款银行变成了企业的股东、所有人,贷款转化为企业的资本金,企业既无付利息的压力,又无还贷款的负担,从此轻装上阵,向前发展。这就不难看出“债转股”的意义。为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的目标,政府决定推出企业债权转股权,部分国债作为技改贴息,对国企实行封闭贷款,以及通过资本市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等措施。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忡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债转股”流行的观点认为,既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又可推动银行的不良资产得以剥离,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但如果这种策略不加区别地运用于所有亏损企业的话,那么“债转股”能否行得通就令人忧虑了。尤其是目前不少企业和银行希望于“债转股”来悬空逃避负债,或转嫁高风险的不良资产,这样就使得目前“债转股”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对“债转股”有着更为理性和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颜敏 《四川会计》2000,(3):26-2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 :“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 ,……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 ,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实行债转股的企业 ,必须转换经营机制 ,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有关规定规范操作 ,防止一哄而起和国有资产流失。”本文拟对债转股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债转股含义的基本理解(一)债转股与《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债务转为资本”的重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并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新机制,加强科学管理结合起来,要帮助企业增资减债,促进债务和资产重组。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实施国企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债转股,实施债权转股权。债转  相似文献   

17.
国企改革在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转机建制、整体搞活五个阶段,近20年漫长的探索之后,走到了脱困最关键的时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出台了一项新措施——“债转股”。这是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的实行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注意,作为一种新理论,应该提高思想认识,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对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债转股”的本质与条件 (一)什么是“债转股…  相似文献   

18.
《山东审计》2003,(5):27-27
为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工作,推进债转股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盘活不良金融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实施债转股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有关单位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债转股新公司的设立(一)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应当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通过制定公司章程等有关文件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利与义务,形成各负…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退出通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霞 《企业经济》2002,(12):13-14
一、"债转股"退出的必要性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明确规定,公司进行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持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的性质和职能也决定了债转股后,AMC要将对企业的股权逐步退出.债权转股权只是起点,股权变现,收回投资,盘活不良资产才是目的.债转股可以使国有企业降低负债率,使国有银行卸下不良资产包袱,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但是AMC从国有银行手中收购不良资产转变为对企业的股权后,风险并没有立即消失,只是进行了调整转移,转移到AMC,因此,债转股并不在于AMC完成了多少数量的债转股,实现了多少家签约债转股企业,而是要在完成债转股签约工作后,积极建立退出机制探寻退出通道,最终通过债转股,盘活不良资产,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债转股作为处理企业拖欠银行不良债权的一种国际常用方式,尽管在许多国家都有过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当前,把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不失为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债务负担和化解银行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把债转股视为能解决企业一切问题的神丹妙药,喻为“最后的晚餐”,众多企业争着跑部门,想方设法拼着劲让自己企业排上债转股试点单位,这也无可非议。问题的关键在于,债转股给国有企业带了什么,起什么作用,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一新的管理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