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研究结合以往对于人情消费社会学、人类学视角下的研究,将人情消费看作一种非正规融资渠道,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的数据,从效用最大化的视角研究了流动性约束下,农民参与人情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平均消费倾向(APC)影响农民参与人情消费的决策:APC较高和较低的人更愿意参与人情消费。第二,农民参与人情消费是在总效用最大化下做出的最优决策,是经济理性的,并非只考虑面子和情谊。第三,我们还从数据中观察到年龄、家庭总资产、对经济形势的预期、文化程度对农民人情支出意愿的影响,并对人情消费扩大化的现状做出更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吃请行为的扩大化主要是由于紧缺的流动资金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政府引导农民合理消费,首先要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解决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惜贷"的问题,满足农民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释放农民需求,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生产,厘清农村社会风气,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农村家庭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河南农村家庭消费动力缺乏、农民消费水平低,成为河南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当务之急,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农村消费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村家庭居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村家庭消费动力。  相似文献   

3.
农民家庭的人身保险消费意愿及行为是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基于对我国部分省区农户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家庭人身保险消费意愿、行为及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分摊人身风险方式之一的人身保险已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农民家庭的重视,但实际的消费行为仍只存在于局部地区及部分农民家庭之中,保险公司在农村推行人身保险业务效果不佳,但农户未来人身保险的消费意愿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两期CHARLS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央财政“一刀切”的基础养老金补贴政策与地方财政差异化的缴费补贴政策对农民家庭消费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财政补贴有利于整体促进参保农民家庭消费支出,尤其对已领取养老金的家庭,消费增进效应更明显;对于未领取养老金的参保农民家庭,却具有抑制效应。从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地区来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对低、中、高收入阶层农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依次减弱,对东部、西部、中部地区农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依次增强。因此,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优化补贴方式、扩展筹资渠道、强化制度联动能更好地发挥财政补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村市场消费水平是"保增长、扩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当前海南省定安县农村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村消费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预期不确定、农民传统的消费观念、农村消费环境欠佳及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农村经营流通体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和分析农村家庭的收入、消费情况及心理预期的变动,近日我们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对松原市4个县6个镇的240名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5%的农民认为消费物价水平偏高;53.3%的农民认为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偏高;正是基于以上因素导致农民生产费用支出增加,70.8%的农户认为生产费用比一年前增加,而生产费用的增加成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秋蕾 《中国外资》2012,(10):220-221
我国在2007年底出台"家电下乡"政策。至2011年11月底,"家电下乡"政策在最早试点的山东、青岛、河南、四川4个省市停止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究竟有没有起到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农民收入、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家庭因素、耐用消费品存量、部分政策因素等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家庭杠杆是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的经济约束条件,研究发现,是否存在家庭杠杆、家庭杠杆持续性对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显著为负;家庭杠杆率与农民参保选择呈现“U形”关系,在家庭杠杆率低于一定水平时,其提升会抑制农民参保和提高缴费档次,超过一定标准时,家庭杠杆率提升则会增强农民跨期消费偏好而促进其参保和提高缴费档次。通过交互项分析发现,自身健康水平提高会减弱家庭杠杆对参保选择的负向影响;家庭杠杆率对农民参保选择的影响受到养老金待遇水平的调节,养老金待遇水平较高时,跨期消费偏好提升使得家庭杠杆率对参保选择的影响由负转正。家庭杠杆对参保选择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和性别异质性,农村女性参保意愿更容易受到家庭杠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2007年底出台“家电下乡”政策.至2011年11月底, “家电下乡”政策在最早试点的山东、青岛、河南、四川4个省市停止实施. “家电下乡”政策究竟有没有起到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农民收入、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家庭因素、耐用消费品存量、部分政策因素等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快速提高受到各界的关注。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虽然低于发达国家但高于新兴经济体国家,杠杆率的结构性特点突出。本文在对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进行纵向、横向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居民加杠杆买房是家庭部门杠杆率快速提高的主要因素。家庭部门杠杆率快速提高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家庭部门的偿债压力,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发展。为解决家庭部门杠杆率快速提高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充分发挥消费对去杠杆的积极作用,统筹做好家庭部门和其他部门去杠杆,解决相关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