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森岛通夫运用非负矩阵性质和马尔科夫过程构建动态模型,给出了马克思两个恒等关系在较宽松条件下成立的证明,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本文分析发现,森岛通夫转形问题的“马尔科夫解法”,是将“加权”的两个基本相等关系作为马克思的两个基本相等关系来论证,而且其论证为循环论证。并发现,森岛通夫的马尔科夫迭代不存在均衡解。因此,森岛通夫的马尔科夫解法并没有真正解决转形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立云  雷宏振 《价值工程》2011,30(17):11-12
价值转形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问题,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契合了价值转形特征并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理论基点出发,对文化创意劳动的内涵及其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存在逻辑进行深层剖析,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发展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爆发后,引起了理论界和实业界对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广泛思考。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复兴”,更让人们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金融危机中人们对会计的广泛关注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关于“社会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论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的生产价格理论,没有实现“产出”和“投入”同时由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没有在数学上对转形问题给出圆满的解答。庞巴维克、萨缪尔森等正是以此为突破口,企图一举推倒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实,对上述问题,马克思早就意识到了,并特别说明:“必须记住,如果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把商品的成本价格看作和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相等,那就总可能有误差。对我们现在的研究来说,这一点没有进一步考察的必要”。如果我  相似文献   

5.
王赢 《活力》2010,(8):154-154
刚看到“过程思想”这样的组合是还以为是一个词,读过参考资料后才明白,“过程”这一概念的创立,是马克思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对于“哲学的终结”问题又一里程碑似的诠释。这一全新的辩证思想确立于长期植根于西方哲学的“实体思维”的包围之中.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最终的。永恒不变,独立自因的对世界的解释。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也等于宣布哲学的终结不能通过另一种新的哲学来解决,而只能通过哲学之外的东西——实践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转形问题,是经济学上著名难题之一。自1907年德国统计学家鲍特凯维兹从数学角度提出以来,90多年来曾发生过两次世界性大论战(特别是,萨缪尔逊与森岛通夫之争)。 一、问题的提起 转形问题(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即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问题,其数学含意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方法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西方科学哲学的影响.严格意义上讲,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范畴,经济学方法论为经济理论构建提供了方法上的哲学观,即方法论哲学.“经济学方法论”是“科学的方法”,所以我们是可以拿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经济学方法的一般性规律和原则,即马克思基本理论方法,对于学习研究方法的取得是大有裨益的.刘永佶教授的经济学方法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思想,在此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时于学习方法方法上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一、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货币时间价值初步的定义: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那么.货币时间价值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告诉了我们货币时间价值的产生实质.但是在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中,马克思并没有用到“时间价值”这个概念。但他揭示了所谓“时间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学革新基本上是循着两个方向展开的。一是通过扩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源泉的内涵和外延。二是抛开“劳动价值论”,要以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要素论为依据来建立中国经济学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马加 《东方企业家》2010,(6):114-114
这本看来噱头多多的书,其实也就是在谈论行为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解释。这门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结论的科学,也被称为“实验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